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低碳生活

|| 收藏本站

从低碳社会到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3-01-23 16:14:47

    政治家,尤其是位列中枢的政治家,往往能让浅白平凡的词汇转换成内涵无限的政策概念——这既是执政当局精心构建的政策论述,也得益于信息传递过程中依托强力组织层层放大的解读。广至理政外交,细至产业资本,这些口号一旦论述成型,便能在相对时间内固定为施政(竞选)纲领甚至基准国策。在这方面,中外概莫能外。这些年耳熟能详的,便有“先军”、“Change”(改变)、“重返亚太”,以及时兴的“美丽中国”。

    美国已故权威政治评论家、词典编纂家威廉·赛菲尔(William Safire)曾经分析过:一个好的政治口号,首先要做到押韵、有节奏感;但一个伟大的政治口号,就要触动民众的心弦,道出他们藏在心底的郁结和怨愤,或者发掘出人类心灵深处的高尚情操。

    从字面上看,“美丽中国”不仅美好(偏正短语、音调铿锵),而且伟大——仓廪实后该知荣辱,在整整一代人经济狂飙的背后,藏有太多与美丽相对的负面污渍。能否早日去除溶解这些早已不合时宜的不美丽,已然成为民众心中最大的郁结。

    然而,不同的镜面,则能找到不同的解读。对嗅觉灵敏的投资者而言,自“美丽中国”升格为政治词汇之后,便迅疾捧红潜藏在资本市场上的“美丽中国概念股”。可以预见,在来年两会之后,与“美丽”相关的产业,必将赢取更大的投资份额。

    事实上,如从政治词汇支配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美丽”早有前身:集约型、可持续、循环、绿色、低碳,一个比一个更能与产业对号入座,也能更清晰地为相关产业划定边界。资本因之周而复始的聚集扩散,一个个新兴产业被骤然催熟,原本普通的民间词汇,历经政治与资本的双重包装、加持,展现出令人炫目的魔力。

    能源产业因其庞大的相关性,无疑是“美丽中国”最理所当然的概念产业。三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首度代表中国政府系统阐述“低碳社会”的施政理念,从而让“低碳”一词瞬间妇孺皆知。为年终报告绞尽脑汁的秘书们,也由此找到了灵感的源头。

    “低碳社会”概念的盛行,为彼时中国已然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产业,再添了一把灶膛火。随之而来2010年的大幅投资倾斜和2011年静止观望,再到2012年寒流刺骨的风光严冬,新兴能源度过了骤起骤落的三年周期。市场的内在规律,在超出常识的揣度和领会面前,经历了一个不算太小的严苛考验。

    而今,“美丽中国”正从文件渗入每个办公总部和生产车间。如何怀揣美好愿景,在国族宏大政治论述与市场自有逻辑之间,找到企业适当的投资振幅和发展节奏,才是理解美丽的真正要义所在。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低碳生活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6 19:14:17,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