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环保风采

|| 收藏本站

长岛火了“渔文化”
发布时间:2012-10-23 15:25:34

    “咳呀咳咳呀,水多么深鱼多么深,千丈深呀万丈深咳呀咳呀咳!”伴着苍凉又虔诚的长岛“捞渔号”,10月16日,烟台长岛“周末喜相逢.开心在长岛”消夏晚会现场一片沸腾,台上表演荡气回肠,台下3000多观众高声呼应。长岛县文化馆副馆长邹东玖告诉记者“这样的晚会,在七八九十几个月的旅游旺季里每个周六要搞一场,表演形式与内容是以渔俗文化为主,表演者大都是渔民,观赏和互动的是游客。”

    “长岛正在建设的国际休闲度假岛,凸显地域特色的‘渔文化’是其重要的核心内容。”县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说,长岛“渔文化”这般火爆,不仅源于长岛“400年的民俗、1000年的妈祖和7000年的史前”等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底蕴,更得益于将其传承和丰富的广泛群众基础,用渔民的话讲就是“舞台搭在渔船边,展演搞在渔家里,队伍建在渔村中”。

    在长岛明珠广场消夏晚会现场,记者眼前一番独具渔家特色的景象:近处港湾里的如林船桅随微波轻轻摇晃,船上斑斑灯火跟岸上舞台的光影交相映。“我喊渔号子都大半辈子了,过去在海上劳作时喊,现在是船边上给游客表演,喊渔号子的环境和对象变了,可俺渔民心里的那种劲头一直没变!”78岁的朱大相是国家非遗长岛渔号的传承人,他带领几十个爷们常年演唱“上网号”、“摇橹号”、“张篷号”等渔号子,表演现场直接就在靠停渔船的码头。“渔船是景幕,海滩是舞台,俺什么时候想乐呵了就来上一段”,男扮女妆地扭了40多年长岛砣矶大秧歌的叶支乐,锣鼓唢呐一响,浑身精神头,带“渔味”的一招一式特惹眼,他向记者说“长岛‘渔文化’离不得俺这‘渔把式’!”。

    “好多游客就是奔着俺岛上‘渔文化’来的,每户渔家都是一个展演馆”,刘淑云是南长山岛黑石嘴村一个响快聪慧的渔嫂,她不光在门前护坡墙上做了各种鱼虾贝螺小雕塑,还自编自唱渔家小调。像刘素云一样,众多转产“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渔民,皆在门前摆设了废旧木船和渔网,院内晾晒海珍品,让游客感到渔家特有的文化味。据了解,全县形成小钦岛“书画岛”、大钦岛“美石岛”、北隍城岛“渔绣岛”、砣矶岛“爱心岛”和南北长山岛“渔家乐岛”等为站点的特色“渔文长廊”。时下,长岛700多个“渔家乐”业户成了展示“渔文化”的平台,渔村入夜便游人熙攘,车队如龙,渔家小院灯红笙歌,游客在听渔家故事、扭渔家秧歌、品渔家小吃和喝渔家老酒中尽情欢乐。

    “龙头出水时要扬得冲,龙身掠海时要旋得猛,要舞出咱长岛的龙劲来!”60多岁的王沟村渔民宋承堂一直在研究和领演“龙舞”,10多岁的外甥也成了他的“亲传弟子”。老宋介绍,长岛“渔文化”在不断融入着现代方式和内容,全县10个居民岛都建起了渔村文化站、文化大院和渔家书屋,建立了渔俗协会、奇石协会、渔户剧团和吕剧票友会等10多个300多人的民间文化骨干队伍,渔村每年通过县里渔村文艺调演和节庆聚演来一比高低,80多岁的老渔民和5岁渔童都是登台献艺“角儿”,靠着这些渔村“文化能人”开发出渔猎、渔绣、砣矶砚台、海石画、古船模等20多个文化项目和产品,从渔村编演出的《长岛渔号》、《渔岛渔嫂渔家乐》等表演节目在全国和省市展演中获奖。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胶东在线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22 09:19:5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