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三秦快讯

|| 收藏本站

绿起来富起来 两个治沙农民走过的路
发布时间:2010-08-24 13:08:09

   

牛玉琴正在发展“农、林、牧、游”循环产业。图为苗圃中的樟子松。

   

牛玉琴

 

 

石光银

    二十多年了,牛玉琴还是那个牛玉琴,年过花甲依旧是陕北婆姨麻利干练的说话方式,坐在软椅上,还不忘单腿盘起的“炕头姿势”。

    石光银还是那个石光银,“奔七”的人了,对记者递过去的名片一脸茫然——老石还是不识几个字。

    两个农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用成熟一代人的时间,在陕北榆林流沙之地上建起了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在联合国“拉奥博士奖”、“全国治沙英雄”光环下,他们回望二十多年来走过的治沙之路,总结经验,研究现状,又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治沙精神,无法补齐“负”翁的大窟窿

    不曾在毛乌素沙漠生活过的人,关于沙漠可能更多的是自然学上的理解,而对于牛玉琴、石光银两个在沙漠边缘居住的农民来说,沙、沙丘、沙漠关系着生存,“要活命,就得治沙”。

    牛玉琴嫁到陕西榆林靖边县的时候,村里人过的都是苦日子。“自己家没粮食吃就背着大儿子到外村去讨饭,要些糠皮回来熬糊糊吃。那时候一年种好几次庄稼,收成还不见好,一起风沙麦苗全被压死。当时想着,沙治好了,我们都能富起来。”

    而定陕西榆林定边县石光银的治沙决心则始于八岁时的“失踪事件”。“那年的一场大沙暴把我刮到离家10多公里的一个蒙古族村子,父亲第三天才找到我,可同时玩耍的一位小伙伴却再也没回来。”石光银当时就暗暗发誓:“长大后我只干一件事,就是要和这片吃人不见血的恶沙斗到底。”

    为求生存而衍生的坚韧与不屈,启动了这场令世人惊叹的壮举。

    二十多年来,牛玉琴和石光银联合农民组建的股份公司分别承包造林11万亩、22.8万亩,而之后他们的欠债也随着治沙面积的增多像滚雪球一样递增。

    2003年,《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宁夏、榆林的治沙劳模为造林负债累累的新闻。

    尽管牛玉琴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还是欠了一屁股债。“那时大树苗8分一棵,小的也得5分,我只能买最细的,就1分、2分。可造林的范围大了,我一个农民家卖掉牲畜、花光积蓄也不够用呀。”

    咋办?银行贷,实在没辙也借高利贷。不贷咋办?拿什么来治沙!

    按照他们早先的想法,等林子起来了,就可以把成椽、成檩子的树木间伐出去一些,逐渐收回成本,摆脱债务。

    1997年,国家林业部来人给石光银当时治理的5.8万亩长茂滩林地作评估,半年后得出结果,资产约3280万元。但后来国家出台规定,生态林一律不允许砍伐,造林者存在“绿色银行”的账户被“套牢”了。有研究者将其称为“牛玉琴现象”、“石光银现象”。

    虽然之后政府对他们的帮助越来越多,贷款支持力度也很大,但治沙造林的不间断投资只能让他们拆了东墙补西墙。因为造林,他们一直是坐拥万亩林业资源的“负”翁。

    产业成为支撑造林的“搂钱耙耙”

    目前造林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治沙成果,补栽或者部分更换成樟子松、侧柏等树种,但牛玉琴基本不用为造林的资金发愁了。

    “有了好环境才有做大产业的基础。我现在就是把产业的经济效益投资到暂时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林子里,基本可以维持平衡,一些小额贷款也可以很快还上。”牛玉琴说。

    个人承包治沙造林,不能每一分钱都指望政府解决,怎样补齐投资的大窟窿?牛玉琴和石光银开始了“二次创业”:在逐渐恢复的生态基础上,以发展产业取得的短期效益支撑造林的长期效益。

    “‘二次创业’就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了,如今有更多的乡亲和优惠政策在背后支持我,这干起来也有劲。我和政府签订了七十年不变的承包合同,现在就敢往地里投资做产业。”牛玉琴说。

    而石光银也在刚刚结束的榆林“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揣摩出了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现在一米多高的樟子松苗木就得近百元,我们二百多亩的苗圃不仅供自己用苗,多余的还可以卖出去。这样既省了一大笔钱,又挣了一大笔钱。”

    林业专业毕业的张立强现在是牛玉琴“绿源治沙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母亲的“军师”。除了经营苗圃,牛玉琴还大面积种植玉米、办养殖业,“农、林、牧”的产业结构不仅实现了内部的资源循环,其盈利也为造林提供了资金保障。

    牛玉琴常常自嘲已经由文盲“自学”成小学文化了,在她看来,“二次创业”不仅要有懂管理、能吃苦的后继之人,还要有科技意识。“苗圃中的小苗到成品苗,需要经过黑土、黄土、沙土的三层驯化,这样就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张立强说,“同时,苗圃也实现了太阳能供电抽水和喷灌。”

    而由石光银和众多农民股东成立的“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下设林场、养牛厂、纯净水厂、苗圃等多个子公司,这些也都成了为造林“搂钱的耙耙”。

    “不管产业发展得有多大,造好管护好林子还是关键”。石光银说,“之前是粗放式的盲目造林,现在就要注重提高树种。樟子松不仅适应沙土环境,经济价值也大。”在他的规划中,若干年后,樟子松成材的适当间伐将使人们从“绿色银行”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虽然现在还是在还过去的债,但再过几年,产业的利益空间越来越大,参与治沙造林办产业的农民们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富翁。

    “绿起来”到“富起来”,农民得实惠

    夏日七月,毛乌素沙漠边缘一改以往的灰尘蔽日,成了最“绿”的时节,路边的白杨挺拔,田间的玉米茁壮,有“绿色屏障”荫护下的农民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同时,经过二十多年的造林努力,荒沙变良田,牛玉琴和石光银还将白于山区的贫困农民移居到了生态大变样的“绿源移民新村”和“十里沙移民新村”。

    两个农民当年治沙是为了能生存下来,现在的目标是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如今,更多的农民也加入到了治沙的队伍中,成了拿工资的“造林工人”。石光银的造林和产业运作每年需要千人左右的劳动力,而来源都是周围的农民。

    “林子现在逐步有了生态效益,接下来就要用好这资源,带领老百姓致富了。”在牛玉琴最新绘制的发展路线图里,她要把11万亩“人造绿洲”建造成国内外驰名的“沙漠生态旅游区”:用温棚种植瓜果、蔬菜,用现代圈养技术养鸡、养羊,建“农家乐”,做沙雕,办沙漠文化节,让游客可参观游览,可避暑休闲,可采摘品尝还可体验农耕。“农、林、牧、游”立体发展,让沙地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

    同时,石光银也招商引资,正在注册旅游公司,开展生态旅游。“我们治沙公司每年只收基本的土地承包费,还为它提供绿化服务,基本挣不了多少钱,但是一旦旅游做起来了,有了人,能带动周围多少农民参与三产啊!”石光银的“算盘”最后还是落在怎么带动农民靠着林子得实惠,而他正在筹备设立的农贸公司,也将成为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的平台。

    现在的好势头让治沙劳模们的造林热情更高涨,牛玉琴说:“再过二十年,等我八十岁的时候,我还有进行‘三次创业’的心劲!”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2 09:42:5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