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生态农业

|| 收藏本站

让垃圾遍布的小山村变成生态文明新村
发布时间:2011-08-31 13:03:23

湖北省襄阳市(原名襄樊市)谷城县五山镇的几个村子,像全国各地几十万个村庄一样曾沉寂无名。 

8年来,它在全国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蓝图中,开始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五山模式”。

环保民间组织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以下简称绿十字)任孙君第一次走进五山镇堰河村,看到的景象如当时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边地头尽是破布头、塑料袋、烂纸片,农药瓶子散落在茶树下,牛粪、鸡屎满地都是,猪圈臭水肆意横流。堰河流过村子的一段满是发出阵阵恶臭的垃圾。臭水就这么流入汉江,进入丹江口水库。 

人们开始关注这里的水质,这里的生态环境。原五山镇党委书记、现任保康县副县长余宝军等人联合君率领的绿十字,选定这里做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试验。

从垃圾分类做起 

堰河村村民把垃圾分成“干、湿、有害”,干垃圾能卖钱的卖钱,厨房湿垃圾沤肥种庄稼,有害的拉到镇里集中处理

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确定在堰河村做试点,切入点、突破口选在哪里? 

君出主意,从垃圾分类做起。

垃圾分类? 

余宝军和其他镇干部、村干部和所有村民面面相觑。2003年夏秋之际,城里人还没搞清垃圾分类这个文明词呢,居然要在鄂西北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做垃圾分类,能成功吗?

好山好水出好茶,当地主要农产品茶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这是后来大家才慢慢悟出的道理。而在当时,村民还没有把垃圾分类与农产品生产联系起来。 

余宝军和干部、村民既然接受君这位北京来的专家进村做试点,就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君的理念和方法。从垃圾分类做起,不需要启动资金,只要全村男女老幼齐动手。

2000年前后,北京等城市在社区开始做垃圾分类,把垃圾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堰河村村民按照孙君的办法把垃圾分成“干、湿、有害”,干垃圾能卖钱的卖钱,厨房湿垃圾沤肥种庄稼,有害的拉到镇里集中处理。十分简单,谁都会做。 

激发公众参与的潜能

当村干部和村民们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自己想做并能够做到的事时,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才能扎根他们心中,成为不竭的动力 

家园清洁了,堰河人惊喜了,他们看到村子发生的变化,也看到整合起来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的责任田包产到户,大多数的情况下,农民是分开做事的。垃圾分类是他们第一次“合”起来做事。他们发现,联合起来就是力量大,它真的能改变家乡面貌。村民们纷纷向村干部、君和绿十字提出新要求,做更多的事。 

五山镇党委、政府和孙君以及绿十字专家团队,开始做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规划。规划包括环境基础的硬件建设和改水、改灶、改厕、改圈(猪圈等)的“四改”;建家、建园、建场、建池的“四建”;政策进家、科技文化进家、法律知识进家、文明新风进家的“四进家”。他们建起鄂西北风格的天艺茶园生态茶庄;山上不起眼的杂木林得到保护,老百姓知道了不能光有一种树,坡边地头的灌木再也没人乱砍;修整后的茶园清洁干净,茶叶品质逐年提高,从原来的每斤只能卖几十元,直到每斤卖几百元、上千元,最好的卖到1900多元一斤。农民们看到了成果和希望。

村头新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其实是改建了沼气池,上面设计了棋盘式的“楚汉相争”的景点。 

初到堰河村的人坐在石头墩子上,怎么也想不到脚下竟是全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之处。

这是堰河村的一个关键工程,也是一个示范工程,它影响到未来五山镇和汉江流域农村水源地保护的发展趋势。保护好村里这段堰河,就是保护了汉江。小流域、支流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了,汉江乃至长江水系的水质、水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五山镇党委、政府以及绿十字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村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毕竟他们才是改变自己家乡面貌的主力军。

这一点君他们体会更深。如果民间环保人把自己的位置摆放得离村干部、村民很远,以“组织者”、“领导者”的身份进村做项目,村干部、村民们可以顺当地接受“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行为准则,一旦环保民间组织撤离项目,村干部、村民就会陷入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得回到“从前”。 

君悟出,必须让村干部、村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把“别人让我做”变成“我要做”。环保民间组织只能是“协作者”,商讨、启迪、影响。

当村干部和村民们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自己想做并能够做到的事时,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才能扎根他们心中,成为不竭的动力,齐心合力去改变家乡面貌。环保民间组织撤离项目后,留下新的精神启迪、行为方式和集合做事的理念,这才是村干部和农民们最需要的。 

重塑村民文化信仰

建茶坛的深层含义是:要在茶乡村民生活中建立一种信仰,让他们成为热爱集体、自约自律、心安逸静、互助奉献的乡民,五山人才能步入一个真正的文明时代 

从垃圾分类入手,探索“一产”向“三产”的转换,创茶叶品牌,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质,五山人按照生态文明规划一步步走的过程中,似乎中间还缺少一个重要环节,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一种缺失已久的信仰,一种能传承下去的基石般的理念。

他们决定建茶坛。 

茶坛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图腾,它的一个深层含义是:要在茶乡村民生活中建立一种信仰,让他们成为热爱集体、自约自律、心安逸静、互助奉献的乡民,五山人才能步入一个真正的文明时代。

2004428,一个对堰河村、五山镇干部、村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日子。 

上午九点半,茶坛开坛大典。

村民们推举年龄和威望最高的老人主持大典。 

簇拥在茶坛周围以及远处挤不过来的茶农们、村民们,甚至五山镇所属的谷城县、襄阳市一大批支持绿十字和五山试点的领导、北京绿十字的志愿者们,激情和神圣交织,希望和愿景涌动。那一刻,相关的政府官员、民间环保人、村干部、村民们,真正感觉到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就是自己的事,心甘情愿做的事。

当村民们不经意间随手乱丢垃圾、想不施农家肥而用化肥、为个人利益破坏村里的和谐时,想到茶坛会自愧、不安、后悔。 

茶坛建在山上茶园中,更建在村民、村干部心里。在“分”了20多年的村民心中,有了新的统一的念想。

特别要提的是,堰河村以及整个五山镇生态文化新村建设,特别是垃圾分类等项目让村里“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这些农村弱势人群,有机会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给了他们重新发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他们成了以后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这种潜移默化也悄然改变了干部与村民的关系,这是多少地方政府官员、农村基层干部期盼的变化。

“以前村子的村民看干部的眼神都是冷漠、怀疑、不信任。今年你们也去了堰河村,注意到没有,现在堰河人,不,我们整个五山镇村民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平和。这种眼神的变化,只有我们基层干部感受最深。”余宝军非常感慨地说。 

五山模式初见端倪

五山生态文化建设是把生态建设(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与文化建设(即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建设)综合起来,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基于生活关怀的乡村和谐社会建设” 

20055月,堰河村试点项目启动一年多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评估课题组应邀对“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生态文明新村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给出结论:从以上事实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五山生态文化建设是把生态建设(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与文化建设(即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建设)综合起来,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基于生活关怀的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五山模式”初见端倪。 

“五山模式”试图在中国农村建立一种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生态观,既不是“反自然”,也不是“自然主义”,是与传统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相左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在镇党委及环保民间组织的指导下,从垃圾分类这种农民们能理解又可以做到的小事入手,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渐改变家园生态环境面貌,同时在农民心中建立起一种根植于当地鄂西北文化的信仰,接受并践行积聚起“联合起来做事”的理念,改善农村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的干群关系,探索政府与环保民间组织合作方式,几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做出更大成绩。这应该是“五山模式”的核心。 

正如君所说,乡村建设,是一种文化与理念的传播,它是农耕文明的修复,也是现代文明的融汇。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承担的工作不再是呼吁和理念,更多的是行动与实践。一句话,就是为农民服务。

2006年夏天,湖北省委、省政府在五山镇召开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现场会,省委、省政府在肯定五山镇经验的同时,号召学习“五山模式”精神,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五山模式》一套5本书在全国发行。一些地方官员和农村基层干部正是看到这套书,知道了五山镇,了解了孙君和绿十字,找到绿十字要求在他们家乡“复制”推广五山模式。

此后,绿十字在湖北板桥镇王台村、山东临沂方城镇、四川地震灾区、湖北宜昌枝江市问安镇等地推广并发展、完善五山模式,取得瞩目的经验。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3:08:1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