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环境观察

|| 收藏本站

节能减排时不我待 2010年考验“十一五”承诺
发布时间:2010-08-17 13:18:36



    7月12日,河南思可达新型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为上海客商订购的太阳能封装玻璃打包起运。今年,该企业立足技术创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畅销国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

    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发展目标,更是政府对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

    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努力有目共睹,成绩有目共睹,困难亦是有目共睹。

    “十一五”承诺能否兑现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经初步核算,“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4.38%,节能约4.5亿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当前的成就让我们自豪,但与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预期目标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2010年,这将是节能任务非常艰巨的一年。

    而更让人焦虑的是,今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经初步核算,全国单位GDP能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3.2%。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要实现20%的节能目标,必须痛下决心,迎难而上,重拳出击!

    近两个月来,一道道紧急命令,一个个铁腕举措,招招击中命门:

    ——“万人大检查”。为防止一些地方对高耗能企业给予优惠电价,发改委等6部门组成6个联合督查组,分赴6个大区进行重点督查,同时,组织各地检查人员共1万余人进行全面排查。

    ——下达“军令状”。温家宝总理5月5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强化行政问责,“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撤职。”态度之严,前所未有。……

    为何减排容易节能难

    在节能减排的三项主要考核指标中,虽然“节能”指标尚不容乐观,但两项“减排”指标中,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也胜利在望。

    “减排”与“节能”,一快一慢,一易一难,发人深思。

    “节能比较难,这与我们的能源结构有关系。中国多煤少油,而且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一时很难改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专家认为,相比于“节能”,“减排”之所以进展更快,或许得益于“减排”工作的易于操作。

    “虽然减排成效比较显著,但国家要切实采取措施,防止地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现在一些企业虽然也建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但往往只是个摆设,检查团来了就开着,走了就停掉。一些小火电改成了垃圾焚烧厂,但它们依然大量使用煤和油来发电,依然在排放二氧化硫。”

    以体制改革促经济转型

    “少乘一次电梯,多出一身健康。”“绿色办公,低碳生活。”在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大楼里,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无论今年能否完成‘十一五’20%的目标,‘十二五’和‘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无论从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还是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压力来看,都必须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打好持久战,必须有相应的战略和战术。然而,一个不必讳言的事实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节能减排上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依靠签责任状、大检查等行政手段;这些手段能否作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长久之计?

    “行政手段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倾向于采取行政手段,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行政手段轻车熟路,而且行政手段见效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从长远看,我们还是得依靠市场和法律手段,但现在它们的基础还很薄弱。”

    专家认为,要改变有法不依的现状,关键是理顺执法体制。比如,现在环保部门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如果地方领导要保护污染企业,环保部门就不敢有所作为。假如环保系统采取垂直管理体制,人事、经费都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情况就会好得多。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要推进节能减排,根本上还是要调整经济结构,不再走过于依赖投资、依赖重化工业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说,“但要改变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地方领导真正把民生而不是GDP放在第一位。”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5:40:1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