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生态保护

|| 收藏本站

白云湖:广州生态景观亮丽新名片古村落: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
发布时间:2011-08-04 15:42:14
    张广宁调研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工程进展及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白云湖的定位首先是白云湖公园,是广州市民尤其是缺少高品质公园的白云区居民休闲观光、文体健身、亲近大自然的又一个好去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后亚运时期继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惠民工程。当前的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已取得显著成果,下一步要继续以不低于老城区高品质公园的设计建设标准,朝着精细化、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推进,把白云湖打造成广州生态旅游景观亮丽新名片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的部署要求,从广州的实际出发,古村落是广州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广州历史文化,有力带动文化、健康、生态旅游业发展,以此为基础建设一批名村最有可能,也最为现实,要坚持规划先行,想好再做。在名镇建设上,目前除了番禺区的沙湾镇具备比较好的条件,下来重点是把广州北部山区的镇规划建设好,以镇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名镇,带动周边农村加快发展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内经验做法,实行市场运作,成立有村参与的开发公司,以调动村和村民的积极性,同时引进有实力、对文化有研究、对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兴趣的企业,参与投资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适当的开发利用是对历史文化的最好保护

    昨日上午,张广宁深入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市,实地调研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工程进展及广州市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张广宁强调,白云湖是难得的生态资源,要通过景观升级改造,打造成高品质的市民休闲胜地、广州生态景观亮丽新名片。广州有2225年的城建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是其中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坚持规划先行,选好保护开发利用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成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市领导苏泽群、陈如桂、许瑞生,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张广宁一行首先来到位于白云区石井镇的白云湖,检查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占地总面积194公顷,其中水体面积96公顷的白云湖是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湖。今年上半年,广州市继续投入1亿元,实施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项目,主要包括补植大树、在重要节点进行园林造景、建设湖区绿道及驿站、沿湖区红线种植10~20米宽的速生林带等建设内容,计划通过岭南特色造园手法,用园林植物和建筑表现方式,引入低碳、环保技术将白云湖打造成为以自然生态、低碳环保和文化科普为主题的湿地休闲展示园,使其成为广州的城市湿地品牌,预计今年国庆节建成开放。尽管尚未完工,但眼前的白云湖已呈现出岭南水景园林的婀娜风情,湖面波光粼粼、草长莺飞,湖岸迂回曲折、绿意盎然,远处的白云山郁郁葱葱,与白云湖相映成画。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让人心旷神怡。张广宁对景观升级改造工程的进度和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他说,白云湖的定位首先是白云湖公园,是广州市民尤其是缺少高品质公园的白云区居民休闲观光、文体健身、亲近大自然的又一个好去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后亚运时期继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惠民工程。当前的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已取得显著成果,下一步要继续以不低于老城区高品质公园的设计建设标准,朝着精细化、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推进,把白云湖打造成广州生态旅游景观亮丽新名片。张广宁嘱咐白云湖建设管理单位和白云区负责人,可以在白云湖周边加种层次分明的速生林,适度地进行一些餐饮、购物、文娱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开发,在湖岸配置供游人休憩包括下棋打牌用的桌椅,开辟出一些空地作为市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公共场所。

    让白云湖景区“既引得来人,又留得住人”。张广宁对白云区负责同志强调,白云湖以“白云”命名,首先是白云区的居民受益,白云区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难得的资源,精心做好白云湖周边环境整治和旧村改造工作,以打造精品景观带动城市环境面貌整体提升,高水平推进周边38平方公里白云湖新城的规划建设工作。

    离开白云湖,张广宁来到位于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开展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专题调研。“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诗中的朗头村起源可追溯到南宋末年,村民的祖先从南雄珠玑巷迁居到此,是远近知名的“进士村”、“乡贤故里”,历史上共有48人高中科举,出过15名进士。8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朗头村仍保留着浓浓的古意粤味,有34间书室、18条古巷、17座炮楼、30座首尾相连的古建筑群,一共近400座明清青砖建筑,村前地坪开阔,古井、半月形水塘相映成趣;塘基上遍植荔枝树、龙眼树;整片村子又划为东社、中社和西社,每社都有门楼,每条古巷都有木闸,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张广宁一边听取该村的历史介绍,一边察看了该村的“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等核心古建筑的保护情况。这里集合了诸多显著的岭南建筑符号,镬耳墙、灰塑博古脊、龙船脊,当中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工艺造型逼真、线条优美,祠内墙上还绘有以古代生活为主题的壁画。张广宁感慨地对朗头村村干部说,“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啊,你们一定要开动脑筋,好好思考,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张广宁还特意走进村中的窄巷,深入到普通民房中实地观察这个古村落的整体保护情况。见到整个村子的建筑以青砖瓦房为主,破坏古村风格的现代楼房并不多见,张广宁深感欣慰,“虽然房子大多比较老旧,但恰恰保留了原汁原味,为古村整体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展现岭南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张广宁对花都区主要负责同志嘱咐道,广州提出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口号,花都历史上人文荟萃,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多个古村落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也要想想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做些什么。近年来,花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但同时也要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也是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打好文化牌,把区域内的文化景观有机串起来,以弘扬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为花都多注入一些‘文气’,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在朗头村的调研,张广宁一行马不停蹄赶往从化市太平镇,实地调研钱岗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据介绍,目前从化古村落有200多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有相当规模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有16条,大都是经过明清两朝发展起来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钱岗村古村落始建于明初,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有900多座房屋,村内有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的广裕祠,祠堂中有6次确切的维修记录,保留了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的特色,被专家称为建筑的“断代史”和“活标本”,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广宁在村内边走边看,“钱岗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广州古村落的重要‘名片’,一定要好好策划,在保护村内古建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积极推进开发和利用。古村落保护需要很大投入,要树立‘开发也是保护的理念’,通过保护挖掘、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有资金加强对古建筑的维修保护,改善周边居住环境,带动农民致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苏泽群插话说,广州打造“名村名镇”,“名村”是特点。名村建设一定要把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要理顺体制,明确牵头部门,通过出让经营权,引导企业参与保护开发。

    从化市负责人介绍,在广州市新一轮名镇名村建设中,从化引进知名文化企业方圆公司,分三期捐资上亿元对钱岗村古村落进行保护开发利用。按照总体规划,其中第一期企业捐资1500万元,打通进村的观光旅游走廊,配套建设基本的旅游设施。之后,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内建筑进行整修,对其中保留价值不高的予以拆除,建设小型公共休闲场所,最终把钱岗村打造成为从化“大旅游”的重要节点。张广宁对这一开发模式给予肯定,对方圆公司积极参与古村落保护表示赞赏。他关切地问,“古村落整修好之后由谁来经营?”得知从化市宣传、文化部门已牵头成立专门的开发公司,将钱岗村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与附近水库景观和生态农业统筹起来,一并纳入旅游开发,村和农民参股公司,从而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带旺农产品销售,张广宁点头称赞,“广州市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受访市民认同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基础和条件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关键是要让群众从中受益。古村落的挖掘保护很重要,其开发利用管理也很重要。要充分发动村和村民参与保护开发利用,他们才有积极性。”许瑞生插话说,“对古村落建筑的保护相对容易,我们下来在市的层面将重点在加强管理、运作模式、规划设计等方面加强指引。同时明确牵头部门。”

    调研中,张广宁强调,古村落是广州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的部署要求,从广州的实际出发,加强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广州历史文化,有力带动文化、健康、生态旅游业发展,以此为基础建设一批名村最有可能,也最为现实,要坚持规划先行,想好再做。在名镇建设上,目前除了番禺区的沙湾镇具备比较好的条件,下来重点是把广州北部山区的镇规划建设好,以镇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名镇,带动周边农村加快发展。一要统一认识,规划先行。广州有很多的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要认真学习云南腾冲、浙江周庄等地先进经验,坚持规划先行,整体策划,把广州的古村落很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起来,把“名村”、“名镇”建起来,既促进镇村的经济发展,又为广州市民群众提供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还能把广州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一举多得。二要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由市文化局牵头负责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各区、县级市以及广州市宣传、建设、旅游、农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把古村落打造成为重要的旅游地,带动旅游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三要因地制宜,选准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内经验做法,实行市场运作,成立有村参与的开发公司,以调动村和村民的积极性,同时引进有实力、对文化有研究、对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兴趣的企业,参与投资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适当的开发利用是对历史文化的最好保护。四要完善配套,带动周边。要根据古村落的历史和特色,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配套,增加历史文化内涵。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建设完善排水、污水处理、道路、停车场、供电等基础设施,使古村落既保持原有风貌,在配套基础设施上又不落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观光旅游、购物休闲档次。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12:11:0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