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环境治理

|| 收藏本站

沧州试点治农村垃圾
发布时间:2012-07-11 15:36:47

    农民的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着各色垃圾,田间地头的树枝上挂满了“飘扬”的塑料袋,河道沟渠已被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淤塞……这样的镜头在多地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围村”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环境、危害着农民的健康,而且成为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亟待破解。

    今年2月,沧州市运河区以韩家场村为试点,把全村大街小巷的环境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托管给环卫部门,让环卫工人接手农村道路清扫,让全体村民享受城区环卫的“待遇”。5月8日,记者走进韩家场村,现场感受这一有益尝试带给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奋战月余清走千方垃圾

    运河区韩家场村坐落在沧州市郊浮阳北大道东侧,全村常住人口达2000多人。说起两个多月前的村貌,村支部书记刘玉明直摇头:“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比起其他村来说还算不错的,2006年曾被评为区级‘生态文明村’。即便这样,村子原来也是垃圾成山,街道旁家家户户都堆满了柴草垛,汽车开到村里调个头、拐个弯都是问题。”

    刘玉明说,由于受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和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村民们不像城区的市民那样在乎环境卫生,“农民做饭要烧柴火,柴禾垛院子里放不开就堆到家门口的街道上,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嘛!”刘玉明说,可怕的并不是这些弄脏村貌的树棍柴草、菜叶瓜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消费几乎与城区市民无异,农村的垃圾已逐渐演变为塑料袋、废橡胶、废电池等难于分解的有害物质。城市垃圾有专人收集转运处理,而农村垃圾只能倾倒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河道,村庄周围原本清凌凌的水,如今变得臭气四溢,花花绿绿的垃圾包围了整个村庄。

    村委会主任陈忠华说,运河区委、区政府确定韩家场作为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试点村后,全体村民欢欣鼓舞,2月16日,村委会雇来了翻斗车、大铲车等清运工具,区环卫局也派来清扫车辆,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开始清运柴草垛、清理各类垃圾,足足干了一个月的时间,村子周围三条沟渠里竟清走了1000多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小村如今变“世外桃源”

    5月8日,记者走进韩家场村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犹如步入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街道整洁干净,院落粉刷一新,大街小巷内很难找到一片纸屑和一块瓦砾。夹道而生的柿子树苍翠欲滴、墨绿葱茏,乘凉的人们在树荫下谈笑风生。

    崭新的环卫清扫车。

    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语下,环卫工人正在劳作。

    主街道上摆放的60个蓝色垃圾桶分外惹眼,像士兵一样整齐列队。三名身穿橘红坎肩的环卫工人正在街道南侧的砖砌便道上清除杂草。据了解,韩家场村环境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6名环卫工人,都是运河区环卫局特派负责的。环卫工人张秀凤告诉记者,她就是本村村民,今年3月刚刚受聘于运河区环卫局,每月能拿到1040元的工资。每天早晨5点,她和另外五名同事全部出动清扫全村大街小巷的卫生,“村民们都养成了垃圾装袋的习惯,现在清扫起来并不困难。”张秀凤说,7点结束早晨的全面清扫工作后,上午8点钟开始,三名环卫工人继续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维护,下午2点,换成另外三人继续维护,环卫局的垃圾清运车每两天到村上清运一次垃圾。

    因为还处于试点阶段,目前,村民们不用付垃圾清扫清运费,所有费用支出全部由运河区财政匹配。刘玉明说,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们进行了沟通,试点结束后要收取部分垃圾清扫清运费,村民们都表示理解,“不就是每月少抽一盒烟嘛!”有人打趣说。

    在村子中间的一个小公园内,三位老人正在一个古香古色的亭榭下乘凉,说起村子里的环境,一位刘姓老人直呼:“翻天覆地”。在另一个亭子下,年轻母亲吴媛媛看护着年幼的孩子,“一会儿,这里就会聚满了人,每天可热闹了。”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村子环境改变后,很多外村的人都到小公园来游玩。“前段时间,村里一个男青年订婚,女方的家长进村后就对村容村貌赞不绝口,很乐意把闺女嫁到我们村来。”

    村支部书记刘玉明说,村里的垃圾可以清运走处理掉,但农民的柴禾垛不能扔掉呀!为此,村委会在村北头租用了外村的2亩荒地,分配到每家每户专门用于堆放柴草、劈柴,做饭时再用小车推到家中。在主街道两旁,村委会还出资栽种了800多棵柿子树,村里统一管理,收益归村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一举两得。另外,全体村民喝的水都是和城区一样的黄河水,用的暖气也是电厂统一供的,还是计量收费,很方便。最近,村里又投资安装了13套监控设备,让村民们住得很放心。很多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环境特别满意。

    -农村保洁三年内全托管

    运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环卫工人只负责城区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而城区主次干道以外的小街小巷、非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有的由社区和村自行管理,有的由爱卫会管理,甚至有的无人管理。由于管理不专业,管理区域不清,环卫设施滞后,在主次干道深处形成许多垃圾死角,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得不到根本改善,造成垃圾围城、围村,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2月,运河区在沧州全市率先提出在全区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运河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农村以韩家场村为试点,城区以朝阳小区为试点,探索将城乡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轨道的路子,目前已经尝试成功。5月4日,运河区委、区政府召开城乡管理综合执法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大会,打算利用三年时间将各乡镇所辖行政村、非物业管理小区以及社区小街小巷、重点区域的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逐步纳入环卫部门托管范围,建立健全“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城乡环卫统筹协调发展。

    同时,运河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建立了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把城区和农村都纳入管理范畴,把城管、环卫、国土相关职能下沉到各乡镇(办事处),解决长期以来工作监管责权不清、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弊端,重点打击违法占地、私搭乱建和脏乱差等现象,建立综合协调、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的城乡管理长效机制,全方位提高城乡环境管理水平。

    破解“垃圾围村”试点的韩家场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而且又毗邻沧州城区,减少了垃圾转运处理环节;运河区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财政上全力支持等等条件,都是能够试点成功的必要因素。有人提出疑问,那些政府财政薄弱,且地处僻远的农村,实施起这项庞大的民生工程来恐怕非常吃力。不管怎么说,农村环卫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农民同样应该享受城市化的环卫服务。运河区韩家场村试点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毕竟为其他农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蓝本。

    (韩泽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6 14:20:31,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