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动态

|| 收藏本站

昆明饮用水源水质稳中有升
发布时间:2010-07-31 09:22:57
    中国环境报记者蒋朝晖

    近年来,昆明市在面临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坚持不懈抓好以滇池湖泊、水库和水源区为重点的保护与建设,饮用水源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成功经受了百年不遇大旱的考验。

    出台政策法规

    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昆明市特别注重加强保护立法工作。先后制定的《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昆明市云龙水库保护条例》,分别于2006年5月1日和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

    2007年7月,昆明市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区划定、应急处理机制建设、水源地监管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

    2009年3月,《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凡饮用水源都要设立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要纳入市、县、乡各级相关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据了解,占昆明城市供水总量60%以上的云龙水库保护工作已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2010年3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云龙水库保护条例”已列入今年云南省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中。

    整治库区环境

    确保补入水质不断提高

    当前,昆明各水源地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防污、控污、治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的思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水源区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治污减污、建设生态湿地净化水体等途径,使补入库区的水质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昆明市已在松华坝水源区建成生态湿地1861.5亩,在云龙水源区建成生态湿地1100亩,在柴河水源区建成生态湿地176亩,在大河水源区建成生态湿地131亩,为水源区生态恢复和区域径流混合低浓度污水净化提供了良好条件。昆明市还在饮用水水源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同时,入库河道两岸拆临拆违拆迁、实施沿岸禁养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水源区各条入库河道的水质明显改善。

    记者在甸尾村松华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看到,清澈见底的牧羊河两岸绿草依依。同行的盘龙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科科长唐绍祥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盘龙区成立了由区长为指挥长的盘龙区牧羊河、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对两条入库河流全面展开综合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今年继续实施牧羊河、冷水河全线堵口查污、清淤、保洁及绿化工作,全面整治工作将在10月底前完成。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整治工作,使昆明市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云龙水库和宝象河水库水质目前达标率均为100%。

    调整种植结构

    确保面源污染不断减轻

    当前,对昆明市饮用水水源地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农业面源污染。为破解这一难题,昆明市在优化水源区产业布局、调整种植结构上大做文章。

    记者从昆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对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格实行“止耕禁养”,恢复生态;二级保护区内实施“农改林”,重点发展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三级保护区内全面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有机生物肥和化肥用量少的作物种植,从根本上减少化肥施用量。

    在清流奔腾的牧羊河、冷水河畔,记者看到,被政府租用的河道两岸100米内,栽种成活的柳树、杨树、银杏等长势喜人。

    昆明市还采取“禁花减菜”等措施,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饮用水水源区禁止花卉种植,限制蔬菜种植面积;分阶段逐步减少高化肥施用量的烤烟和其他作物的种植。唐绍祥告诉记者,阿子营镇曾经是百合花的种植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外。为彻底消除种花使用大量化肥对水源的影响,现在百合花种植已被禁止了。目前,阿子营镇正充分发挥水源区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据统计,昆明市2009年在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水源区内调减花卉、蔬菜种植面积27855亩,建成有机农业基地20750亩。

    昆明市还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截至2009年,全市已在水源保护区组织实施28.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减少水源保护区化肥用量10%~30%。

    另外,昆明市还禁止水源区畜禽养殖。截至2009年12月,全市饮用水水源区已无规模化养殖。

    水源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持续有效地推进了面源污染治理。

    加大补偿扶持

    努力保障群众生活质量

    为减少水源区人口,昆明市实施了搬迁一级保护区人口行动,实施人口转移工程,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水源区居民向水源区外迁移,向城镇集中。

    目前,昆明市正在开展松华坝水库核心区、云龙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人口搬迁的前期工作,计划搬迁1.1万人。

    在牧羊河边林地一块编号为NO.340的“松华水源一级保护区界碑”旁边,正在锄草的甸尾村妇女张红仙对记者说,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旱涝保收的良田,一亩地种一季水稻或烤烟,再种一季蚕豆,年纯收入近3000元。现在这些地被政府租用后已全部变成了永久性生态林,政府每亩每年补贴起点为600元,每年递增30元。因收入减少,她和身边的几位村民都来给负责种树的一家造林公司打工。

    据昆明市环保局副局长郝玉昆介绍,针对水源区居民因退地还林、禁花减菜等原因,生产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的实际,昆明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拿出大笔资金反哺水源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据统计,2005年~2008年在松华坝、云龙水源区合计投入补助资金7492.61万元。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补助力度,松华坝水源区补助资金达到3521.2万元,云龙水源区补助资金达到3648.7万元。群众对水源保护的政策更加支持和拥护,水源区内砍树、毁林开荒的现象基本杜绝。

    但是,因昆明市财政能力有限,尽管各级政府付出了艰辛努力,水源区大量居民的生活保障依然是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昆明全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之路任重道远。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5 22:25:07,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