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环保新闻

|| 收藏本站

萧山:倾力构建生态文明家园
发布时间:2012-07-02 16:41:52

    文仇欢汪新来

    “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让这片以钱江潮而闻名的土地涌起了另一股波澜壮阔的大——经济大潮。2011年的数据彰显萧山的又一次华彩:实现工业总产值5026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490.35亿元,同比增长21.6%。人均GDP正从1万美元向两万美元迈进。

    如果说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区域富裕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民众幸福感的标准。幸福指数的提高,得益于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繁荣的大背景和宜居宜业的大环境。萧山选择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创绿硕果累累,市级生态镇街达到全覆盖,省级生态镇街达到23个,国家级生态镇达到6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201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11天。

    面对喜人成绩,萧山区又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新目标,到2012年底基本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区,到2015年成为全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守护一片绿色

    解读: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唯有绿最吸引眼球,因为它是自然的底色,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品质。生活的绿意何其珍贵,应该守护住那些诱人的绿、清新的绿、蓬勃的绿、诗意的绿,绘成幸福的原色。

    改善生态环境是提升和谐幸福指数的关键。萧山区重点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改善生态人居环境,打造“天蓝水绿”的和谐生态环境。

    2011年,萧山区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机动车污染控制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工业、交通运输、道路扬尘、农业农村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清洁能源使用、脱硫工程建设等为抓手,全力打造萧山的“蓝天工程”,不断加大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严防大气污染,开展了新塘煤改天然气项目17个,南片拆除燃煤锅炉改用集中供热项目13个,实施4吨以下锅炉脱硫除尘的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印染定型工艺废气,纺织涂层工艺废气,钢结构、卫浴行业喷漆废气等工艺废气的治理。严格建筑工地管理,减少扬尘挥发,加大对工程车辆管理,定期做好施工场地的清扫、清洁工作,积极鼓励争创绿色工地。

    留住保护色,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萧山区实施加大对“湘湖旅游度假区”、“浦阳江生态保护区”、“大江东沿江湿地生态区”三大生态带的保护,建设生态防护绿地,形成以沿钱塘江防护林带、交通防护林带、河网水系绿化带构成的绿化网络。

    萧山区按照“整治提高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原则,继续巩固和提升“811”环境整治成果,对群众反响强烈、环境污染问题相对突出的临江工业园区、戴村工业园区、闻堰区域、239家重点工业企业、全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以及全区涉铅和电镀企业等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去年以来,已关、停、转、迁化工、印染、造纸、铸造等重污染企业39家。通过“关、停、并、转、改”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促进了萧山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提升。

    近年来,萧山共计投入资金18.7亿元,建成区级污水干管498千米,区级污水泵站62座;投入资金8.46亿元,建成镇级污水管网479千米和污水提升泵站38座,城区污水纳管率达到92%左右。全区共有99600户农户污水纳管,回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5.4万吨。共整治河道59条(段)124.44千米,完成24条(段)124千米河岸的绿化建设。南片地区河道生态化改造全面竣工,永兴河、云石溪、进化溪改造工程共投入2.28亿元。拥有两个大型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目前,浦阳江生态保护区、湘湖旅游度假区、大江东沿江湿地生态区等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正处于积极建设之中,“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也正在全面实施中。萧山区高度重视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综合治理,保护饮用水源,促进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全区环境空气质量,逐渐实现着萧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的愿景。

    展开一场革命

    解读:“低碳经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革命。

    早在2004年,“低碳经济”的概念就进入了萧山发展的范畴。以生态化工业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为萧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有力的自然生态支撑系统,保持萧山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进步。萧山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首先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及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领域的清洁生产,重点加强对印染、医药、化工、电镀等产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继续推进钱塘江饮用水源环境整治工作,关停沿岸黄沙码头,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影响区范围的污染整治工作,确保饮用水源水质逐步好转。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片截污工程,加快区镇两级污水管网、泵站建设,巩固新“811”污染整治成果,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加强环境质量的监测监控工作,严格危险化学品、辐射源、固体废物等安全管理,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严防污染事故发生,保障环境安全。

    “十二五”期间,萧山区提出了新的减排目标:到2015年全区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3.3%、13.8%、20%和24.5%。2011年度减排目标分别为2.8%、2.5%、4%和4%。2011年共开展了138项减排工程,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48项,二氧化硫66项,氨氮20项,氮氧化物4项。实现减排量分别为COD5528吨,SO211225吨,NH3-N513吨。

    萧山区深入开展了节能改造、清洁生产审核、应用新型墙体材料、LED道路照明、养殖业大棚地热利用等工作,以及淘汰水泥机立窑、粉磨站、印染行业落后产能等各种专项工作。按照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的要求,开展了以“服务促转型,聚力助发展”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入企业现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对上市项目以及涉及民生、基础设施的项目,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下放审批权限和缩小审批范围,实行审批“绿色通道”,助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大了对江东、临江工业园区、浦阳江生态经济区、瓜沥小城市试点建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区生态办服务职能,实施贴身服务,并抓紧与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沟通协调,全方位、多层面、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

    巩固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中实现内部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工业园区中引入低碳生态理念,实现企业间物料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垃圾或废弃物实施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培育五大百亿市场,扶持商贸、旅游等八大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推进商贸“十大”项目、旅游“1010”工程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优先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加强对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等八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楼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

    凝聚一股力量

    解读:发展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灌输、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养为基础,构建起生态文化体系,不断注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源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需要不断加强宣传与普及,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资源环境国情、区情教育和生态科普教育,积极倡导“生态环境就是资源、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的发展价值观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让生态融入生活,让文化凝聚力量,才能奏响萧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强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靠全社会广泛参与,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积极推进低碳行动,鼓励开展家庭节水、节电活动,倡导生活用品循环利用,减少生活垃圾,推进居民生活方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萧山区以“6·5”世界环境日、“6·30”浙江省生态日为契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的号召。另一方面通过“创模”复检,积极组织开展“杭州市十大环保模范企业”和“十大民间环保人物”评选活动,在报纸电台开设《天天看萧山》、《环保家园》、《社会聚焦》等栏目,举办“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摄影比赛、征文比赛、公众有奖环保知识竞赛,建立萧山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等形式,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建设,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生态氛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5 02:59:17,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