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为荒山“绣”绿衣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日报

  

    

    13年前,杨国华只身离开省城繁华闹市的家,来到忻州顿村西山坡上植树造林。如今,他用5万个人工,植活5万多株树木,播绿总面积532亩,创下了植树造林的新神话——

    山西省林业生态实验基地主任杨国华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是一个直接由普通职工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的人;13年前,他只身离开省城繁华闹市的家,在忻州顿村西山坡的荒山上植树造林。他用5万个人工,植活5万多株树木,播绿总面积532亩,创下了植树造林的新神话。“3·12植树节”前夕,我们冒着春寒前去采访杨国华。谈起可以触动他一生的“种种细节”,这位硬汉子激情满怀地打开了话匣子。

    “领导信任,我不能失了面子!”

    第一次到忻州顿村西山坡上时,杨国华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雨下得稠密,空气湿漉漉的。站在山顶上往下看,几道荒芜的沟里,满是野生的小树和杂草,有风吹过,枝头乱颤,更显寂寥。路没有,陡坡倒不少,全被毛茸茸的植物覆盖着,目光触及到的小丘,是或新或旧的坟茔,偶有松鼠蹿出,如受了惊吓般,急急逃走。

    只几天,他便咀嚼出了这个山上“清澈的味道”:随风轻摆的草木,是迎接他上山的礼遇;澄黄与深绿相间的荒原,是躺在草地上发一天呆也没人搅扰的宁静……

    随后,这位在省林业大厦干了5年的副总“移居”了。带着“山西省林业厅科技型示范基地筹备处主任”的头衔,他开始“记录”起这个荒山的所有细节,这一记录,就是13年。

    “三沟六坡一流域,满目荒凉处处坟”,是当年顿村西山坡的真实写照,这里植被稀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当地人称“小雨不见湿,大雨满坡流”的“惆怅地”。

    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一台18英寸彩色电视机,是杨国华离开省城时携带的全部家当。从省厅机关车队的司机,到林业大厦的副总,再到基地的“山大王”,做人率真的杨国华认定自己的最后一次“转身”不是去吃苦,而是命运对自己的一次垂青。

    然而,条件之艰苦远超出他的想象。面前的西山,除了荒沟便是坟地,没有人烟,基地名义上是一个单位,实际就杨国华一个人。没有住处,他暂时在顿村小学找了间闲置房子,作为临时办公室和宿舍,算是落了脚;没有门窗,找邻近老乡要上几块木板和塑料布,以避风挡雨。靠一辆自行车他奔走于山上山下,协调关系,办理手续,只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基地的选址、手续报批、购买荒山等工作。白天,谈不上吃饭,饿极了就煮口挂面,或泡袋方便面;夜里,在旧课桌搭成的简易床上,累极了的杨国华鼾声如雷。

    “没讲任何条件,这是领导的信任,我就得干好,不能自己失了面子!”

    “要干,就得像回事”

    杨国华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既然接受了安排,再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咬紧牙关克服,而且还要干出样子来。

    他并不介意别人说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却是山西省第一个由普通职工提拔为副处级的干部。没在林业基层任职,也没上过林业专业学校,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但他却在林科成果推广上干出了成绩,令许多同行刮目。

    在西山的每一天,杨国华的目光常常盯着荒地出神,如何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是他从未放弃过的思考。他总说,向同行学习,向专家请教,向书本要知识,向实验要成果,是基地发展的真经,也是他自己至今一直坚守的信条。

    每到植树时节,杨国华总废寝忘食,刨坑、定苗、浇水、施肥一丝不苟,而且所有树苗必须在当天全部栽植好。有时候,尖利石片和丛丛荆棘会划破他的脚踝,疼痛难忍,职工们劝他歇会儿时,他总说:“皮破了长得拢,血流了补得上,树栽不活,心疼呀!”

    多年来,每逢出差,杨国华总习惯带上把剪子、一小截蜡烛。剪刀用来采籽,蜡烛用来封住枝条两头,然后再以卫生纸裹好。遇上同行,他总要讨教再三。有一年到甘肃敦煌学习,别人都去莫高窟参观壁画,唯独他没有去,而是采回了当地的红杆柏树种,至今,他的基地仍有100多棵这样的柏树,长势良好。

    虚心使杨国华和他的林业生态示范基地积累了一整套便于推广的林业科技成果: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层治理模式,可以使“小雨入地、大雨入坑”;打生物坝与生物埂相结合,径流林业与鱼鳞坑相结合,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至此,曾经荒芜的西山沟,变成了“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区。

    “一分钱也得掰开花”

    经年创业,资金短缺一直是杨国华面临的最大难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当年有一分钱干一分钱的活儿,绝对不会有基地的今天。也可以说,13年里,他一直在进行着一种“赊账—还账—赊账”的程序反复。因而,节省着花钱成了他的习惯。

    1997年,基地的基建工程正式启动,修路、整地、填沟、打坝,样样要钱,开始的几个月,每天整地动用推土机5台,每日开支得上千元。为了工程进展顺利,杨国华多方筹措资金,先向朋友借了8万元,为了省钱,他硬是一个人把87根25公斤重的水泥界桩和127根木桩扛到山上,再一根根埋好。

    为方便管理,他一个人搬进了山里上世纪50年代村民就废弃了的圈养牲畜的土窑洞。

    土窑洞的景况可想而知,没水没电,阴冷潮湿,墙上地下满是牛羊的粪便,以及牧人未焚烧尽的黑乎乎的秸秆。白天,杨国华与农民工们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时间还好打发;一到晚上,困到极点却不能在窑洞里顺畅呼吸,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

    阴冷、潮湿、寂寥,是杨国华每天要面对的窘迫。但艰苦远不止这些。最困难的时候,杨国华甚至身无分文,4个月吃不上一回肉,8个月付不起粮款,往返太原办事的路费都成了问题。村民老王始终记得这位省城来的“抠”处长,总是在下了班后走着回村,有时候还要大包小包背上一堆,却连2元钱的“摩的”都舍不得打。“当时村里人都说他呆不了几天就会走,城里人没事来这儿找罪受,没想到他在山沟里一钻就是十几年,才知道是个干实事的。这样的人,眼下不多见了!”老王至今感慨。

    工程实施一年半后,首批省级资金到位,他首先还清了农民工工资和部分工程款。农民工们都说,杨处长能共事,说话算数,今后他不管有钱没钱,都要跟着他干。

    后来,在每年计划资金难以按时到位的情况下,杨国华凭着信誉,维系了与工程队、农民工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土建工程和39间窑洞、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等基础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基地建设走出了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村民做点事,我心里舒坦”

    杨国华成了当地的“土著”,顿村村民也十分敬重这个静心做事的省城专家。每到果树嫁接、修剪的时节,基地总会“门庭若市”,果农上门求教时,杨国华总是亲自讲解示范。13年来他已无偿举办各种培训班24次,培训人数450人次。村民们说,杨处长是我们致富的领路人,基地是我们增产增收的“风向标”。

    多年的实践,杨国华摸索出了3项实用技术在顿村及周边进行推广,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他的酸枣接大枣“十一加五”嫁接法,不仅使酸枣这一野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使500多户村民受益,每户每年增收超过3000元;“秋拉夏提高光照梨树修剪法”打破了传统的修剪方式,使梨树的单株产量比过去增加了30%;早熟葡萄五叶修剪法、晚熟葡萄七叶修剪法,两种修剪方法,不但使土壤水分和营养成分得到了充分利用,还可大大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及产量。

    对村民的赞誉,杨国华不以为然,他说,能为村民做点事,自己心里也舒坦。

    “于事业于家,我做到了两全!”

    杨国华在西山创业的影像资料很少,能拿出来的只有当年几张用“傻瓜”相机拍摄的为数不多的照片,而且背景模糊,色彩暗淡,“这已经很不错了”,他自嘲当年的窘迫,很知足地解释。

    有一张照片,他穿着短袖衫,双臂合抱胸前,站在西山齐腰深的荒草里,笑得很阳光,“是刚到山上拍的,那时才41岁,现在老多了,岁月不饶人啊!”杨国华有些慨叹。

    当年因为离家种树产生分歧,妻子始终无法理解他的真实意图,也就在杨国华作出决定没多久,他们的婚姻便亮起了红灯。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留在了省城,直至双方分手。无奈中,杨国华带着年近70岁的老母亲和一个哑巴哥哥上了西山。

    “母亲年轻时遭罪不少,为了在河里挖沙多挣几个工分养活我们,身体不舒服也舍不得歇着,落下一身病。现在该享享福了。孝顺父母是天大的事,我不能不管。哥哥是母亲有生之年的心病,我也得一起带着。”

    于是,在顿村西山的基地大院里,总有一位领着小狗的鹤发老太太,或悠闲散步,或欣赏开屏的孔雀,或追赶怪叫的火鸡,气色平和,嗓门洪亮,令人感动。

    13年里,杨国华只回省城过了3个春节,其余时间都是在山上度过。因为总想让基地的年轻人与家人团聚,所以他自己留守便成了自然。哪一天想孙女和外孙了,他会让儿子和女儿上山来,一家老少吃顿团圆饭。

    “于事业于家,我做到了两全!”杨国华平和地说。

    “奔忙着,是创业中最美的细节!”

    事情的最后总有些明亮的颜色。

    “三北防护林工程示范基地”“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实验基地”,自己林地的这些国家级的“称谓”燃烧着杨国华的绿化热情。如今的西山,花开时节,风光无限。山上柏树戴帽,山沟果林缠腰,渠下层层良田,各种常绿和落叶植物黄绿交织,葱茏的乔木和丛生的灌木参差错落,近处的丛林和远处的群山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多变、层次鲜明的图画。

    杨国华认为,奔忙着是一个人创业中最美的细节。13年时间,他在西山上种植了上万棵大大小小的树木。“我只做了应该做的,我还会努力。”他说。

    如今,杨国华只喜欢走在树们中间,看它们在风中挺拔的姿势,看它们在春天里勃发的生机,内心充溢的成就感用任何词汇描述都是多余。

    他又开始记录新的“细节”: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植物种群众多、设施功能齐全、集林、科、教为一体的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和林业博物馆、林业职工托老院正在谋划中,且梦想越来越近。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最大的愿望是缔造一个绿色氧吧,为绿色山西再添一个新亮点。

    李海燕范黎明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4-25 07:54:5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