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低碳燕赵

|| 收藏本站

南和,一场城乡环卫革命
发布时间:2012-10-26 13:45:05

    2010年岁末,南和县前郭平村村民刘春彪的儿子喜事将近,婚礼前一天,无意间的一瞥,刘春彪惊出一身冷汗:由于邻居家长期无人居住,村民们都往其门前倾倒垃圾,久而久之,垃圾齐人高,不仅没住了这户人家门框上沿,还占据了大半条道路,明天婚车开到这里根本到不了刘家大门。情急之下,刘春彪紧急召集亲朋好友,合力清剿垃圾,为婚车辟道。

    有这种尴尬的何止刘春彪一人。很多老家在农村的城里人,每每从洁净敞亮的城市回乡,那些有关乡土的美丽记忆正在被片片垃圾撕碎。垃圾围村的场景年复一年,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病征。农村如何不再失落?今年年初,邢台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洁城乡活动,南和县因其工作深入人心,成为全省幸福乡村现场会的观摩点,其经验受到各级参观者的肯定。这个传统的农业县是如何破解这一遗留难题的呢?

    乡村清洁的道道门槛

    10月11日,冀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傍晚,夕阳西斜,田野里残存的秸秆泛着鱼鳞般的金光。

    往年这个丰收时节,村落里到处是小山一样的玉米,从玉米上褪下来的玉米皮叶散落于村庄的各个角落,人们吱呀吱呀一踩数月,直至其完全化入泥土。如今,在和阳大地上却难觅玉米皮踪迹,农忙那些天,各村都设置了集中堆放点,玉米皮叶被迅速清运。

    南和县岗头村,三三两两的农人聚集到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上。年轻人在风风火火打篮球,中老年人在健身广场上怡然自得,还有人扭起了欢快的秧歌,小村如同节日一样热闹。“环境好了,才有心气出来锻炼。”57岁的谢花亭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她是岗头村秧歌队队长。要说卫生环境的变化,村民们有一肚子话要说。就在半年多前,她们休闲的广场还是面目全非———一片残垣断壁之中,村民们倾倒的各种垃圾经年日久,行人至此只能掩鼻快行。老人刘大奎还依稀记得几年前的村容,街道两侧堆满了木头柴草、碎砖烂瓦,家家户户墙外侧培起土堆将路围成了沟,每逢雨雪天,村里仅有的几条街道变身污水沟,空闲宅基地和街道死角堆满垃圾。

    不仅如此,当地还有在自家院外建旱厕的习惯。一座座旱厕伸向行道,让村中本不宽阔的道变得更加逼仄。

    刘贵民是村里的能人,早年在外从商,1996年他全票当选为村支书时已身家不菲。十多年来,打井修路、集中供水、雇人扫街的事刘贵民做了不少,村里的环境一天天向好,但与城市相比,还有着天壤之别。村貌改进工作很难继续往前推进,这要改变一些村民生活积习,涉及改厕或大规模清理陈年垃圾,他虽一直琢磨,却不敢付诸行动,“怕耗费人力物力后弄不好激化矛盾。”

    今年年初,一场大规模乡村环境治理行动在邢台铺开,“上面有了说法”,刘贵民感觉行动的契机来了。那些被作为垃圾场的空心宅院被整理出来,6000多立方米陈年垃圾被清运进填埋场,空心宅院上种植了绿树。有碍观瞻的垃圾被清理后,村头巷尾的200多个散发着恶臭的旱厕如何拔掉,成了刘贵民心里的一根刺。他和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地做了一遍工作,如同放了哑炮,没见村民行动。

    人们很快发现,有一家侵占公共地界建的旱厕被拆掉了,首先被“动刀”的这个人正是刘贵民大哥,紧随其后被拆的都是刘家亲戚的旱厕。见此情景,众人再无异议,不到半月,岗头村的200多间旱厕从村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院内清洁卫生的水厕。

    环境整治之初,村民张淑芹心里憋了一口气,“我的柴火杂物在院外堆了这么多年,大家一直这样堆,干嘛让我搬进院子?”当她看到街道添了绿,整洁清爽,张淑芹的心也变得敞亮了。每次有柴火,她都自觉地把它整齐码放在自家院落内一角。

    从不理解到积极参与,这场乡村美化活动焕起了众人热情。岗头村是个建筑专业村,活动一开始,村委会就收到了村民3万多元自发捐款,一些人还把自己的建工机械提供给村委会免费使用。在邻近的张相庄村,在外承包绿化工程的村民郑志合免费为本村提供了70万棵苗木,将该村里里外外绿化了一个遍,并承诺为这些绿化提供终生维护。

    出门倒垃圾已成为村民们多年积习,如今,村里每隔30米就有一个垃圾临时存放点,每天清晨和傍晚,有专人定时将垃圾运到填埋点。65岁的张遂成是村里雇佣的4名专职保洁员之一,清理垃圾这活又脏又累,每月仅有600元报酬,“相当于外面雇工4天的工资”,但他看中的不是这些。“我家里有磨坊,我儿子结婚时还买了小汽车,不缺这点儿钱花。我身体还硬朗,做这个活儿精神上充实点。”张遂成捋着粗糙发黑的手说,过去垃圾遍地,蚊蝇乱舞,现在绿树成荫,街道整洁,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更让他无形中增添了成就和乐趣。“出门有公园,房前屋后有绿化,吃着自家种的放心菜,我们这日子不比城里人差吧?”谢花亭试探着向笔者打问。

    政府要绿,老百姓要效益

    岗头村人的自豪已经扩散到全省各地,9月21日,河北省幸福乡村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现场观摩会在邢台召开,岗头村的街边菜地受到各路参观人员的交口称赞。

    其实,这一特色的初衷只是为了节约成本。旱厕还道之后,刘贵民发动众人在道边辟出绿化带,种上苗木和花草,“花草养护需要成本,为什么不让各家用菜地替代呢?”他的提议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呼应。绿绿的胡萝卜,油油的大白菜,圆润的大头菜,张淑芹正在自家水汪汪一畦菜地里拔草。“有了这块地,我一年四季的菜吃不完。”她笑着说。

    用菜地代替绿化,既美观又产生了效益。然而,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城里人早就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在农村仍是一大难题。“水,环卫各种问题,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村集体没收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基层干部抱怨说。

    “农村老百姓多年生活陋习难改”,这是一些基层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并不是群众陋习难改,而是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图景。

    前郭平村的刘春彪是个讲究人,推开他家院门,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前收拾得干净利落,硕壮的葡萄架下花木扶疏,显示着主人不凡的生活意趣。同刘春彪一样,在过去的农村,不乏关起门来生活环境比城市还好的庄户,而走出去则难掩垃圾遍地的尴尬。基层组织工作不力或集体经济匮乏是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这次清洁城乡活动中,前郭平村共清理陈年垃圾2万多立方米。如果不是此次自上而下的清洁城乡活动,垃圾围村的状况发生改变恐怕还要假以时日。城乡清洁行动推开后,如何打好农村环境卫生持久战成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每500人配备一名乡村保洁员,标准和责任都厘清了,保洁员工资成为农村清洁工作中最大的一块支出。南和县按县、乡、村三级负担的原则,县里每月给每位保洁员发放100元,乡级50元,不足部分由村里解决。那些没有收入的村,按人头每人每年收取10元保洁费,解决这一难题。近几年来,南和县将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对农村公众事务的财政支出也在逐年加大。

    在推进农村染绿时,南和采取绿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县218个行政村实行“两围、两沿”(围村、围城,沿路、沿河)50米内苗圃栽种计划,既添绿,又让村集体和农民得到实惠。村民们感叹,做苗圃一年的收入是过去种粮的10倍,一批专业种植企业落户当地,形成了规模效益。

    “政府要绿,群众要效益,二者兼顾才能和谐,产生长效机制。”南和县委书记戎志学说。

    乡村之美重在教育

    美化乡村、建设幸福乡村只是南和县推进幸福城乡建设的一个着力点。这个冀南平原上的传统农业县,近几年来把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无论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感受到了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10月12日清晨,当时钟指向6点时,沐着习习秋风,人们陆陆续续从县城各个角落汇聚到城区最大的和阳公园晨练。县畜牧局退休职工朱祥是这晨练大军的一员,从东北迁居至此30余年,对身边的变化,朱祥如数家珍,“从前南和只有三条街、三幢楼,站在中间看两头,更别说有锻炼的地方,现在城区大了好多倍,道路四通八达,绿随路走。”

    城镇绿肺达40%,新修了24条道路,10分钟融入邢台经济圈……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支撑性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政府效能的持续优化,使当地具备了吸引和承载生产要素的力量。10年来,一大批超亿元企业进驻南和,该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产值连年攀高,实现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华丽转身。

    在戎志学看来,最重要的基础不是道路、生态这些看得着的地上附着物,而是教育这项最基础的民心工作,它关系到当地的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是否能够永续发展。

    这个财政收入并不富裕的县近年来斥资3亿多元完成了一批学校的搬迁和改扩建工程,使得校园成为地方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筑牢了硬件,他们又在软件上下足功夫。为储备人才,南和县实施了“引凤还巢”工程,2008年以来,对南和籍全日制二本以上学生全部安置就业。2002年之前,南和的教师队伍中没有一位全日制本科教师,如今,该县二本以上师范专业教师有324名。

    南和县城北,一组褚红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新落成的南和新区小学。数学老师张世超正在指导孩子们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耐心为他们讲解这一设备的原理。张世超是今年教育系统引进的研究生,学物理的他希望通过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改变过去那种惟分数而学的状况,为孩子们开启一道通往科学殿堂的兴趣之门。这所学校今年共引进了10位研究生执教,在这所外观新颖靓丽的学校,除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装备,教学楼内还设置了“纤艺室”、“棋艺室”等专门的课堂,意在培养孩子们全方位的素质。

    南和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张瑞刚介绍说,该县正计划引进一批艺术类专业的专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些特长,如果一些家庭能传出悠扬的琴声,学有所长、病有所医、生态优良,何愁没有幸福感?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是关键。提高公民素养,清洁城乡才不会一阵风刮过去。这个理想可能听起来有些乌托邦,可能短期内见不到成效,但只要打下扎实的基础,目标就会一天天接近。”谈到远景,头发花白的戎志学仰起头无限憧憬地笑了。

    (王小波)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燕赵都市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1 15:15:3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