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社会公益

|| 收藏本站

志愿者上门教你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11-07-29 14:03:28

 

环保宣传走进了社区。

    “环保进万家”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昨日启动

    37个社区还将展出少儿环保书画、开设环保低碳游戏、播放环保电影等

    6月底,东莞的垃圾分类开始“动真格”。每天产生的高达上万吨的生活垃圾使得垃圾减量、循环成为迫在眉睫的事。为进一步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广东省环保厅、东莞市环保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东莞市“环保进万家”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昨日下午,该活动在中信凯旋城正式启动。

    环保知识送到全市37个社区

    据悉,“环保进万家”活动将从昨日起持续到11月底,300名环保志愿者将把环保知识送到全市37个社区。“这是近年来东莞最大规模、时间跨度最长的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东莞市环保局副调研员廖春林表示,该活动将为东莞社区环保宣传教育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宝贵经验,为企业和公众参与环保提供广阔的平台。

    据介绍,届时环保志愿者们将深入居民家中指导垃圾分类、开展环保问卷调查。同时在37个社区中还将展出少儿环保书画、开设环保低碳游戏、播放环保电影。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志愿者到社区与居民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会更有感观,效果会更加直接。”

    此外,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环保厅有关领导为获得第五批“广东省绿色社区”称号的3个小区进行了颁奖。此外,还有15个社区获得了第五批“东莞市绿色社区”的称号。至此,东莞已有75个“绿色社区”,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1个、市级51个。

    难

    意识弱规模小目前垃圾分类难度大

    生活垃圾分类是此次环保知识进社区活动的最重要内容。“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台湾用了10多年,京沪深等大城市也做了10多年。”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容环卫科陈科长表示,目前东莞的垃圾分类工作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三个:人口结构、市民意识和分类处理规模问题。

    陈科长介绍说,东莞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是5∶1,而广州是1∶1。外来人口比重大的人口结构直接导致未来东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会比其他城市难度更大。“要在这样一个外来人口占大多数的城市,让每位市民都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并非短期内可以做到的。”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家都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图方便或是习惯问题,能做到的人不多。”陈科长介绍说,市民尚未形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意识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量和循环,而其中循环是更难达到的。”陈科长认为,目前东莞垃圾分类遇到的另一大、也是长远的难题就是分类垃圾的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

    据悉,处理餐厨垃圾每吨需要200元,但是进行焚烧费用为60~80元/吨,而填埋只要20元/吨。因此虽然在处理技术上没有问题,但由于“每天从几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收到的可回收垃圾量都很少”,在后期处理上往往遭遇瓶颈。

    盼

    5~8年东莞垃圾分类可初见成效

    “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是衡量垃圾分类成败的重要标准。”陈科长认为,如果市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市民普遍参与,那么5~8年东莞的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超过60%。

    一般而言,目前东莞通过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都是送到各镇街的废品收购站或者再生交易点,其他垃圾送到横沥发电厂,而电池等有害垃圾则由各试点使用密闭垃圾桶进行存放,到一定程度后再由城管部门统一送到深圳、惠州进行处理。

    以餐厨垃圾为例,陈科长说,目前各镇街的垃圾分类试点对餐厨垃圾的处理采取不同的做法。例如,很多镇街都采取传统的“好氧堆肥”法,即找个池子把餐厨垃圾堆几个月,就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也有的镇街采用“厌氧”法,将餐厨垃圾通过厌氧处理后产生沼气用于发电,而沼渣则用于生产肥料。

    “年底我们将对各个试点的经验进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明年进行推广。”陈科长透露,随着成功经验的不断推广,以及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将渐见成效。

    相关链接:

    东莞居民每月每户

    产生1.4公斤垃圾

    据悉,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东莞市环保局还发布了一份《家庭碳排放调查报告》。该报告于2010年11月-2011年3月在东莞市中信社区的5个小区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完成。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5个小区住户平均每月每户产生生活垃圾(排除可回收垃圾)约为1.4公斤。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20 01:29:3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