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绿色生活

|| 收藏本站

生产用水和景观用水何以两全?
发布时间:2011-09-06 14:05:15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俊华周迎久

石家庄建设环城水系、唐山打造北方水城、保定构筑大水系、衡水重塑水市湖城……大手笔的水系建设为市民描绘了一幅幅水乡般的画面。 

然而,河北是极度缺水的省份,建设环城水系,水从何而来呢?

石家庄环城水系最大用水量接近市政管网每年的供水量 

今年427日,石家庄环城水系正式竣工。石家庄环城水系设计者之一、河北水利勘查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刘卫东介绍,水系由3部分构成:滹沱河整治工程、东南环水系、西北环水系,蓄水量分别为500万立方米、530万立方米和190万立方米。考虑到蒸发、渗漏等因素,实际需水量比蓄水量要大得多。另外,为防止水质恶化,要让水流动起来,需要不断地注入新水。这样,3段工程加起来每年最大需水量近9000万立方米。

石家庄市供水集团董事长李爱民介绍,目前石家庄市政管网每年供水量约为1亿立方米。也就是说,环城水系的最大用水量,几乎相当于市政管网每年的供水量。 

在唐山,环城水系总蓄水量为1948万立方米,最低需水量为3940万立方米,最大需水量5888万立方米。 

不只是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邢台等地无一不是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城市水系,需要大量用水。 

需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在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泊水公园,正和5岁的孩子看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石家庄太干了,建造生态水系,为人们营造一个亲水的环境,也让这座城市因水更加美丽、更有灵气,得民心、顺民意。只是,这么多水从哪里来呢? 

女士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而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为人均500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环城水系水源的供给?记者从石家庄市园林局了解到,将从4方面解决环城水系水源问题。一是主要利用岗南、黄壁庄水库的水;二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三是利用雨洪水;四是考虑利用今后南水北调的水。不过,记者了解到,岗南、黄壁庄水库目前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并不具备长远可持续向水系供水的能力。 

据悉,岗南、黄壁庄水库是石家庄市饮用水、石津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据石津灌区管理局总工程师郭宗信介绍,光是石津灌区,每年的用水量就超过3亿立方米。同时,这两个水库还是北京的后备水源地。在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到来之前,岗南、黄壁庄水库承担着每年向北京输送两亿立方米水的重任。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分析说,城市水系对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升城市品位、排洪防涝等作用巨大。不过,建设城市水系首先要解决城市水源问题。而且,对水源的可行性一定要有长远评估,现在水源能满足需求并不代表将来也能满足。在缺水的环境下,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中水雨水帮忙解决景观用水

对于河北省来说,该怎样平衡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呢?邢天河建议,打造北方水城,充分利用中水,是解决水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关专家建议,除了城市中水,雨水收集也可以成为城市水系一个重要的水源。 

据介绍,石家庄环城水系建设规划,特别设计了雨水收集装置。根据规划,光是西北环水系年平均雨水收集量预计就能达到2400~2800万立方米。

石家庄市园林局局长李英波告诉记者:根据远期规划,在环城水系的蓄水量中,城市中水将占60%,将来石家庄市区产生的绝大部分中水都将排向水系。 

据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区日产污水80多万吨,桥西、桥东和高新区3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率为95%以上,一年中水总量可达两亿多吨。桥东、桥西两家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安装新的改造设备,50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桥东污水处理厂、36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桥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将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近期就能投产。届时,石家庄的中水可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用于景观用水,潜力巨大。

在唐山,目前市区4座污水处理厂每年可用的中水水量为7288万立方米,排入水系的中水每年至少有2000万立方米;水系自身收集的雨水每年有1000万立方米。另一方面,雨水收集系统被融入环城水系绿地设计中。绿色植被能够涵养水源,河岸硬质地面将采用生态透水砖铺装,雨水可迅速渗入地下,通过收集装置流入环城水系,成为水源的另一有效补充。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4-29 16:48:3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