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生态保护

|| 收藏本站

给后人留一片青山
发布时间:2012-03-09 16:17:38

    15年间,凭一己之力植下10万棵树,绿化荒山;年近花甲,每天上浮山巡查山林两次,以防火患……58岁的植树老人、护林员王明康说:“种树看山这事儿我会一直做下去,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独居半山腰护林15年

    7日,记者顺着青大三路向北一路上坡,十几分钟后抵达浮山脚下。抬头望去,半山腰一面红色的旗子分外显眼,旗子下面是坐北朝南的两座小屋,王明康就生活在这里。

    在这半山腰的小屋外,记者见到了58岁的王明康,一身迷彩服,头戴迷彩帽,脚穿白色运动鞋。在小屋周围,桃树、杏树、石榴树、樱桃树并排而列,屋前屋后都有竹子、耐冬,仅仅在房子周围,他就栽种了七八种树木。事实上,从43岁那年初次上山种树开始,15年过去了,王明康在150亩的荒山上栽种了10万多棵树。

    王明康1954年出生在浮山脚下的王家麦岛村,最初一直以打渔为生,后来在村里开小卖部。“生意一直不好,我就上山种树了,这一种就是十多年。”王明康说,1997年他从村里承包了浮山南麓150亩的山坡,之所以想上山种树,就是想老了有个好去处,种树看山。

    王明康有一子一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伴在家帮助儿女照看孩子,平时没时间上山,只有周末才上山陪他说说话。“你自己在山上种树,家里人不反对啊?”记者问。“怎么会呢,要是反对的话,我就上不了山了。”王明康笑着说,他家就在山下的海游路上,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骑上摩托车下山回家吃个早饭,然后再回到山上。

    从王明康展示的照片上记者看到,上世纪90年代的浮山南麓看不到几棵树,山坡多被荒草覆盖,很多地方是裸露的岩石。从刚上山到现在,几乎每个栽树的地方他都要拍照片,想用照片记录山坡从荒芜变绿的过程。

    从1997年开始,王明康不间断植树,15年过去了,中年汉子变成了花甲老汉,而当年那片被荒草覆盖的山坡,如今遍布各种树木,青翠欲滴,充满生命力。每年春暖花开时,满山遍野的梨花、杏花、桃花竞相绽放,在松树、火炬树间争芳斗艳,吸引游客争相观赏。

    修路、挑水植树10万棵

    每年的3月到6月是王明康的植树时期,每天早晨王明康就要上山,开始了一年的植树活动。王明康栽种的树有松树、桃树、火炬树等十多种。

    王明康说,在山坡上种树有两个难题,一是树苗怎么运上山,二是怎么给树苗浇水。一开始,为了运送树苗上山,他自己要先修路。当年一条绵延的山路,在他的努力下已经能跑车了。“修路是个费力的活儿,每年汛期下大雨,路面都会被冲得七零八落,还要反复再修。”王明康告诉记者,就在去年,路大修了三次,当时他还花钱雇来铲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没办法,路冲坏了,树苗进不了山。”

    修好路后,王明康专门淘了一辆二手吉普车用来运送树苗。“一辆车三四千块钱,开坏了就扔了。”王明康说,从上山到现在,他已经开坏了4辆吉普车,后来摩托车成了他上下山的工具。15年里,仅仅是购买树苗和修路的钱,他就花了十几万元,这钱大多是他年轻时积攒下来的。

    水源是另一个头疼的问题,在山坡西侧有一口用水泥石板砌成的井,是王明康设的一处水源地。每次在西南山坡植树时,他用扁担挑起两个塑料桶,每个桶里面大约能装50斤水,然后走向北面的山坡。山路崎岖不平,坡度有四五十度,对常人来讲,空手行走都很困难,但王明康却是健步如飞,挑水行走四五百米的距离到达栽树位置,他用肩膀挑出了每年近万棵树需要的水源。

    在山坡北侧有一处废弃的防空洞,这是王明康的另一处水源地。在这周围栽树时,王明康就从防空洞里取水。因为防空洞废弃已久,从破损的石门进去后,洞里一片漆黑,王明康借助手电前行七八十米后,地面上有一口用石头砌成的井,井水清澈。“需要用水的时候,我就把水管子的一头放在这井里,另一头一直接到防空洞门口,地势里面高外面低,这样水就能流到门口了。”王明康说,防空洞里的水,十几年来帮他养活了几万棵树。

    早晚巡山防止火患

    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是浮山防火的重点时段,防火也是王明康的一块心病。近年来浮山大火频发,仅仅是2011年4月,浮山就发生了4次火灾,几千平方米的山林成为灰烬。

    在这几个月里,巡查山林防止火患是王明康的必做功课。每天早晨8点左右,他从住处出发,沿着东面的小路蜿蜒而上,约20分钟后,到达山顶附近的一块平地,然后沿着小路从西面下山。每天要巡两次山,早晨一次,晚上一次。

    “在屋子里也闷得慌,还不如出来走走,解闷。”王明康说,除了早晨下山外,一般都住在山上。晚上巡完山之后,他听会儿收音机就睡觉。“山上没电,没事的话就早休息了。”

    7日下午,记者跟随王明康巡了一次山。在山顶处的一块平地上,几个驴友正在欣赏风景,其中一人正抽着烟,王明康赶紧上前夺下烟头掐灭。“山上不准抽烟知不知道?引发火灾怎么办?把身上的打火机也交出来吧。”在王明康的说服下,驴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乖乖服从命令。

    王明康指着几米之外的一棵干枯的黑松说:“2009年的一场大火,成片的黑松被烧死。这棵黑松栽种了九年,一场火就死了,太可惜了。”站在干枯的枯松旁,王明康一阵唏嘘。

    王明康说,他最担心的就是火灾。一旦起火就很难办,山路难走,往往耽误灭火时机。“别人或许觉得没什么,但自己亲手种的树被烧死,滋味很不好受。”王明康说,他买了6台风力灭火机,每台花了他1500元钱。

    “防火是大事。”王明康说,他一直有两个心愿,一是有更多的人参与浮山防火,另一个就是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帮助清除浮山上的死树。“死树容易招美国白蛾,使更多的树死掉,一旦遇到大火往往容易增加火势。”

    王明康说,春天马上就到了,桃花开时,游客站在他栽种的桃树面前拍照留念,他特别自豪。“没有什么能留给后辈的,希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这片青山绿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7-02 04:02:2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