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生态湖北之旅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2009年的湖北,注定要与“生态”结下不解之缘!

    1月,“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湖北启动仪式在神农架举行。3月,环境保护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协议签署,开启省部共同推动“两型社会”环境保护新篇章;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启动仪式在武汉光谷举行,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在武汉挂牌。7月,省委常委会通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9月,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通过了我省第一个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确立了构建生态湖北的奋斗目标;省委林业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生态立省战略和林业改革发展目标。11月,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召开,让湖泊休养生息的中国理念从武汉走向世界……

    推进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框架喷薄而出,“生态湖北”的航船扬帆启航!

    文明拒绝污染,楚天呼唤绿色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实践,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从洪荒年代直到20世纪,人类陶醉于“向大自然宣战”的快感之中,没有人怀疑这种意识的正确性。直到1962年,当身患癌症的美国女学者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提出质疑,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的时候,她遭受了空前的诋毁和攻击。今天,卡逊的思想正在变成亿万人的共识。

    增长,遭遇了极限

    在经过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群众健康、制约社会发展、损害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生态问题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任何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都会直接间接影响到自身;生态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以至于维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空气、土壤、食物等,时常发出受到严重威胁的警报;生态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以至于它超越了国家、种族的概念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加之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沉重压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沿海赤潮年发生次数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3倍,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土地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每年退化草地200万公顷,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

    从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由于我省经济结构偏重,环保欠账过多,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无序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较为突出,偿还环保旧账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城镇化率将大幅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都将大幅增加,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人口密集区和交通稠密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更加艰巨,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另外,长期以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加上农业区的面源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单一、转基因生物的引入、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等问题,将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

    传统发展方式已经接近顶点,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已被逼到极限。历史经验显示,一旦环境破坏超过“临界值”,自然的报复往往不给人类机会,让人类没有纠正错误、“重新选择”的余地。

    发展理念必须更新,发展战略必须调整。

    文明,赋予了新意

    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之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也开启了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随着工农业加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在加剧。有的地方,有水皆污、有河皆干、有山皆秃、土地退化、沙漠碰头,成为工业文明带来的最大尴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给我们的深刻告诫。

    文明不仅仅只包括物质与精神、政治与文化,文明的内涵必须首先包括自然与生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不仅是我国党和政府对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伟大成果,更是校正人类未来发展航向的远见卓识。建设生态文明、实行绿色发展,成为人类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与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经济相区别,绿色发展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发展模式。

    竞争,更新了内涵

    现代文明,已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现代社会的竞争,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竞争。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形态、新优势。“科学发展看生态,和谐社会看民生”,已经成为地区竞争的重要标志,成为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广泛共识。“有了小康更要健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普遍追求,哪里的绿化好,哪里的水干净,哪里的空气清新,人们就愿意到哪里生活。

    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湖北地位十分重要。湖北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北拥有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神农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北科学发展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为湖北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大契机。几年来,湖北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壮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绿色生态屏障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取得突破,生态文化建设有序推进。以治污为例,07年以来,全省开展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小炼钢等专项治理,在保持全省生产总值增幅居中部六省前两位的同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降幅均居中部六省之首,湖北正在探索闯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繁荣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作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绿色繁荣。

    从经济增长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看,历史上曾经出现三种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过程的传统模式,“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模式和资源-生产-废弃物-资源再生循环发展模式。湖北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是对循环发展模式认识的再深化,目的在于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功能分区——生态湖北建设的前提保证。我省气候地貌、地理环境、生产发展差异较大。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湖北省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功能分区要求,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点。武汉城市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建设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长江经济带,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实行科学开发、协调开发、“两型”开发、和谐有序开发,将其建成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生态湖北建设的前进方向。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创建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持续发展优势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环保产业。

    生态农业——生态湖北建设的崭新领域。湖北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的基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重点,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粮食、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果产品以及棉花、茶叶、油料等优势农产品生态化,形成湖北农业新优势。

    旅游服务业——生态湖北建设的重要支点。服务业是绿色经济的核心。充分利用我省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长江三峡、神农架和武当山“一江两山”为重点,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按照安全、高效、环保的要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从商贸环境、商品采购销售、生产者责任等方面入手,推行生态商贸模式。强化绿色管理,倡导健康饮食,突出环境保护,促进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战略层面的有序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繁荣,实现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绿色保障

    去年以来,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路子越走越窄。为应对这场危机,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提出并推行“绿色新政”,力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综观各国具体政策措施,有许多新的追求,综合来看,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的基本要义,“绿色经济”的基本目标,“绿色投资”的基本方法,“绿色政策变革”的基本保障,实现传统“棕色经济”的绿色转身,林林总总,发人深思。

    建设生态文明新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择善而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从建立推动绿色发展、绿色繁荣的政策入手,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建立生态湖北法规体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清理和修订我省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重点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及标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生态湖北经济政策体系。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发布鼓励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先项目名录。积极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支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促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抓好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受限的地区,逐步摆脱“富饶的贫困”。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省级财政每年从“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拿出1亿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各级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支出逐年增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各项相关政府规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用于规定用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更多的进入环保和生态建设领域。

    建立生态湖北科技支撑体系。发挥我省科教优势,整合科研资源,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创新动力。建立生态产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开展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支持技术入股、专利质押贷款,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创办、领办环保型科技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型企业上市。

    建立生态湖北科学决策、评估体系。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实行听证公示,避免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决策失误。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选人用人,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评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环境质量、总量减排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约束,对行政不作为、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地方,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共建中共享,在绿色中前行

    生态环境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幸福感。“污水横流”的发展绝不是“幸福的发展”,“乌烟瘴气”的繁荣也绝不是“幸福的繁荣”。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工业化进程分阶段,科学发展须一步到位。我们既要高速度,更要高质量,既要“高指标”,更要高标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使荆楚大地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碧水常流,使广大人民在共建生态文明中享受建设成果,在身心愉悦、环境优美、产业合理、社会和谐的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中享受美好生活。

    共建共享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湖北最大的资源优势。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千湖之省”的水资源环境优势,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加快实施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和洪湖、梁子湖、长湖等重点湖泊,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和江湖连通工程等一大批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千湖美景。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环境持续改善。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积极推进防洪、防涝、抗旱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保证生态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开垦占用和随意改变湿地用途,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共建共享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之肺,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存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秦岭、武陵山、大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对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与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让绿色自然之美普惠民众。

    共建共享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加强环境管理,避免城市快速发展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成为现代城市综合管理的重要目标取向。应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全面提升我省城市建设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先导、统筹和主导作用。突出城市风格特色和城市总体设计要求,对城市建筑公共空间实行艺术化设计和人性化改造,加强城市内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公共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坚持环境基础建设先行,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和冬暖夏凉工程,实施宁静工程,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灰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让广大市民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

    共建共享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统筹城乡环境建设保护,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让全体人民共享环境保护成果。重点抓好镇村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适应性改变,必须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生态忧患、生态责任意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推动建立“善待自然、呵护环境,节约能源、珍惜资源,厚生爱物、促进公平”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自觉选择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努力把荆楚大地建设成比天堂更美的鱼米之乡!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3-29 23:53:5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