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产业前沿

|| 收藏本站

大兴安岭呼中区黑木耳产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发布时间:2013-10-25 10:14:12

    大兴安岭呼中区按照“建立一个产业基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促进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呼中特色的黑木耳产业发展之路。2013年,全区共养殖黑木耳5500万袋,实现产值2.6亿元,人均增收1.5万元,有效的促进了生态型主导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围绕“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呼中区科学提出了“培育富民产业,打造寒地黑木耳之乡”的工作目标。他们在财政、财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建设了黑木耳养殖基地5个。其中,总面积22.6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顺利通过省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验收,晋升为全省唯一一家“有机黑木耳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为保障养殖户发展,他们积极协调电业部门,将养殖户电费由每度1.1元下调为0.52元,义务为地处偏远的47户黑木耳养殖户架设了供电线路;协调邮政、铁路等部门降低了黑木耳邮寄费用。对菌包生产厂,给予每袋0.3元的补贴,每袋销售给养殖户的价格只有1.05元,促进了职工群众养殖黑木耳的积极性。多年来,共为养殖户提供贴息贷款1000余万元、无偿提供板方材1076立方米、小杆2760立方米、厂房场地8万余平方米,为黑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为提高黑木耳产品质量、产量,他们与地区农科院、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建了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队,对养殖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保障服务,重点推广提前催芽、全日光栽培、小孔养殖等技术。投入科研经费20余万元,成功研发了麦饭石有机微肥添加技术,黑木耳产量由每袋平均8钱提高到1两1钱,全区黑木耳产量提高了30%。2013年,呼中麦饭石黑木耳通过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鉴定,木耳多糖、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分别比本地、外地黑木耳高出15%和23%,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比本地、外地黑木耳高出12%和27%。由于产品品质的提升,呼中区麦饭石黑木耳售价从原来每30元/斤提高到现在的40元/斤。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促进了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他们在发展黑木耳养殖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协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成立了呼中区黑木耳养殖协会,共吸收会员4175人,占全区黑木耳养殖人数的83.5%。在黑木耳协会的基础上,以养殖大户关兴武、郭启民为核心,成立了2家黑木耳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192户、480人。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捆绑式发展模式,合作社统一菌种选育、原料采购、生产规程和市场销售,共同应对选种、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风险,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降低黑木耳养殖成本,区政府无偿为呼中麦饭石黑木耳合作社提供发展基金10万元、剩余物700立方米,帮助其建成了年产100万袋三级菌包生产线。在协会和合作社的带动下,2013年全区黑木耳养殖达到了5500万袋,有望提前2年完成职工人均增收2万元的工作目标。

    按照“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思路,呼中区投资432万元成立了呼中森林大益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集菌种研发、菌包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加工厂,年可加工食用菌150吨,完成了黑木耳生产由小作坊加工向工厂化生产的升级。坚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已成功注册“奥拉岭”、“汇玛河”等有机食品标识,并正积极注册“麦饭石”有机黑木耳商标。组织科技人员成功研发了压缩木耳、食用菌即食产品、山特产品礼包等高端产品,通过参加“哈洽会”“蓝莓节”等各种活动和展会、建设网络销售平台等形式,不断拓宽黑木耳销售渠道,实现了黑木耳产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良性发展格局。

    (王平)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webmaster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3-29 22:33:54,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