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生态旅游

|| 收藏本站

比干庙景区文化底蕴深厚
发布时间:2010-08-17 15:27:17


    比干庙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北7.5公里处的顿坊店乡比干庙村。

    卫辉地处中原腹地,自古系豫北重镇,东连濮阳,西依太行,南临黄河,北接安阳,历史上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新濮公路,济东高速横穿东西,属交通要塞。全市辖13个乡镇、355个行政村、48万人口,总面积882平方千米。

    比干庙是为了纪念商朝太师比干而建的,殷商末年,比干冒着杀身之祸,犯颜直谏,纣王恼羞成怒,剖腹取心,杀死比干,比干以死忠谏的壮举,赢得了人们的赞颂,作为历史上以死谏君的忠臣典范,比干死后,周武王为其封墓,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庙,此后历代皇帝多有祭祀、封谥、或题诗或扩建,尊崇忠烈,使得比干庙的规模越来越大,文化积累越来越多,形成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现存建筑为明代的弘治7年(公元1494年)明孝宗皇帝重建,其庙院风貌座北朝南,为一长方形院落,有护墙环卫,庙宇宏敞,古朴壮观,四周柏林茂密,谨严而幽深,周武王铜盘铭载:“左林右泉,前岗后道,万世之灵,兹焉是宝”,堪称风水宝地。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谏臣”和“以德治国”的典范,比干开创了由“人治”到“法治”的先河,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律法,成为后世的楷模。

    比干因其无心,公正公平,被民间尊称为文财神,广受人间烟火。

    比干庙属于庙墓合一的建筑群,严格讲,它的历史要从周武王封墓算起。千年来的香火绵延,官府的、民间的尊奉祭祀和重修、扩建,使得比干庙积存了大量的文物精华。这些文物古迹、历史传说、与此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以及比干的爱国思想、治国方略等等,都是留给后人的丰富旅游资源。

    比干庙区南北长410米,东西宽153米,占地4.7万余平方米,现存的基本格局为明代弘治年间重修后的样子。庙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分布在同北中轴线上。大殿为歇山九脊顶,拜殿位于大殿前边紧靠大殿。另外,影壁、山门、二门、三门、石坊、碑廊等基本保存完整。庙宇宏大,建筑巍峨,古朴壮观,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比干墓冢为一座高大的土丘,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传说比干死后,天起大风,形成了著名的“天葬墓”。墓地呈圆形,像心形,寓意丹心呈现宇庙之意。四周为青石所砌,墓顶隆起,静卧于苍松翠柏之中,沐浴日月的光辉。

    墓前有一石牌坊,上边的左右分别有石刻的日月,中间有一心形石刻。其寓意为比干公忠心报国,“日月照丹心”。

    在墓地与日月石牌坊之间,有一亭子,亭内竖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大字,相传为孔子挥剑所刻,被世人尊为“天下第一碑”。

    比干庙内保存了大量的碑碣石刻,其书法价值无法比拟。除了“天下第一碑”外,北魏孝文帝的《吊殷比干墓文》为南北朝著名的大书法家崔浩书写,为魏碑体珍品。清乾御书的《过殷太师墓有作》为端正的真书,笔韵严整雍容,华丽端庄,充分展示了“帝王之风”。碑廊左侧第四通石碑,为清朝刘希龙所书的行书“三代孤忠”四个大字,字径0.5米,气垫磅礴,端庄得体。碑中精品还有唐太宗的《赠太师比干诏》、《祭比干文》。元朝刘敏中的《敕修比干墓碑》小楷,字全开阔,十分秀丽。这些都是举世名碑,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宝库。同时,也为开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综合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8 23:35:0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