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生态农业

|| 收藏本站

探索农村公众参与环保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1-08-18 13:46:14

贵州以项目推动村庄生态转型、提高村民环境意识试解农村面源污染难题

723中午,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畔静谧的芦荻村升起了袅袅炊烟,一群城里人在这里享用了一顿特殊的农家饭。

这顿饭之所以特殊,不光是因为食材全部由市民自己在芦荻村大竹山村民组的生态菜园亲自采摘,更重要的是,午饭之后,芦荻村传统的农作模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

这顿热闹的午饭是“乐耕园”项目的重要环节。贵阳市“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环保基金会、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和贵州民族学院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及实验中心合作,在各社区的支持下,于2010年共同推出了这一项目,目的是组织社区市民实地了解芦荻村生态农业的种植现状,在取得市民对此地农产品的信任后,“乐耕园”项目将芦荻村的生态蔬菜园与贵阳的一些大型社区“联姻”,省掉中间环节,由专业的团队将这些生态种植的新鲜蔬菜直接销往市民家中。

此举一是能让村民生态种植的蔬菜有销路,二是能让市民吃上放心安全的蔬菜,三是直销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于当地农村农业生产的生态转型和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的环境治理。

贵阳乐耕园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项目负责人毛刚强副教授告诉记者,只要贵阳市有15%的市民能购买这样的安全蔬菜,那将极大地支持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周边所有村寨的农业生产实现生态转型,困扰“两湖一库”多年的农村面源污染难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出路在哪?

推动当地农业和乡村生活的生态转型

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是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每天向贵阳市120万市民供应饮用水,占到了城市供水量的60%。鉴于“两湖一库”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环境安全问题显得尤为敏感。 

据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两湖一库”主要污染来源有3:一是工业污染,二是渔业养殖污染,三是湖库周边的农村面源污染。经过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努力治理,对工业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对渔业养殖进行取缔,目前涉及“两湖一库”的工业污染、渔业养殖污染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而农村面源污染因其污染原因的复杂性,成为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从更广义的角度上讲,这同时也是贵州省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什么难?“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刘莉莎分析说,农民生活、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都叫做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即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还有畜禽养殖污染。它不像工业污染可以找点具体的排污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可以这样说,整个农村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污染源。

2008年统计资料,两湖保护区范围内共有农业人口55.2万人,年排放生活污水1000万吨,共有农田12.3万亩。

农村大量粪尿肥直接还田或直排入河,不仅污染水环境,也成为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通道,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日用化学品的增加,使得来自厨房和洗浴的废水排放也给农村的环境和饮用水安全带来危害。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源涉及面广,污染物来源途径多,如果以传统的环境执法手段加以监管,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两湖一库”周边区域,农业生产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要解决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及当地农民的生活排污问题,惟一的办法是推动当地农业和乡村生活的生态转型。

但是,当地的生态转型面临几个问题:一是生态转型将可能带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成本增加;二是转型后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类产品的产量将大幅下降;三是转型后的安全、健康农产品无法和现有的市场机制对接。

村民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把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环保结合起来

“乐耕园”项目实施之初,贵阳市“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邹忠典就背上了行囊住进了湖库周边的村寨,一是为项目选点,二是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三是动员当地农户采取不洒农药、不施化肥的生态种植方式。 

在长达半年的农村生活中,邹忠典遇到了当地农户的不理解甚至排斥,原因是,大部分的人认为,所谓的生态种植不但增加了他们的劳动量,种出的蔬菜又没有很好的卖相,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邹忠典邀请的农作物种植专家到当地去传授种植技术,经常遭遇无人理会的尴尬。

这样的深度接触使邹忠典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农民不会考虑环保有多崇高和神圣,他们只做对提高自己生活水平有好处、有收益的事。于是,在艰难的沟通过程中,“乐耕园”项目不断更改设计,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了项目最重要的位置。

项目最终选定毗邻红枫湖的芦荻村为试点,将村民的耕地针对贵阳市民开放,一个家庭每年付2500元可以认领租用两分地,由当地菜农负责为市民采用生态种植方法种植、管理各类时令蔬菜。每年由专业的公益物流团队为认领的家庭直接配送提供不低于500千克的健康安全蔬菜。这样既能保证村民有固定的种植收入,保护他们开展生态种植的积极性,又能让市民以不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到放心蔬菜,同时,因省去了蔬菜销售中间环节获得的经济收益又可以继续用作对农业生产生态转型的扶持和推广。

毛刚强给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项目方每年给农户一亩地6000元的耕种费,要求农户必须按照生态种植的方式进行耕种,芦荻村每家农户平均有3亩地,每年可以创收1.8万元钱,比传统种植模式增加两倍的收入。而社区家庭2500元的土地租用费中,除去200元的项目必要开支外,相当于有2300元直接用在了支持农业生产的生态转型和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上。

这就形成了农民乐耕、市民乐购、大家乐环保的生态农业大好局面。如果项目进行顺利,整个“两湖一库”流域有望在3年内全部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转型。

记者在芦荻村看到,农户的菜园只施用农家肥,不用化肥、农药、激素等,适当施用复合肥,实行人工捉虫、人工除草,对付害虫用的是辣椒水、大蒜水。由于“乐耕园”项目有严格的种植规定,村民已经形成了自律和互律的意识,自觉并监督别人,生态种植方法已经在芦荻村蔚然成风。

实现了生态转型的并不只局限于芦荻村的种植方式,还有村民的生活方式。在贵阳市“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的资助下,村民院子里有了垃圾箱,家中的茅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深坑湿圈改成了平底干圈,家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管道输入一个小型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湿地里的花草长得十分茂盛,入口处的污水和出口处的中水泾渭分明。

李成华在芦荻村生活了60年,他说,项目实施之初,他们并没有因为来到田间地头的教授和专家们感到激动,认为这不过就像以前一样来点人,说点话,号召大家参与环保,就走人了事。直到种子被送到了手上,现金被揣进了兜里,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件对大伙都有好处的事。最开始只有一两家提供自己的土地给“乐耕园”项目,后来全村人都争先恐后地跟在了项目人员的身后。

只有把农民的实际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让更多的村民热衷于生态种植。李成华把家乡的改变告诉了远在广州打工的儿子,儿子也于去年放弃了在外打工,返乡加入到了生态菜园的种植队伍中。

在李成华新建的二层楼房门口,平时喜欢写点东西的他念起了一首自创的打油诗:芦荻竹山是新村,水泥硬化至州城。四野田园生态地,碧水青山在我心。

谁来引导村民自觉环保?

“湖库守望者”培训乡土“环保明白人”

农民收入上来了,就一定会自发保护湖库的环境吗?

20103月,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和贵阳市“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共同开展了“饮水思源——300市民看水源”的公益活动。为了摸清贵阳市“两湖一库”的农村面源污染状况,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副主任郑红艺带领市民对贵阳市的98条河流进行了一个月的实地调查。郑红艺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农村面源污染才是饮用水水源久治不清的主要罪魁,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把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2011322“世界水日”,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在“两湖一库”流域开展了“我眼中的两湖一库”乡村环保摄影比赛,作为一个完全的意识提高项目,举办方希望能通过简单的审美行为,唤醒村民的环境意识。

在组织摄影活动的过程中,郑红艺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无论怎样的项目,都必须紧密结合农民切身利益,才能激发参与者的热情,才能有效达到项目的预期效果。

于是,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联合贵阳市“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乐耕园”项目基础上,开始了“湖库守望者”——乡土环保人才培训的策划和设计。

郑红艺这样总结各项目的分工:“乐耕园”旨在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生产的生态转型;“湖库守望者”旨在全面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思想。

贵州省环境宣教中心在把本土文化和农村环境保护结合开展宣教活动的项目设计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在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拍摄制作了侗族语言的环保电视连续剧《家园》,并组织当地侗族村民把日常环保生活的内容唱进了侗族大歌里,制作过环保侗歌专辑《侗歌绿韵》。

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郑红艺,如果环境意识能够很好地融入或者衍生成为农村本土文化,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有捍卫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豪感,那么环境理念的注入和灌输将会事半功倍。

可是,“两湖一库”周边的村寨并没有十分独特的本土文化基础,环境意识项目的着眼点又该放在哪里呢?

项目怎样本土化、长期化?

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形成本土文化

在芦荻村,农民的经济收入因为“乐耕园”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增加,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民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郑红艺认为,“湖库守护者”的设计应该以培养绿色环保的本土文化为出发点,让村民在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环保责任感。

“有一天,‘两湖一库’的村民能站出来说一句,‘我种菜,我也是在环保’,项目的目的就达到了。”郑红艺说。 

629,郑红艺在北京接过一个沉重的奖杯,这是“大美西部和谐生态”——“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颁发的优秀项目荣誉,获奖的项目正是“湖库守护者”——乡土环保人才培训计划。 

这一项目之所以能得到“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青睐,是因为乡土环保人才培训项目具备独创性、专业性、本土性和长期性等优势。

“湖库守护者”项目周期为5年,将以芦荻村为项目的主要实施地,取得既定成果之后向“两湖一库”流域全面推广。 

培训计划包括教材编写和人员培训两大部分,培训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了环保与生态知识,农村垃圾分类,生态种植、养殖与生物防治,苗族、布依族文化与环保,乡村文化与环保等。这一项目在为农村建设环保阅览室、生态展览馆和一些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同时,将着重为当地农民带来实用的种植技术、手工业技术、低碳环保的生活行为等软件植入。

参与培训计划的乡土环保人才将成为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在促进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贵州环境宣教中心的特约环保通讯员、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的编外环境监察员,并以“环保明白人”的身份参与到村委会的相关决策中。 

“芦荻村不能单纯地充当一个城市的‘生态菜地’角色。”郑红艺认为,意识提高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本土环境文化,出更多像李成华那样的民间环保诗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才会有灵魂,有生命力。要把芦荻村的成功复制到更多乡村去,用李成华打油诗里的环保情结感染更多农民。

采访手记 

从芦荻村的变化看到什么?

梁隽 

当前,在贵阳市“两湖一库”周边农村,以生态农业、环保农业为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以城乡良性互动的合作销售为渠道,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结合农民实际利益,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建设,这一做法对于做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很好借鉴意义。

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破解生态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生态经济农业模式,使农民增收与生态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和谐统一。 

显然贵州省已经注意到,在农村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是简单地移植城市和工业的环保标准,更不是环保部门单向地做一些强制性的限制和罚款,而是多方合作,在合作机制的探寻过程中,引导村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本村建设与环保的构想和实施中,引导村民改变生活方式,把自身的命运与乡村未来的命运紧紧相连,使环保观念在农村扎根,成为村民自我意识的组成,最终实现以“村级为管理主导”的社区发展主导模式。

农村环保工作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外部干预很重要,但是,芦荻村农业生产生活的生态转型模式告诉我们,结合农民能看见、能享受到的实际利益,催生农村社区内部需求变得更重要。社区内部要求改善环境,消除贫困,发展自己,他们不想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不想过贫困的生活,这是农村环保与发展的终极目标,芦荻村实施的相关环保项目就是要使农民认识到,改变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要使他们逐步形成自我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才是农村发展要实现的目标。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4:56:21,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