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生态保护

|| 收藏本站

创新农业科技机制服务“两型”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2-03-30 16:50:30

    农业科技咨询现场引起很多市民的关注

    按照市委“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要求,市农业局以科技为先导,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为全市“两型”农业建设开辟了全新发展道路。

    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市农业工作会议上,一组数据跃然纸面,讲述着我市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创新突破的崭新历程:全市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双三六”工程为抓手,突出聚集平台、人才、项目和机制等科技要素,逐步构建起具有济南特色的农技推广“1234”模式,农业技术集成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农高区体制进行了调整理顺,为其更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依托市农科院,实施了10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科院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组建完成百名农业科技专家团队,下达21个示范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实施25个农业“双推”项目,引进新品种156个、新技术98项,获得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奖励13项。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初步建立起农民培训监管和远程管理系统,培训专业大户、农技辅导员等新型农民1.4万人次。开发了农村首席信息员管理系统,向2万农户发送实用信息700余条,加快了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进程。

    紧紧抓住平台打造、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我市积极推动建立农业专家示范引领、科技项目主导支撑、科技培训中心集成放大、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的农业科技推广新途径,构建起具有济南特色的农技推广“1234”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

    平台

    围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专业化服务和全元化保障,努力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这一平台,使其加快成为强化农业服务功能、引领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载体。我们把示范培训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的中枢系统,在建设标准上,突出农技推广特色,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外观形象、统一建设内容,构建完善了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培训系统、试验示范系统、农产品质量保障系统、农田检测系统和推广普及系统“六大系统”;在运作模式上,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建设主体,紧紧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采取集聚人才、集约项目、集成技术的办法,形成基地建中心、中心连农户(示范户)、农户带农民的新机制;在服务方式上,根据产业不同,实行每个示范培训中心有1名首席专家或执行专家、2-3名专家助理和多名农民技术员组成的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把示范培训中心建成农业科技创新熟化的阵地、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农民学习观摩培训的开放场所;在保障措施上,针对基地或园区内产业不同,由专家组组织实施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备良种、统一农资供应的全元化保障机制,把中心真正建成农业技术示范、培训、服务、实践的平台。到目前,全市已建成5处、在建11处,发挥了很好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覆盖了技术示范区70%的种植业产业和生产基地面积。

    队伍

    培养农业专家团队和新型农民团队这两支队伍。我们坚持把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团队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能力的关键支撑,根据我市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采取公开答辩、竞争上岗的形式,从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中,选聘形成了由10名首席专家、40名执行专家,50名专家助理组成的百名农业科技专家队伍,构建了纵线贯通、横向衔接、协作攻关、着力推广的立体农技推广体系。全市以示范培训中心作为主要载体平台,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在其辐射范围内选择10-20个村作为技术示范区,以农村种养大户、经营能人等为重点,按照每村1-2个的标准,选定6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在全市打造了一批高素质、带动力强的新型农民。

    大工程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研究创新是前提,试验示范是重点,教育培训是关键,项目组合是载体,推广应用是目的。围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市农业局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推动市农科院建设,引进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近三年,我市农业科技项目共获得省市科技奖20项、省丰收奖38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实施“双推”工程。坚持引进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采取良种+良法+农业科技人员的“三加”模式,每年投入250万元,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双推”项目合计达100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成为推进省会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和支撑。三年来,共引进新品种372个、新技术296项,推广面积205万亩,实现经济效益63亿元。

    三是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切实抓好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四大工程”,实施农业专家团队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学习考察和竞争答辩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步伐,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农民和在本行业有建树、在全市有权威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三年来,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组织专家外出学习考察6次,举办学术报告5场次,形成有价值调研报告30篇。

    机制

    一是完善投入机制。在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基础上,争取市财政每年列支60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增加投入,初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到目前,全市财政投入153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000万元。二是完善竞争机制。在专家选聘、示范户遴选、项目开发和示范中心建设主体确定上,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进技术的改进、管理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在项目运作上,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在示范培训中心建设上,积极与农业科研单位、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相结合,聚集相关科技人才,形成由专家引领发展、企业主体运作的良好推进机制。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出台了农业科技专家管理办法、科技推广奖励办法等制度规定12项,对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等从评审、奖惩等关键环节都制定了完善的动态激励约束措施,落实了监管责任。

    发展源自创新,济南农业科技体系的完善提升为全市农业平稳跃进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平台,也为省会“两型”农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撑。随着“1234”模式的推广、成熟,我市农业发展必将掀起崭新的一页,在时代的舞台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大众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7-04 05:49:3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