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环保新闻

|| 收藏本站

小鱼治水浙江河湖水库清源洁水行动启幕
发布时间:2012-05-23 04:02:56
 
快报通讯员蒋嬿钦顾伟栋记者王中亮制图铁勋
 
5月21日,富阳市富春江畔的天河清水平台,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等省领导将两万多尾二指宽、一指长的小鱼投入江水中,覆盖浙江各条大江大河、水库湖泊的“小鱼治水——清源洁水行动”就此启幕。
 
放流小鱼是一种环保方式
 
“秉承大禹治水精神,开创小鱼治水新路”,活动现场飘扬这样的标语。小鱼治水是涌入我们视野的新词,但浙江人有意或无意利用小鱼治理水污染的行为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小鱼治水的做法很简单,将我们挑中的30多种小鱼丢入江河湖泊等水域,让它们自生自灭,建起一个新的生物链,依靠着生物之间的相互捕食,让水质一天天好起来。
 
2005年至今,浙江财政投入2.08亿元,累计在海洋和内陆淡水中放流了33.3亿尾鱼、贝、虾、蟹,其中大致1/3淡水鱼投放内陆水域。大规模人工放流后,我们惊喜发现,放流小鱼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种渔业行为,而是人人都能参与的一种环保方式。
 
江河中食藻鱼类的多寡甚至决定着浙江每个河流的水质好坏。
 
修复大江大河的自我净化能力
 
水、空气、土壤,在关乎浙江人生活的三大环境中,水质尤受瞩目。和国外的工业化勃兴时代一样,在遍地工厂的浙江平原地区,河流也遭遇类似50年前多瑙河的黑水困扰。
 
水质为什么会一天天差下去?我们能看到的原因是一个又一个排污口,生活污水、工厂废水涌向江河。还有一个是我们看不到的,那就是江河原有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破坏,导致它不再具有强的自我净化能力。
 
就拿钱塘江来说,自从上游筑起新安江、富春江等大坝,自从渔民们开始用电击、麻醉、网眼密到蚊子都飞不过去的渔网捕鱼后,钱塘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江中有种鲥鱼,本遍布各江段,可富春江大坝当年并没有设计鱼类通道,阻断了它逆流而上的产卵通道,如今这种鱼在钱塘江中几乎灭绝。
 
大鱼们本是钱塘江中强势的主宰,它们一旦缺席,整条生物链都被毁坏,由此祸及江水。一边是鱼太少,另一边是排入江水中的废水太肥,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是水藻们繁殖的上佳养料。
 
没有了鱼类的捕食,水藻在肥沃的江水中疯长,就是我们熟知的水体富营养化。水藻的繁殖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让江水发臭,并让幸存下来的鱼因缺氧而死去。
 
如此循环往复,一条大江就可能变成没有生灵的黑水河。
 
治水的是些什么鱼?
 
江河里原有的鱼类家庭结构被毁坏,放入小鱼,为的就是靠人为干预重建江中水族。江中放流有条原则,首选本地的优势鱼种,但对于水文、水质已与先前大不同的钱塘江,再依照原有的水族结构放鱼,它们未必能活得好,或是难以迅速遏制水藻疯长的现状。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说,国人熟知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原本在浙江的江河中并不多,重建江中生物链时,首先想起了鲢鱼和鳙鱼,它们都容易活,个子长得快,还是著名的食藻鱼。最爱水藻的鲢鱼每长一公斤肉就要消耗三四十公斤水藻,它3岁时长成成鱼,大约消耗水藻100公斤。
 
5月21日放流的两万多尾鱼中,鲢鱼、鳙鱼、黄尾密鲴(也叫黄尾鲴)大致各占1/3。它们联起手来,就能立体清除各个水层的水藻。鲢鱼和鳙鱼生活在江水表层,它们张开嘴和鳃,无时无刻不在进食:水从鳃流出,水藻和浮游生物进了肚子,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它们也爱,被称作滤食性鱼类。
 
黄尾鲴爱在江水中下层群居,它们的嘴巴略微有些朝下,用下颌就能在水底一路搜刮,水底的植物碎片、水藻进入腹中,被称作刮食性鱼类。
 
淘宝团购食藻鱼就是做环保
 
启动仪式希望让公众关注小鱼治水的妙处,接下来,这项环保公益行为的主动权被交到每个浙江人手中。
 
小鱼治水行动的主办方在淘宝网上开了名为“绿眼睛环保组织”的网店,这家网店只卖4种鱼,除鲢鱼、鳙鱼、黄尾鲴外,还有鳊鱼,美食“武昌鱼”就属于鳊鱼家族,它是清理水体中下层垃圾的高手。
 
小鲢鱼每条1元,鳙鱼1.5元,黄尾鲴2.5元,鳊鱼3.5元,无论多寡,热心人士都可网络下单购鱼,待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主办方用网友的捐助买鱼集中放流。
 
带你认识治水经典小鱼
 
鲢鱼,又称白鲢。
 
春秋季大量摄食腐屑类饵料,对酸味食物尤感兴趣。行动笨拙,胆小怕惊扰,受惊时能四处跳跃。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达35公斤。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对钱塘江来说,鲢鱼是外来物种,但经过几十年的放养,被反复证明不会对当地水域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
 
只要鱼不断张嘴进行呼吸,食物就同时随水进入鳃腔。行动迟缓,易于捕捞。最大个体长达1米余,重达50公斤左右。鳙鱼也是钱塘江外来物种,但不会对当地水域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黄尾密鲴,俗称黄尾巴。
 
中小型淡水鱼类,尤喜栖息于多水草、软泥底质的水域底层。性情急躁。2岁即可达性成熟,成熟个体体重300克以上。1960年代初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快问快答
 
针对小鱼治水的焦点问题,纪志康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生物治水只有放流一种方法吗?
 
靠人工改变水中的生物结构,有放流、底播、移植三种方法。放流是投放能自由游动的鱼类,让其遍布整条江河;底播是在水底播撒贝螺、海参等懒洋洋的生物,它们终生生活在一片水域,改变该处的生物和水体环境;移植是在水中栽种本不出产的植物,比方我们常吃的海带,原本中国沿海并不生长,从日本北海道移植而来后,既做食物又对环境有益。
 
花1块钱买小鱼治水能收获几块钱?
 
若算投资收益比,小鱼治水可谓暴利。小鱼投入江河后,多数能长大,光算捕捞大鱼,1块钱的投入就能换回8块钱的产出,若算上环保价值,投入1块钱的收获在10块钱以上。
 
如果没有持续7年的大规模人工放流,我们或许已很难吃到江河中的野鱼。
 
如今,浙江渔民在大江大河中捕获的大部分是放流的鱼种。依靠放流,浙江海域濒临绝迹的野生大黄鱼又出现了,舟山本地乌贼绝迹20多年,如今一年能捕几百吨,重回餐桌。千岛湖移植了银鱼后,这个银鱼本稀少的湖泊,一度成为中国最大银鱼产地。
 
小鱼治水在浙江有经典案例吗?
 
千岛湖水的优质浙江尽人皆知,流出水库的水甚至能达一类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千岛湖58%的水量来自安徽境内,从安徽流入浙江时,水质绝达不到一类,在洪水季节,还夹杂了可观的污染物。
 
千岛湖就像一个巨大的水质净化器,不光表层水洁净,污染物甚至没有沉到水底。上游而来的污染物去了哪里?
 
一个办法是人工打捞,在淳安县,每年湖面垃圾打捞费要花1000多万元。另一个隐形的净化帮手,就是在千岛湖中持续不断投入的小鱼。用来做美味鱼头的鳙鱼,就从外来户变成了湖中的多数族裔,这种鱼,正是治水最佳选择。
 
遂昌县乌溪江水库的好水,形成原理与千岛湖类似。太湖因蓝藻暴发而闻名全国,这些年浙江境内的南太湖水质持续变好,投入的鲢鳙鱼帮了大忙。
 
我们能亲自买鱼放生吗?
 
网络捐款买鱼治水,有人觉得有些隔靴搔痒,不如自己亲自把小鱼投入江中来得实在。不过,买鱼放生暗藏杀机。没见过的鱼千万不要放,有洋名字的鱼更不要放。
 
我发现,国内名刹里的放生池,大多已成为巴西龟的天下,只要有人在池中放入几只巴西龟,池子里的本土龟就没有活路。不久前,西湖中捞起一条雀鳝,这是一种最可怕的外来物种,长嘴、利齿,它无论个子多小,都敢于攻击遇上的任何鱼类,最长可长到6米,一个池塘里混入一条雀鳝,要不了多久,就“独霸天下”了。
 
脏水中放生的鱼能吃吗?
 
浙江绝大多数用于治水的小鱼最终可成为美味,因为多数的放生地选择在浙江的大江大河或水库湖泊,那些地方的水质相对较好,适合鱼类生长。不过,在杭嘉湖平原的河网以及运河中,为改善水质,我们也在坚持放流小鱼,这些地方水质五类的脏水不少,捞上来的鱼不推荐吃。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杭州在线-都市快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5 20:58:48,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