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邀您8月25日体验罗布人婚俗
作者:佚名 来源:亚心网

    位于尉梨县西南的罗布人村寨,历来就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区。凭借其“罗布人”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猎奇”。胡杨、沙漠、罗布人,这些听起来就风光迤逦的元素组成了罗布人村寨的“硬件”,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村寨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婚俗”,历来就是了解一个地域、群体的窗口。8月25日,罗布人村寨将为我们还原历史上罗布人的“婚俗”。现在,让我们透过这个窗口提前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婚俗。

    彩排:还原真实的婚礼场景

    五颜六色的裙摆、风情万种的漂亮姑娘、多样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优雅庄重的白胡子老人……这样的场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穿越的错觉。不错,这不只是表演,更是对罗布人婚礼场景的真实还原。由尉犁县文工团演员们主演的结婚戏即将上映,在彩排现场,记者提前感受了罗布人的婚礼现场。

    几乎所有的婚礼终极目标都是将新娘接到新郎家里,当然,罗布人的婚礼也不例外,有区别的是婚礼期间的细节。罗布人婚礼中的小细节很有特色,整个婚礼过程,就是一场热闹的歌舞盛会。

    婚礼当天,女方家里要准备嫁妆。在最远古的时候,这个嫁妆甚至可以是一块湖(罗布人以打鱼为生,对他们来说,湖相当于田地)。这些嫁妆在接亲的时候要一一向亲友展示,尤其是男方家人,以示对女儿的重视。男方家里,自然更是热闹非凡。在接亲前,他们会在家里举行盛大宴会迎接来宾。新郎和伙伴们一起唱歌跳舞,为了助兴,主婚人可以提议玩游戏,比如“折骨头”,胜者将获得礼物。接下来,新郎就要去接亲了。这个队伍有新郎、新郎的父母、亲友、鼓手和谛手。

    到了新娘家后,这群接亲的人在门外就会遭到女方家人的阻拦,要求他们对诗,如通过,可顺利进门。当然,整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特别的元素,如:新娘父亲要向新郎父亲报出彩礼的数目;抢吃咸馕不但代表谁先吃谁说了算,更是寓意婚后生活就像咸淡调配的馕一样;还有祷告等。

    接到新娘后,回来的路上会有新娘村里的小伙子们拉着绳子拦路,娶亲的人必须对诗、跳麦西来甫。在进新郎家门的时候,新娘要跳过火坐在树桩上,意思是希望新娘像树一样生根在本家庭。新娘还要坐在放着石头的褥子上,寓意家庭像石头一样坚不可摧。接下来就是新郎父母给两位新人送礼物。最后,由新郎的妹妹或者亲戚家的女孩子掀起新娘盖头,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整个婚礼算是完成了。

    这是一场罗布人的婚礼,既轻松喜庆,又严肃庄重,不但体现了罗布人的能歌善舞、自由随性,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婚姻的敬畏和对信仰的虔诚。

    一场婚礼告一段落,家住村寨的卡德尔老人也陷入了沉思。他仿佛看到自己在60多年前迎娶新娘的场景。卡德尔老人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他是土生土长的罗布人,至今还保留着罗布人几乎所有的习惯。

    卡德尔老人1950年结婚,当时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迎娶的新娘是村里最美的姑娘。婚礼上,老人度过了一生中最开心的一天。转眼,小伙子变成了老人,老伴阿衣夏木汗也已经70岁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如今也长大成人。看着夕阳下这对老夫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那场属于他们两人的婚礼——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探秘:古老神秘的罗布人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和塔里木河畔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操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是这个地方最为原始的“土著人”。罗布方言,在全维吾尔语的三大方言系中,构词和语言方面,与中心方言、和田方言鼎立,独具特色。据《尉犁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年),普尔·热瓦尔斯基窜到罗布淖尔,随行的翻译听不懂罗布人的话。”可见,他们的方言就如今天的闽南语一样。

    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这些地方的居民被称作“罗布淖尔回人”。清乾隆二十二年,户部伺郎阿尔滚会剿沙拉斯、巴雅尔等叛乱分子,遂进行搜山清湖,却在沙漠中的海子里搜出许多打鱼人,这些打鱼人就是罗布人。他们不种五谷,不养牲畜,他们靠捕鱼为生,生活方式十分简单。

    罗布人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厚重而又模糊。在村寨里,有一位老人,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纪,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清代末年,罗布人自我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外来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到了民国初期,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罗布人,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个界定很模糊,我们可以说已经没有罗布人了,也可以说,住在罗布人原址的人都是罗布人后裔,只是随着历史的洪流,最原始的生活习惯慢慢改变。

    关于罗布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他们的血缘关系十分复杂,说不清楚。如果非要说,那就只能说这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之后的民族。他们的族群,一直实行着原始形态,“捕鱼回来,全村人任意取食,食尽再捕,不分彼此。”他们生活简单,或许正是因为简单,才会有如此的情意。这样的情意,在当今社会中甚为鲜见。

    文化:宣传与渗透相结合

    8月25日,距离七夕和肉孜节很近的一个日子,选择在这一天举办婚礼表演正是结合了节日主题。“从罗布人婚礼体验罗布人民俗”是这次活动的目的,但不是终极目标。要展示的不只是婚俗,还有关于罗布人更多不为人知的东西;观众也不仅仅是来罗布人村寨的游客,还有全国乃至全世界人,让他们了解新疆、了解巴州、了解罗布人。

    这次活动的创意,是尉犁县旅游局、宣传部等众多领导“头脑风暴”的结果。在年初,尉犁县就做出了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的决定,而8月份这个旅游小旺季的具体方案是在7月中旬才敲定的,8月2日,由尉犁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副局长阿布来提作为“编剧”创作的剧本才彻底完成。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筹备阶段,由县文工团演员以及一些维吾尔族老人、孩子组成的临时剧组成立。一遍遍排练、一遍遍重复,为的是在8月25日当天呈现给观众一个完美的罗布人婚礼。

    编剧阿布来提告诉记者,他本身就是罗布人后裔,因此对自己民族传统的东西很有感情。谈到创作过程,他坦言遇到了很多难题。在接亲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他并不了解,只能向老人们求教,查阅书籍这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甚至还去了很多边远乡镇挖掘民俗文化。

    担任此次活动的总导演是尉犁县宣传部副部长买吾兰·吐尔地。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性,他聘请了三位老人作为民俗顾问,随时指导以防出现偏差。谈及此次活动的意义,买吾兰·吐尔地说:“在旅游宣传中植入文化元素,能满足当代人对旅游景区的需求,更能让罗布人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熟知。文化是慢慢渗透的过程,借此机会将罗布人的饮食、房屋、服饰等文化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罗布人慢慢加深了解,吸引更多游人。”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3-29 18:11:3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