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美丽中国

|| 收藏本站

企业深化节能还缺什么?
发布时间:2012-02-24 14:43:43

    “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工作面临很多压力。CFP供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秀凤

    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与2011年年初制定的3.5%的节能目标有较大差距。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节能工作的艰巨性可见一斑。

    2011年岁末,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联合发布《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这是“十一五”期间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延伸,也是实现“十二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约束性指标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对于工业节能,国家推出了哪些政策措施?在节能技术推广、资金配套方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节能任务为何艰巨?

    经济快速增长,技术节能的空间在变小,新能源发展面临诸多制约

    “指标更严、约束更多、压力更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这样概括我国“十二五”的节能形势。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工业节能量超过6.5亿吨标准煤,以年均6.98%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工业增加值年均11.57%的增长。根据最新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要降低21%。业内专家提醒,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任务的艰巨。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节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两个“不降反升”的问题不容忽视: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规划,我国单位GDP能耗未来5年要降低16%,按照经济增长速度8.5%计算,未来5年的累计节能量要达到6.7亿吨标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说。在他看来,“十二五”节能指标能否完成,关键在工业。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巨大的惯性,加大了结构节能减排的难度。同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空间正在收缩,而新能源的发展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诸多制约。

    据了解,由工信部编制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近期已经印发,不久将对外公布。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工业节能政策实践研讨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优化存量、控制增量,一方面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严格行业准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同时要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加强国际合作。

    企业的节能指标如何确定?

    应该对相关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评估,弄清楚企业的节能潜力到底有多大

    根据《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此次行动所涉及的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初步统计全国共有1.7万家左右。这些企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十二五”期间,这些企业要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的目标。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北京办公室工业节能项目主任何平说:“现在,这一实施方案刚刚公布,各省正在对相关企业进行节能指标分配,这个过程是艰苦的。”对于指标分配问题,戴彦德认为,因为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同,所以应该对相关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评估,弄清楚企业的节能潜力到底有多大。

    对此,宝钢集团能环部部长戴坚说:“加强节能工作有助于企业自身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因此企业也有自己的节能减排目标。但是,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决定了减排潜力的大小。如果给不同水平的企业确定同样的目标,先进的企业可能完成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他坦承,为实现“十一五”的节能目标,宝钢在最后一年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甚至牺牲了一些企业利益。所以,他们希望,相关部门在确定企业“十二五”节能目标的时候,能够充分与企业进行沟通,而宝钢也一定会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也强调了能源审计和评估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确定企业节能目标的时候,首先要对企业进行节能诊断,明确节能技术和企业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才能确定节能量;其次,要关注节能技术实施的经济成本;第三,实现节能目标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

    节能技术推广难在哪?

    企业对节能技术了解不够,难以鉴别和选择,节能技术的交易机制仍需完善

    根据周伏秋提供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占50%左右。“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必不可少。但是,节能技术推广不出去的问题并不少见,障碍到底在哪?又该如何破解这其中的难题?

    戴彦德表示,我国目前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非常重视,但有些技术在使用中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多项技术配套使用时也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此前,相关部门曾先后发布了4批节能技术,但很多技术的普及率并不高,原因何在?戴彦德给出了这样的分析: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对节能技术的信息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当企业开始寻找节能技术的时候,面对各式各样的技术又不知该如何选择;此外,在企业决定进行节能改造的时候,资金来源也需要解决。

    “不仅要有可行性,经济上也要合理。如果一项技术不具备这两个属性,就不具备推广的价值。”戴彦德认为,“十二五”期间,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仍要加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有业内专家提醒记者注意,根据其在日本、美国等国考察的情况,现在大部分节能技术掌握在大型企业手中,“我不反对大公司掌握更多的技术。但是,这些大公司在进行研发的时候,往往已经保护了其既有商业利益,这对很多中小企业是不利的”。

    因为相关节能技术目录更新不及时,企业有时候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并不是最新的,甚至已经过时了。同时,节能技术的交易机制仍需完善,要为技术研究者和使用者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让企业更方便地获得节能技术,也方便企业间的交流。

    作为一线的实践者,戴坚认为,对技术信息的跟踪非常重要,要真正全面掌握一项节能技术,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比较长的时间。而节能减排最好还是要从源头抓起,因为一旦生产工艺定型,再进行改造会面临很多困难。

    他特别提到,有些节能技术确实很好,但是否采用要从系统性上进行考虑。比如,很多钢铁企业的煤气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但还会有一些技术方向企业推荐提高煤气回收率的技术。“这些技术确实可以回收更多的煤气,可对提高钢铁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不大。”他认为,目前,冶金行业的节能技术还有待突破,因为一些技术在经济性上还存在问题。

    如何建设合适的能源管理体系?

    形成“谁用能、谁管理”的责任体系,使能源管理从能源系统覆盖到影响能源效率的方方面面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中对相关企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专家认为,能源管理体系是这些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一个纲,纲举才能目张。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该如何创建自己的能源管理体系?宝钢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很多企业参考借鉴。

    “宝钢的能源管理体系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开始只有指标管理体系,后来逐步探索完善,形成现在‘三流一态’的能源管控体系。”戴坚说。这一体系以“三流一态”(能源流、制造流、价值流、设备状态)为核心,通过对现场能耗源的辨识与控制,形成“谁用能,谁管理”的责任体系。通过对能效因子的辨识与控制,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的可控程度,使能源管理从能源系统覆盖到影响能源效率的方方面面。

    所谓能效因子是指在公司生产、产品和服务中会影响节能目标、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这可以将能源管理的范围由能源系统扩大到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成本管理领域,将工序成材率、机组切换次数、设备故障时间等原不属于能源管理范围但对能源效率有较大影响的指标纳入能源管理范围。

    宝钢在实践中发现,单个生产厂在进行节能改造时,存在进展缓慢、技术应用缺乏连贯性等问题。为此,宝钢以专项规划的方式加快节能技术应用。目前,宝钢已经完成了能效电厂和高效炉窑两个综合节能项目,共涉及照明节能、风机系统变频节电、提高换热器效率等数十个子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年节能量可达到7.5万吨标煤。

    去年3月,宝钢股份在国内钢铁企业中率先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三流一态”能源管控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在,我们正在对照ISO50001能源管理系统,寻找自身不足,争取早日通过认证。”戴坚表示。

    作为ISO50001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工业生产力研究所北美首席代表JamesQuinn认为,这一体系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好地兼顾节能需求和成本收益。这一体系要求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源评估,从而认识自身能源使用状况并寻找节能机会和方法,同时还要求公司高级管理层参与到能效管理工作中来,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在整个公司得到贯彻实施。

    对于如何促进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而促进节能工作深入发展,很多专家提到了人的因素。

    JamesQuinn认为,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能源审计、评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保证节能技术得到有效实施。在戴彦德看来,当前推进节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管理体系、新技术的组织落实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宝钢提出了环境经营的概念。所谓环境经营就是要使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将绿色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谈到今后的发展,戴坚认为,随着节能工作的深入,企业节能工作涉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更加需要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协作和支撑。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等都必不可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3-29 05:59:5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