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环保时评

|| 收藏本站

建设美丽中国更需保障群体性利益
发布时间:2012-11-21 16:21:31

    什邡之美在于蓥华山的巍峨景秀,古刹龙居寺的清幽雅致,竹溪公园的静水修竹,此地曾因大禹的足迹而享有“禹迹仙乡”之美誉;启东之美在于拥有号称全国六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渔港,在此地能品尝到有“天下第一鲜”美誉的南通文蛤……然而,这些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并未因风景宜人、美食诱人受到关注,反倒是因为当地群众想要保护这一片美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世人知晓。

    巍巍中华,拥有无数华美盛景,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写“不若此之闳博宏大丰富富丽也”,中国民族的先祖们选择这一片土地生存,可说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美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守卫这片美丽正显得日益维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求发展,以牺牲子孙利益为代价的谋求个人政绩,种种为局部私利去毁坏整体公共利益的事件频发。矛盾最为凸显的莫过于在各地频现的PX项目工程建设。

    不可否认,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问题的显现已然成为自然规律,中国走入环境敏感期在种种环境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佐证下也成了不争的事实。每提及此,特定发展阶段说就会屡屡出现,似乎美丽中国不可避免要遭此环境浩劫,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模式成了充分必要条件。

    英国的历史教训也经常被拿来举证,作为早期的工业化国家,其首都伦敦曾是“雾都”,而泰晤士河也曾是条“臭水河”,而当其进入工业化进程后期,一切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了。于是,工业化后期就成美丽的大饼,满足了很多人等待中国恢复美丽的胃口。然而,虚幻的大饼非但不能充饥,反而可能有毒,除了饮鸩止渴般美化一时的地方经济增长数字,别无他用,中国的美丽也被毁坏殆尽了。国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更应当成为国人的前车之鉴,而非拿来当挡箭牌的借口。而今世中国的美丽,应当由当代政策制定者来负责,而非留给后人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同样,不断增多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也说明,建设美丽中国时保障群体性利益的重要性。各种环境诉求的背后,不是群众的无理取闹,而是公众参与机制的匮乏,多方平等对话平台的缺位,公共信息的封闭。任何一项大型工业项目的建立,都涉及到少则数万,多则上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饮水、空气,这些生活必备要素都将因此受到影响。如果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个别权力机构还让群众继续“不明真相”,项目未批先建,环境评估造假,对突发群体性事件采取强硬手段,只想着怎么对舆论捂盖子等等,这让家乡就要变得不再美丽的国人如何淡定。

    此次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种提法让身处环境污染困局中的人们看到希望,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PX等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有力回应,更让人们看到中央对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决心。加强依法环评,推进信息公开、承诺公开,扩大群众参与力度,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等等,各种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尊重人民权利,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建立在民众对公共政策的参与制定,对政府施政举措的了解和信任上。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为了守住青山绿水,更应为了守住每一个中国人生存的尊严和心底的美丽。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园林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5:54:2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