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产业托举绿色乌审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网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关于发展,乌审旗提出了这样的思路。

    “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我们提出建设生态型产业体系,其目的就是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和谐对接,形成以生态建设提升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完整生态型产业链条,实现经济与生态比翼齐飞,走生态文明之路,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两番,争当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排头兵,使绿色乌审实现新一轮的跨越与赶超。”乌审旗旗委书记张平说。

    (一)

    “过去我放养300多只山羊,家里的草场啃得一年不如一年,效益也上不去,现在响应政府号召,搞生态养殖,把山羊卖了养成肉牛,草场恢复了,收入也大大增加了。”苏力德苏木陶利嘎查养牛大户孟克巴雅尔告诉记者。

    在乌审旗,过去靠自然放养牲畜的牧民都有过同孟克巴雅尔一样的经历。“那时候不禁牧,但羊越放越瘦,草场更是年年沙化。”孟克巴雅尔告诉记者。近年来,乌审旗积极实行禁牧禁垦政策,在技术、资金上支持农牧民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的绿色生态舍饲养殖转变。重点发展了一批养殖大户,孟克巴雅尔就是这样的户子。“政府出钱给我们引进冷配胚胎良种肉牛,减少了开支,增加了产量,去年除去饲草料成本我的收入将近40万。”孟克巴雅尔高兴地说。

    “农牧民可以拿自己的土牛等重量交换我们的良种母牛,也可拿饲草料按照价格折算换良种牛,对经济条件差的农牧民我们还可以先赶牛后付款,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拉动5000户农牧民进入肉牛经济圈。”乌审旗大力神牛业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肉牛养殖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双赢”。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链接发展模式,乌审旗近年来着力构筑无定河流域肉牛生产基地、细毛羊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实施企业化运作,发展以良种繁育和公司化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化生态型养殖企业。同时,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而今,已建成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7.8万亩,河南西瓜等26种农畜产品被国家认证为无公害农畜产品,兴益公司12种食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巴图湾甲鱼等14种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鄂尔多斯细毛羊被认证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16.5万亩玉米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大革命,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工业化过程中被前所未有的破坏着。人们的印象中,一说到工业总会和污染、破坏环境联系在一起,工业似乎与生态环境成为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将工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于此,乌审旗的办法是:发展生态型工业。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如何治理沙漠一直以来是乌审人的矢志追求。治理沙漠过程中,乌审旗在沿用过去植树造林等生物手段的同时,近年来又在“生态型产业”的引导下,创造性运用工业化的方式治理沙漠,实现了发展工业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比如,在苏里格开发区引进建设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风积沙为原料,进行风积沙选矿及下游产品生产,把风积沙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这些威胁人类生存的沙子,我们通过工业手段洗选后将变成石英、高纯硅、长石等极为重要的非金属工业原料。”苏里格开发区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智纯介绍说。

    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博源135万吨甲醇项目等建成投产并已显示出强大的拉动作用;世界级的大项目——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项目等相继落户,又为乌审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潜力。推进生产力区域布局由项目简单扎堆向产业集聚转变,产业层次由原料输出和简单加工向产品、产业升级转变,产业发展路径由传统低层次的技术水平直接向产业层次较高的新型工业化转变,基础设施建设由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向资本运营拉动转变,而今,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为标准,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乌审旗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能源化工基地。

    2008年,乌审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1.73亿元,同比增长30.2%,在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中,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进入百强。2009年,乌审旗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有29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工业增加值仍完成42亿元。

    (三)

    乌审旗有萨拉乌苏古人类遗址、统万城、木华黎神矛祭祀遗址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资源,有大漠明珠巴图湾、塞外江南纳林河等瑰丽俊秀的自然风光。为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乌审旗积极发展文化旅游这一清洁生态型的产业,形成“政府抓、企业投、民间促”的局面。如,由政府出资3000万元修通了27公里的红镜滩至萨拉乌苏及7公里巴图湾至统万城遗址旅游专线。如,与鄂尔多斯私立学校有限公司签约开发“九足白徽”生态旅游区。通过政府投入、吸引外资,乌审旗的文化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形成该旗经济建设中一大支柱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以上,为建设绿色乌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今,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乌审旗以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他们成功举办了中国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荣获“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三项桂冠,编制完成《乌审旗文化发展规划》,组建演艺公司并进入实质运作,精心打造民族歌舞风情剧《敖包相会》。萨拉乌苏古人类遗址、大漠古刹乌审召等4个景点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8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收入4.3亿元。今年上半年又达到1.8亿余元,同比增长20.5%。

    今年4月,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旅游促进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乌审旗“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构筑鄂尔多斯景观通道,融入蒙陕宁旅游圈,对接国内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业,与物流配送、金融保险等其他服务业一起,正在成为乌审旗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支撑。

    生态型产业的巨擘,托举绿色乌审迈进中国西部发达县域行列,也将造就这片天堂草原憧憬已久的绿色之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5-05 13:18:2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