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生态农业

|| 收藏本站

垃圾围村不可等闲视之危害显而易见
发布时间:2010-06-25 08:21:08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笔下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如今在农村不少地方已经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由于垃圾处理设施和机制没有及时跟上,各种垃圾得不到相应处理,我国农村多数地方仍然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垃圾围村现象已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垃圾围村不仅是威胁农村人口健康的“隐性杀手”,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环境。比如,地膜残留在土壤里,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且影响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作物减产。据农技专家测算,如果所用地膜的46.2%残留在土壤里,可使当年土壤含水量减少4.7%~4.9%,粮食减产15%。同时,随处直接倾倒垃圾和垃圾渗出液的流入,还将导致水体污染;而垃圾中有机物的发酵废气也时刻污染着周围的大气环境。
 
垃圾围村对农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城市也无法逃脱。农村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着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白色垃圾”、农药残留等经年积累的毒素,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从而进入食物链。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将因此而深受其害!曾听有菜农称自己“种的菜都是每天拿到市场去卖,自家人根本不吃”,非常吃惊。菜农不吃自家种的菜,粮农不吃自家产的粮,养殖户不吃自家养的鱼的现象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不可等闲视之!
 
抬头看蓝天白云,低头见碧水绿地。保护好田园风光仅依靠政府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提出对农村垃圾要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处置。有代表提出,政府应制订具有指导性、权威性的“十二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把农村垃圾长效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列入干部年度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
 
与其先污染再治理不如防患于未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资源与环境专家李佩成说,“一份污染过的水得用8~10倍的水来稀释它。治理污染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来改变人们的习惯。”
 
在农村,环境意识相当薄弱,多数农民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改变消费方式,号召村民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倡使用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的塑料薄膜和垃圾袋,减少“白色污染”。
 
可喜的是,眼下一些地方正在开展农村生态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带动广大农民参与到环保中来。只要我们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广大农村就会变垃圾围村为处处田园风光,就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script>var para_count=1</script>
责编:王宇昂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6 05:43:54,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