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示范,陕西农村环保的破题之举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环保产业信息网

 

2011年,陕西省的农村环保工作特别值得骄傲。 

在去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单中,陕西省以25个县入围,独占鳌头;在“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名单中,陕西省又分别以16个乡镇和8个村的绝对优势,在西部拔得头筹。 

这是国家对陕西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陕西省农村环保工作的充分肯定。 

背景:农村环境问题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 

农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蔬菜等产品的第一车间,农村环境,涉及农村的千家万户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现实中,从垃圾到污水,从农药到化肥……农村环境污染既分散又隐蔽。 

“农村污染排放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这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 

陕西亦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全省环保系统受理的信访投诉案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农民群体性上访事件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一方面,居民生活污染日益突出。陕西省农村地区年垃圾产生量约为1406.9万吨,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6亿吨。而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沟渠、河岸或路旁,不少乡村垃圾大有“围村”之势。 

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凸现。据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全省农业污染源排放的COD、氨氮,分别占总量的35%24%COD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污染源COD排放量的98.9%。加上大多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导致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同时,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目前陕西省化肥使用量达520万吨,平均施用量高达262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万吨以上,有70万亩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地膜污染、农业灌溉水污染也正在加剧。农村环境状况恶化导致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严重退化,部分农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加重,大棚菜地中农药残留物检出率及农民疾病发生率上升。 

陕西省70%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保民生惠百姓的重点之一,忽视了这项工作,就会制约整个环保事业发展的进程,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NextPage]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 

抓手:生态示范区“摸”经验“破”难题 

陕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保工作。在国家2008年“以奖促治”的方针下,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等文件,下足工夫在“点”上突围,把生态示范区作为农村环保整治的一个抓手,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 

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彬县,2008年起,彬县龙高镇徐家村的生活垃圾开始集中处理,村民自觉把生活垃圾放入垃圾桶或收集车。作为村里的环卫员,徐地儿和徐志民每天早晨到村里一家一户收集垃圾,再把集中起来的垃圾运送到村口的垃圾台,由镇城管办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 

早已不习惯乱倒垃圾的村民们,回忆起过往的岁月很是感慨。68岁的徐秉杰告诉我们,过去家家门口有“三堆”:垃圾堆、柴堆还有粪堆,夏天味难闻,雨天路难行。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新村庄建设:先后搬迁68户村民,复垦旧庄基124亩,建新居182户、新村广场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各1个,硬化道路2.5公里,栽植常青树2600株、行道树828株,绿化1万余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5000余米、沼气池100口、双瓮式厕所68座,配置垃圾桶40个,垃圾保洁车22辆…… 

“听电视里、报纸上,经常说一个词儿叫‘宜居’,我觉得我们村就是宜居的地方。”徐秉杰自信地说。 

像这样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以奖代补”项目的行政村还有702个。陕西省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初步形成,在中央“以奖促治”资金的带动下,各地积极建立资金渠道,2009年以来全省投入农村环保资金2.1亿元。同时,农村环境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全省有9个市环保局增设了生态科,16个县(区)环保局增设了生态股,120个乡镇设立了环卫所,3210村镇配备了保洁员,全省农村保洁员总数达1.2万人。 

效应:每个示范区都是“样板”工程 

在探索农村生态环保的道路上,陕西省各地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生态建设模式:旬邑县建立了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垃圾分选、高温堆肥一体化处理工艺,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汉阴县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移民、新村建设结合,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汉江、月河沿岸11个重点集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全县7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凤县把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生态创建,先后投资1107万元在双石铺镇、黄牛铺镇等镇修建了6个垃圾填埋场和55个封闭式垃圾台,使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立足当下,立意长远,陕西省制定了农村环保建设的新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省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0%以上,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比例达到5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 

如何突破现实掣肘,按期实现目标?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指出,“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要“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确保三年内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切实把农村环保与污染减排、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和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全面推进。”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表示,到2015年,通过综合整治,将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水环境及饮用水安全状况有所好转,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实,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到那时,陕西省将处处都是碧水蓝天、生活便捷、富足和谐的新农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4-27 06:29:1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