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生态城市

|| 收藏本站

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2-02-14 12:24:13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前排左二)在兴澄特钢调研。

 

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

 

 

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区联建工业厂房,共享发展收益。

 

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刻不容缓。

 

214下午,101个县(市)将在北京被授予沉甸甸的奖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两年前,在全国大幅缩减各类表彰活动的大背景下,这一奖项破格立项。两年来,这项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不少地方把节约集约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挥棒,成为引领科学发展风向标,各地资源节约集约水平明显提高,推进节约集约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开展创建活动,在资源利用上精雕细刻精打细算

 

土地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城市与农村争地、工业与农业争地、燃料与粮食争地、住房与庄稼争地的现象非常突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盲目扩张,部分工业园区重复布局,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不高。豪华的办公楼、荒草萋萋的开发区、大广场、宽马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120平方米。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不仅侵蚀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建设用地的效率低下,还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

 

从矿产资源上看,当前,消费快于生产、生产快于勘探,国内供需失衡,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一些地方采富弃贫、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大中型矿山中,几乎没有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43%。与此同时,矿山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潜力很大,任务非常艰巨。

 

节约对应浪费、集约对应粗放,节约集约,就是在资源利用上要精雕细刻精打细算

 

20098月,国土资源部决定启动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申报工作。在同年926日的部第三十六次部长办公会议上,首次明确了创建活动的定位和目标:从构建两型社会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设计出可衡量、高标准的综合指标体系,打造出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国土资源创建活动品牌。

 

同年10月,创建活动正式命名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两年的实践下来,业内公认,开展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成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有力抓手。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破解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2010年6月24——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前夕,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动员部署会上说。

 

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国土资源部在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启动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将其作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从这一天开始,国土资源部致力于在未来三年内让全国所有县(市)均达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每年择优评选出100个左右模范县(市)进行表彰,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形成全社会节约集约的共识,以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倒逼,让地方牵住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

 

土地指标紧张,后备资源匮乏,土地问题是否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发展不可跨越的瓶颈?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使浙江海宁市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他们调研后发现,海宁的土地供应量一般每年在40005000亩,如果对新供土地的容积率提高0.20.3个百分点,每年相当于折算增加了一年上级下达的土地指标;海宁市的工业企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如果对前几年产业落后、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率低下的土地进行盘活,腾笼换鸟,每年又可节约增加1000亩土地。

 

土地对政府来说,也是命根子。牺牲土地资源保发展,这种发展方式走不远、走不长,我们不想再要。未来海宁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的新路子,通过土地倒逼产业升级。我们宁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换取发展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海宁市书记林毅说。在他看来,海宁市土地挖潜大有可为,节约集约大有潜力。

 

两年多来,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从北国边境到南国之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串串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节约集约用地不再只是美好的口号,而成为扎扎实实的经济举措。

 

工业用地也以亩产论英雄。浙江省永康、绍兴等地充分启动亩产税收这一经济杠杆,极力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倒逼机制。通过处置闲置土地、挖潜低效利用土地、转型落后产能用地等方式,促使亩产税收低下甚至零产出的企业进行用地结构的调整优化,使企业从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山地整理释放聚宝盆效应。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发扬愚公精神向山地要效益,他们按照三少一无(耕地少、林地少、拆迁少,无基本农田)、集中集约、削减成本的原则,成片整治荒山丘陵建设新的工业园区,鼓励山地整理项目区建厂房向高空发展,形成山顶建工厂,山腰建民房,河川建良田的资源集约开发模式,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立体开发有效整合空间资源。湖南省长沙市在旧城改造中,大胆创新,巧妙利用地形高差、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将城市平面扩张变成立体发展,设计人车竖向分流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将容积率由2.0增至2.8,开发强度提高40%,区内总建筑面积比传统模式增加300万平方米,容纳人口超过5万人,实现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土地集约利用。

 

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江西省崇义县推动矿产资源和现有矿山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钨资源集聚,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山东省招远市推进整装勘查和勘查开发一体化,提高矿山开发规模,发挥矿产资源的规模效益。辽宁省凤城市将三率指标的监管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引导企业自觉将加强三率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目标之中,促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山东省新泰市开展回采率专项审核,将对矿山企业考核的采区回采率指标与矿产资源补偿费挂钩,促进资源利用水平提高。江苏省金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并建成江苏首个绿色矿山。黑龙江省萝北县采用集中开采,统一供矿模式,由政府控股的采矿公司独家供矿,避免了滥采滥挖现象的发生。

 

今天,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发展、促转型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中,一批具有开拓性的节约集约创新经验脱颖而出,节约集约的倒逼机制,让地方牵住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创建促改进、以创建促整合、以创建带工作,各地在总结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模式、好机制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大胆实践,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统筹、矿产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地区将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建活动也挖掘出一批节约集约资源利用的好模式、好机制。来自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的统计信息表明,活动开展以来,共归纳梳理出45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模式和79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机制,为下一步描画全国推进节约集约的线路图初步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浪费资源就是透支未来,只有当我们做到精确计算、科学评价、客观考量,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为未来和梦想腾出发展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活动将节约集约资源落实为行动,最关键的是建立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指标标准体系。

 

国家统计局对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指导,并积极承担创建活动部分指标的测评,组织了全国135名统计调查员,对全部参评县(市)26400个样本进行了实地测评。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形成的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和考核办法以节约集约为主线,兼顾资源管理和保护,对模范县(市)参评要求、一票否决性指标和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体的考核指标作了具体规定。通过科学的指标标准引导,能够发挥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达到降低经济增长对国土资源的过度消耗、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目的,进而促使节约集约的理念真正落地。业内人士评价,这一重大进步,为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家标准建设开了头、起了步。

 

尽管如此,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阵痛,创建活动在推进中也必然经受诸多考验。推进创建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奖励措施虽已初步成型,但还不够细化;夯实资源节约集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总结资源节约集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创新理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创建活动开展不够平衡,有些地方在思想认识上有待提高,缺乏推进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些问题折射出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中的艰难,对如何更科学创建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土资源部创建办的负责人表示,作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抓手,创建活动必须与时俱进,未来任重道远。既要坚持达标、创优的既定方针,确保三年全国所有县(市)达标,每年评选100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同时更要进一步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把握机遇,针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探索创新,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等几个重点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尝试。

 

2012年的创建活动已经锁定几个课题: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模范县(市)开展示范点建设,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规范、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开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继续推动将节约集约部分指标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进一步修改完善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及考核办法,继续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家标准建设。组织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典型区域的考察,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审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力争十二五期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年均提高6%,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继续下降。

 

坚持节约集约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谋发展,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进一步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才能给未来一个光明的未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正走在大路上。

 

链接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是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由国土资源部具体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级达标评比表彰活动。

 

创建活动自2010625全面启动以来,按照走在前、模式新、有特色、效果好的原则,在全国组织了115个县(市)的试点;形成了以节约集约为主线,兼顾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组织了对全国137个申报推荐县(市)的集中评审和实地考核工作,评选产生了101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总结形成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45种好模式、79个好机制,积极组织宣传推广;推进将节约集约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指导各地开展了广泛的节约集约宣传活动,有效凝聚了节约集约社会共识。

 

各类典型地区经验做法

 

(一)土地主导型

 

1.城市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

 

广东省针对城市和工矿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低效利用土地,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为主的城市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完成改造项目2245个,节地5.49万亩,节地率达42.88%

 

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不再单独开设开发区,异地多区联建1795—11层的标准化厂房,共享发展收益,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土地投资强度。同时按照四高标准招商选资,提高项目质量,近两年来,有10多个投资总额10多亿元的项目因准入条件达不到要求而被婉拒。

 

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江苏省江阴市探索形成了节约集约用地十八法,率先推行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村居住小区,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

 

浙江省海宁市提高补助奖励力度、成片复垦指标费返回标准,鼓励土地开发垦造耕地和农村宅基地集中连片复垦。2011年组织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12个,新增耕地面积2460亩。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复垦的通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市已立项农村综合土地整治项目17个,完成复垦1566亩。

 

(二)矿产主导型

 

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河南灵宝市是全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依托黄金资源优势,通过实施综合开发利用,培育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精深加工废物利用黄金产业链,形成全市年选矿能力300万吨,加工金银饰品11吨,精炼黄金50吨,精炼白银100吨的黄金产业格局,促进了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先进采矿技术和选矿技术。

 

山东省新泰市注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开采煤炭资源,在全市煤矿实行长壁采煤法,大力推广沿空留巷和沿壁留巷等提高回采率措施,特别是采用矸石充填采煤技术,用开采矸石充填采空区,地面不塌陷,生态不破坏,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92%,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江苏省金坛市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本市本省实际,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索形成绿色矿山标准体系,成功创建江苏省首个绿色矿山,达到了绿色矿山创建资源利用高效化、开采方式现代化、采矿作业清洁化、矿山管理规范化、生产安全标准化、矿区环境生态化六化标准。

 

(三)土地矿产兼有型

 

辽宁省凤城市实施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利用,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有序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等土地;将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监管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引导企业自觉将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本版图片皆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办公室提供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7 01:46:27,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