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美丽中国

|| 收藏本站

“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中国美丽乡村安吉县走笔
发布时间:2013-10-09 13:32:57
竹海安吉

   浙江在线10月08日讯 (通讯员 成果)这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首个生态县,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advertise_in_news/adv_3000000.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这里是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这里,是我国2012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唯一获得者。

  这里,还是我国美丽事业建设的一个源头。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其中有这里美丽乡村的起源烙印、实践模式。

  她,就是安吉县。

  回望10年前的春天,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考察,不时称赞“山清水秀,大有可为”。他说,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发展境界;我们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年后的今天,我们踏足这片清山绿水,捧甘洌清流,品山珍野味,听竹海涛声,探访“大安大吉”……

  独辟蹊径生态路

  车入竹乡安吉,竹海绵延。经过逶迤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誉称“黄浦江之源”的龙王村。

  蓝天做幕,绿野为席。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农家小院,精美别致,幽雅静谧;清潭之中,游鱼戏水。山脚边,清澈的西苕溪汩汩流淌。洁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农家。房前屋后,清爽整洁。绿色,整洁,就是安吉乡村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安吉上墅乡龙王村

  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有着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因气净、水净、土净,堪称“三净”之地。森林覆盖率达71%,植被覆盖率75%,这座绿意盎然的生态城市,是“我国首个生态县”。

  “为何走生态立县之路,安吉有过惨痛的教训。”县委书记单锦炎说,上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开始走“工业强县”之路。一心致富的安吉人,大兴工业,砍竹造纸,下河采砂……

  90年代末,安吉一跃成为小康县。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清澈的河溪变成了酱油色,冒着浑浊的泡泡。尤其是西苕溪,被称为太湖流域的生命之源,由此安吉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痛定思痛。安吉人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理性的认识推动崭新的实践。全力开展环境整治“零点行动”。先后关闭了30多家污染企业,关停了有30年造纸历史、规模和税利列全县之首的孝丰纸厂。

  2000年,安吉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2003年,顺应全省开展的“千万工程”,安吉又进一步全面展开生态县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安吉县力拔头筹,夺得“国家生态县”桂冠。

  尝到甜头的安吉县,顺势而上,于2008年率先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4个方面,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的新篇章。

  “有远见,有气魄!”外界高度评价安吉这个“先行者”。

  人改变着环境,环境提升着人的素质。为保一江清流,安吉全面禁采河沙。西苕溪畔,每天清晨7时,一支20人的守护队伍蹬着单车,分组巡查沿线水质。对水质特别挑剔的太湖白鱼,近年又来溪里产卵了。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西苕溪安吉境内的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县里还展开清水入湖工程,力争使河道水更清,景更美……

  青山伴绿水,与之相生的,是更美的图景。昔日的龙王村,曾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村庄变美了,进村道路修建好了,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不断增多!“觉醒”后的龙王人,有了更多的创意。挖掘传统特色,重拾造纸项目,开办原滋汁原味的“手工造纸作坊”,供游客们体验做纸的乐趣。作坊里还印起了“武强年画”。“这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丰富了游玩内容。”龙王村党支书张春华告诉笔者,“我们现在‘卖’的是风景”。

  生态龙王村,迅速从一个“落后村”蜕变成美丽乡村“精品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17802元。龙王村仅仅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经5年的扎实努力,安吉取得了惊人的佳绩。“全县187个行政村,已完成美丽乡村创建179个,创建覆盖面达到95.7%!”县农办主任邱竞明自豪地说,其中,已建成精品村164个、重点村12个、特色村3个。全县12个乡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

青山环绕的安吉乡村

  2010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和省级示范。美丽乡村,成为继“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安吉的又一张国家级金名片。全县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有288支义务保洁队活跃在城乡各地。

  去年9月,安吉以其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出色的人居环境,折服了世人——“评委们一致认为,安吉是这个世界上最绿的城市之一。”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喜讯,从意大利传来,安吉沸腾了!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安吉,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从创建中国的“竹子、椅业、电力、书画”四乡,到实施“大都市后花园”工程;从发展“一竹三叶”(茶叶、桑叶、烟叶)的资源经济,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再到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实践证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不矛盾,而且能相得益彰。

  10年来,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66.3亿增加到245.2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5402元增加到15836元,从原本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转变为高出全省1000多元!

  万紫千红春满园

  短短几年,安吉发生全新嬗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创造了各方羡慕的“安吉模式”。

  “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特色。”县长王树说,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环境的承载力,遵循自然的原始美,营造了一个个地域品牌。

安吉洪家村漂流

  老房屋变成了白墙灰瓦的小洋楼;大真山庄单调的墙面,镶上了韵味十足的竹制装饰;金鑫山庄的周围,种上美丽花草;浦源山庄的庭院里怪石点缀……这就是如今的报福镇石岭村。

  报福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镇。全镇10个村,按不同地势和山水环境,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已形成了“山水统里”、“石岭人家”、“田园洪家”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村。“家园”与“田园”、“自然”与“设计”相协调,实现村村是精品、户户是新景、处处是美景——

  地处高山、山水奇特的深溪村,以打造“深溪大峡谷”为主线,开发两岸景点,建成了“雪落冰坑”、“月悬胜地”、“龙潭石语”等一系列休闲点;澎湖村依托春水、汇联等龙头竹木企业,全力打造“竹木澎湖”,发展二产;上张村充分挖掘畲族文化,打造“民俗上张”……就这样,10个村,个个精心雕琢,各有特色,亭台院落,移步换景。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建设美丽乡村,尤其要挖掘和继承本土的优良传统,培育有时代特点、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融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地域品牌展现了浓浓的人文特色。生态博物馆与村落文化,串起了一个个“精品村”。

  竹文化生态博物馆,百万亩竹海绿浪翻滚;白茶生态博物馆,十万亩白茶苍翠欲滴;生态能源博物馆,矗立高山之巅让抽水蓄能电站成为“亚洲第一”……山峦秀水间,安吉生态博物馆群覆盖全县,由1个中心馆、12个专题生态博物馆和26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组成。

  镌刻苕溪历史的中心馆,外形为城市方印,浑穆古朴。15414平方米的建筑,有历史、生态等4个展厅,馆藏文物2万多件。12个专题生态博物馆,以原真、活态的形式散布于12个乡镇;26个文化展示馆则分布在村落,从书画文化、手工造纸文化、桥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安吉乡村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成就,呈现出“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乡村文化景观。

安吉生态博物馆

  目前,安吉涌现了竹文化、茶文化、邮驿文化、孝子文化、蚕桑文化、作坊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昌硕书画文化、移民文化等一大批文化名村。人们从这里,阅读厚重的乡土历史,找回童年的记忆。

  “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安吉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县农办副主任程琦告诉笔者,这一理念上升为全县发展的总目标,全部工作的总载体,全域追求的大品牌。在县委县政府的“顶层设计”下,便是科学具体的理念实践。

  坚持城乡统筹,立体同步推进。城乡融合,以“城”为核心,做美优雅竹城。以“镇”为重点,做亮风情小镇。实施东育、南优、西进、北拓和中间提升五大工程,立足小镇原有的生态优势、乡土文化、风物人情,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精心打造“人文鄣吴”、“休闲报福”、“秀美山川”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风情旅居小镇集群。

  以优雅竹城、风情小镇为轴线,以“村”为基础,做精美丽乡村。通过指令创建与自愿申报相结合的办法,循序渐进,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提升乡村品位和综合实力。

  目前,全县187个村,规划为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落实到各个点上,以12个乡镇为单位,从实际出发,逐村规划、逐村定位,形成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的美丽乡村风情带、功能区。

  行走乡间,笔者看到“和美家庭”、“清洁家庭”、“幸福家庭”等等一个个荣誉称号挂在房门前。这也成为了乡村自治的一种全新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促进了乡村文明,增添了乡村活力、和谐……

  经营村庄新跨越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为了美丽而美丽,增加老百姓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才是美丽乡村的落脚点和归宿。

  溪龙乡是安吉白茶的主产地之一,农民收入的90%来自白茶。然今夏罕见的连续高温,让部分茶农吃到了苦头。黄杜村茶农盛阿林,50亩茶园有1/3“阵亡”了。但在相邻的徐村湾村,陈锁的200亩茶园枯死的还不到一亩。

  “茶树喜阴。我从1999年种茶开始,就套种了一批经济树种,既可为茶树遮蔽高温,又可以涵养水源、减少病虫害。”他管这叫经营生态茶园。

  高温过后,县里已着手对自然条件差的茶园展开生态化改造,套种经济林,修复生态植被,完善水利设施,培训农技实用人才。通过生态化改造固本培元,是经营村庄的一项内容。

安吉高家堂村仙龙湖

  “经营村庄是篇大文章,安吉以产业为基,为着集体增收、村民共同富裕,它把美丽乡村建设又提到了新的更高层次。”原省农办副主任余振波赞扬说。

  石径,竹篱,卵石墙,木头架构,竹质对联,透出几丝文化气息。自诩“人间天堂”的山川乡高家堂村,是安吉村庄经营中的一面旗帜。

  从2008年开始,以“浪漫乡村——高家堂”为主题,全力打造休闲型乡村旅游示范村,把村庄的优美环境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成立指南竹笋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的山林流转到合作社,实现了规模高效经营。发展休闲旅游,组建了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入股30%,合作公司入股70%。

  目前,已完成了海博山庄酒店、七星环湖观光带等项目。打通东篱到水墨桃源的环村公路,将原本分散的景区连点成线,串景成链,形成了“一园一谷一湖一街一中心”的休闲产业带。去年,借助新浪、凤凰等网络媒体,联合举办“浪漫山川/爱在乡村——幸福伴侣千人派对”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经营村庄成就喜人。848人、248户的高家堂,去年实现增收40万元,人均收入达19625元。现在正着手把全村建成3A级景区。

  “借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经营,安吉建成并提升了中国大竹海、黄浦江源、白茶飘香、昌硕故里4条精品观光带,串起六大核心区,形成了‘一环四带六区’的整体格局。”单锦炎总结说,蓬勃兴起的农家乐,又成安吉的一个特色景致。

  “谁能想到大溪村有今天?”在这片较早兴起农家乐的土地上,翁建英自豪地笑了。在外打工的翁建英,回到家乡,借款8万盖起3层小洋楼。2000年4月,开出大溪村的首个农家乐……

  “在农村也有机会。”翁建英一年可赚40来万元。“‘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8月3日来了100个人,在我们家吃的饭呢。”还给她的签名簿上写道:“山里菜,淳朴好味道”。

  大溪村所在的天荒坪镇,如今早已是农家乐的集聚地。自1997年在天荒坪出现第一家农家乐,安吉县现已发展到680多家,拥有1.3万个床位。经营村庄显示了诱人的生命力!

安吉山川乡——人类自然和谐之乡

  “秀美山水可饱眼福,农产品可用于果腹,倘若能巧加创意,就可蝶变为‘美丽经济’,吸引城乡游客休闲养生、观光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余振波认为,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蝶变,经营村庄就是个法宝。由此新衍生的养老产业,就是典型一例。

  “养老”这一夕阳事业,在安吉成了富民增收的朝阳产业。横山坞村,便有个日趋闻名的“故里炊烟异地养老基地”。

  “这儿的空气特干净,让人神清气爽,很适合慢性病的疗养。我们直接喝山泉,泉水软滑可口。”来自上海的张女士说,她和老伴退休后,选择了来“故里炊烟”,每年会住上个把月。

  据介绍,作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安吉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大量“候鸟”老人前往休闲养老。除了上规模的养老基地,还有一些类似民宿的休闲养老方式,价格比较亲民……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让安吉收获多多,实现了民富县强的多赢目标。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去年接待游客8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8亿。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11.1亿增至去年的36.3亿。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安吉,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他们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科学经营全县乡村,统筹规划,扬长避短,闯出了一条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新路。

  9月23日,安吉再先行了一步:参考不丹王国,公开发布了“安吉幸福评价指数”,标志着安吉正致力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到2016年,率先全面建成中国美丽乡村,建成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 编辑:webmaster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8 17:43:1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