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动态

|| 收藏本站

借力西部开发构建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10-07-31 09:21:43
    中国环境报记者曹小佳

    由国家民委、环境保护部、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成就展”,7月12~15日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四川省生态环境成就展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四川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牢牢把握“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胜特大自然灾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牢牢把握区位、省情,确立“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目标

    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同时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西部开发,生态优先。”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目标。

    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目标,四川“十五”规划提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的目标。“十一五”规划又提出了“打造生态四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启动生态省建设,提出“还三江清水、建生态四川”。2006年10月,四川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西部地区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四川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省建设。

    “历届四川省委、省政府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视,体现出对长江下游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在参观完四川西部大开发10年生态环境成就展后,来自重庆市的一位官员如此评价。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据四川省林业厅报告,10年来,全省3.23亿亩森林依法得到管护,累计营造公益林7275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监测还显示,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输入长江干流及支流的泥沙量降幅在32%~78%之间。同时,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统计显示,西部大开发10年,四川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6.9%。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四川省还开展了“退牧还草”工程。10年来国家和省级共投入资金21.35亿元,在川西北牧区31个县实施退牧还草8460万亩、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186.5万亩等草原保护建设项目,使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有效遏制。

    2007年,四川又启动了“川西北沙化治理工程”。为保护水源涵养地,2008年四川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规划》,3年来省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首批完成了9.1万亩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有效遏制了局部区域土地沙化发展势头。

    注重总量减排和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西部大开发10年,四川经济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但是全省环境质量却实现了持续改善。原因何在?在四川展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之污染治理、总量减排”板块,人们找到了答案。

    10年前,四川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为改变这一局面,“十五”以来,四川省委、政府把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以挂牌整治为手段,仅2003年~2008年就挂牌整治污染企业5000余家。以城市创模为抓手,先后建成绵阳、成都两个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2005年,启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强化城市污染源整治。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为载体,开展32条小流域、5个重点湖库的综合治理,强化农村污染源整治。

    在污染减排方面,四川除了按国家规定大力削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外,还自加压力,增加了氨氮控制目标,大力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1998年以前,四川全省仅成都有1座污水处理厂。到2008年,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91座,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83座。

    通过强化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四川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改善。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四川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明显降低,优良天数比例由2000年的73%提高到2009年的96.2%。地表水Ⅰ~Ⅲ水质监测断面比例由2000年的57%提高到2009年的83%,劣Ⅴ类水质监测断面比例由2000年的16%下降到2009年的7%,全省5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省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00年的31.4%提高到2009年的81.5%。

    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共186个,规划投资205.98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让四川灾区生态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四川的灾后生态修复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先后编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等,确定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共186个,规划投资205.98亿元。截至2010年3月底,已有136个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45.73亿元。

    灾后四川,积极重建美好新家园,3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经过近两年的顽强拚搏,经过高起点的规划重建,灾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包括生态重建在内的一系列科学重建,今日的四川更加美丽。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6 00:17:14,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