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瑶”告别世代飘摇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日报

    图为瑶族老奶奶和孙女一起摘甜茶叶的情景。

    

    “过去瑶族没得根,就像浮萍水面生,恐慌皇天下大雨,这塘推过那塘生。”7月初,记者在平乐县大发瑶乡福瑶村委平山村采访时,87岁的瑶族老人盘成香唱的一首山歌,向我们描述了中国最后的游耕民族“过山瑶”,也被文人学者称为“东方吉普赛人”过去的真实生活。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扶持下,通过实施安居工程、通路工程、电网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系列民心工程,“过山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结束祖祖辈辈的漂泊生活,告别苦难的过去,走向幸福的未来……

    世纪末最后的迁徙

    在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乡长邱宝华的陪同下,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全乡8个“过山瑶”定居点之一的福瑶村委会平山村。

    坐落在大山腰上的平山村,陡峭的山坡上零零星星地撒落着十多户泥墙黛瓦的房屋,村庄前后一大片新开垦的耕地里,玉米、甜茶长得正盛,山坡上一片生机。

    平山村共13户51人,村民大都是从各地陆续迁徙而来。村委副主任李才能告诉我们,听上辈人说,他们祖先过去居住在荔浦县新坪一带,后来因遭遇土匪抢劫,就躲避到大发的深山里。由于无田无地,他们或狩猎或采集草药度日,或依靠“刀耕火种”在山上种植一些“旱稻”、玉米、红薯等旱地作物维持简单的生活。当居住点的资源耗尽时,他们又搬迁到另一座山。

    由于山高林密,人迹罕见,解放以前,这些山林没有人管理,“过山瑶”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他们都没有下山分田分地,落实土地承包政策时也就失去了机会,只好十年、八年换一座山头,在残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

    直至1996年4月,这里发生特大洪灾,许多庄稼、房屋被冲毁,失去生活资源的“过山瑶”才走出深山,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过一户一户地寻访调查发现,大发瑶族乡“过山瑶”还有105户共435人。他们大都是在明、清和新中国成立前因躲避战乱、匪患,从恭城、荔浦、昭平和金秀等地移迁到此,到1996年人均收入还不足300元。

    此后,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自治区政府多次派员实地调查,并实施一系列帮扶安置措施。从1998年起,平乐县委、县政府开始把“过山瑶”的安置列入“八七”扶贫攻坚战的“温饱工程”来抓。为了帮助“过山瑶”建立家园,40多个县直部门干部进驻“过山瑶”的8个居住点,开展大规模安置帮扶工作,为“过山瑶”量好宅基地,然后划定权属,由政府无偿地划给使用,统一办理各种建房手续,免掉建房应缴的全部费用,并给予每户5000元补助,帮助瑶民建设新住房。为了让“过山瑶”拥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号召附近各村出让山场土地划拨给“过山瑶”,引导他们连片开发种下柿子、板栗、八角等经济作物。几年间,县里累计投入200多万元,调拨山场732公顷、水田25公顷,帮助他们建立经济作物种植基地66.7公顷。经过3年努力,每个“过山瑶”定居点都已建起了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

    至此,隐居在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境内大山中的我国最后一群“过山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结束长期游耕游居的漂泊生涯,正式安家落户。

    开山辟路走向文明

    “过山瑶”大都居住在远离集镇、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最远的距乡政府驻地约40公里,最近的也超过15公里。通往这些聚居地的道路,都是崎岖险峻和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旱冲定居点,老瑶民赵有柜说,他们祖祖辈辈,从山里到山外走的是只有巴掌宽被人称为“老鼠路”的小道。村民出门“赶闹子”(赶集),来回要走8个小时,往往清早出发,回到家里已是夜幕降临。由于道路险陡,遇到雨天路滑,瑶民们经常中途摔倒,辛辛苦苦买来的物品,被摔得稀巴烂。上世纪80年代,福瑶村公所金桃自然村一位姓王的瑶民患了急病,当瑶民们抬着他往外赶时,不料中途路滑,王某不幸摔下山崖而死……

    为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瑶民们决定自己修路。1998年,瑶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每户捐出数百元,拿不出钱的人家就出劳力,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修路历程。每天天刚亮,数十名瑶民就带上米饭来到山上,他们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硬是在这穷山恶水中开辟出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2.5米的机耕路。

    瑶民自发修路的壮举,让当地政府领导为之震动,决定“助一臂之力”。1999年,平乐县委、县政府开始“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从42个县直单位抽调干部成立了工作组进驻大瑶山。工作组克服沿途地势陡峭、地理环境复杂带来的困难,扎实开展动员、勘测设计和组织施工等工作,广大瑶胞也主动义务投工投劳。在修筑古梨底机耕路时,每天义务投工的瑶胞达100多人。至2002年底,包括大贝脑、牛塘背、小王家等在内的8个“过山瑶”山村全部修建了机耕路,总长36公里,耗资近300万元。

    千百年来,横亘在瑶民面前的大山被打开了,“过山瑶”们终于有了一条通向山外、走向致富的幸福之路。

    瑶山唱响致富新曲

    随着“山门”被打开,瑶胞们改变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近年来,瑶胞们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种下柿子、板栗、八角等经济果木200多公顷,其中甜茶叶510亩,年产值6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年纯收入1250元。同时,随着山门的打开,有人进村安营扎寨,大量收购竹木山货。路通的当年,“过山瑶”瑶胞便破天荒地靠自己努力基本解决温饱。近两年来,县、乡党委和政府在过山瑶定居点大力实施“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过山瑶”定居点有了新变化。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平乐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政府多方筹集300多万元资金,为居住在深山老林的“过山瑶”群众解决用电难题。2009年底,“过山瑶”8个定居点全部通电,山村无电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长期以来,严重缺水也一直是困扰“过山瑶”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2009年国庆节前夕,平山村人畜饮水工程率先竣工。至去年底,马留冲、旱冲、牛塘背的人畜饮水工程也相继竣工。今年,大发瑶乡计划再开工建设金桃村、小王家人畜饮水工程。

    山门打开,瑶胞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悄然而变,一些瑶民购置了拖拉机、农用汽车外出跑运输、做生意;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到广东、福建打工,或到县里、乡里读书。如今,部分先富起来的瑶民不但买了摩托车、手机,装上电话,穿着也跟城里人一样时髦。据了解,目前,平山村人均年收入已由原来的不足300多元,提高到近2000元,小王家、旱冲村瑶胞的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

    近来,为提高“过山瑶”经济收入,大发瑶乡党委、政府积极引进客商开发瑶山。记者采访当天,乡政府与贺州来的一个黄老板签署开发合同,把平山村一带6800亩山场租给黄老板搞沙树种植,而黄老板负责将进山的机耕路进行水泥硬化。

    远离都市的大瑶山,渐渐拉近了与现代文明的距离!

    “山歌越唱越心开,井水越挑越有来,生活吃住好安乐,瑶山起成安乐窝......”临走前,盘成香老人又唱开了!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4-25 02:22:1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