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视频推荐

|| 收藏本站

江西“破题”绿色经济全国样本
发布时间:2010-11-18 16:46:31
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傅修延说,如南昌的“豫章”之名,就与生于鄱地的樟树有关。《江西通志》曾引雷次宗的话说:“(指豫章)郡松阳门右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荫庇数亩,汉官仪谓豫章生庭中,故高帝取以名郡。”九江的地名由来也是因为九条江。这看似偶然的现象,其实正揭示了鄱阳湖地域与生态的密切联系。

    从山江湖工程的实施到已开展两年的“一大四小”工程,让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难怪台湾地区著名作家龙应台今年7月份第一次造访江西时,也不禁惊叹江西的生态之美。现在,已尝到“植绿”甜头的江西,将“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时间延长至2012年,建设总规模由1465万亩扩大到1535万亩。“看吧,到时我们的江西会更美,红谷滩这张南昌市的名片会更闪亮。”胡强憧憬着。

    B 顺应和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

    2010年10月28日,装机总容量达49.5兆瓦的江西省最大风力发电项目——都昌老爷庙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老爷庙区域开始利用它的自然能源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江西省“十一五”规划首批开发的第4个风电项目,也是江西省在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2011年11月底,该项目将全部并网发电,届时,每年可为约8.5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能。

    “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举措,鄱阳湖地区的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的蕴藏量大大多于全省其他地方,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作为最早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成员之一,现任江西师大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傅修延依然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建朱港农场劳动时,他亲眼看到农场对面的湖区农民如何与变幻莫测的环境博弈——湖水涨起之前他们并不拼命加高圩堤,对堤内稻田也不多加施肥和管理,如果洪水漫过圩堤,他们就在水退后捕捉留在田里的鱼虾;如果这一年水未涨起来,他们就主要收获稻米。湖区人民懂得既顺应自然又利用自然,洪水并不等于洪灾,只要应对得法,自然力也可以转变成为人所用的资源。

    “这个细节折射出鄱文化中化害为利的生态智慧。”傅修延说,事实上

[1] [2] [3] [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江南都市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4:45:22,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