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江河水

|| 收藏本站

南澳:每周只供一次水
发布时间:2010-08-16 10:13:37

    ■水,一直就是海岛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在这个靠天喝水的地方,“今天喝水,明天求水”毫不夸张

    ■供水管网每周用一次,大部分时间闲置,这样“一湿一干”,大部分管道内部高度锈蚀

    ■旅游和水资源的矛盾,在这个夏天的南澳岛上前所未有的激烈,一名游客进岛每天至少需要1.2吨水,但岛上一家三口一周才有1.5吨水

    ■靠着老天的恩赐,南澳恢复正常供水,“但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好”

    6月18日,周五,南澳县城里,人流行色匆匆,人们脸上的表情期待而又虔诚。

    每周五,是这个海岛特殊的“节日”。这一天,上班的人,下班会立刻回家;做生意的人,宁愿关门,也不敢错过这个“节日”。

    当地人说,每周这一天,县城的街道都是空的。

    人们守在家里,要么不眨眼盯着,要么竖起耳朵听着,他们焦急地等待着水的到来。

    在每周五“过节”,是南澳自来水公司选定的。

    “这是南澳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缺水”,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南澳每周供水一次,每次三小时,与“旱”为邻成为岛上7.2万人的生活常态。

    在上了年纪的南澳老人记忆中,水一直就是海岛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在这个靠天喝水的地方,“今天喝水,明天求水”毫不夸张。

    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南澳岛镶嵌在蔚蓝的南中国海中。有人说这里是中国的马尔代夫,可就在这里,这个四面临海的岛屿,却比任何一个地方都“干渴”。

    饥渴的海岛在求救!

    每周一次的“供水节”

    连续9个月,一周才供一次水,水管内壁长满了锈,要不是6月那两场雨,南澳可能随时成为一个只剩海水的岛

    10岁的儿子,洗澡时找妈妈丘一东要了一个脸盆,站了进去。

    他洗得很慢,带着肥皂泡的水,大部分又流回了脸盆———这些水,可以拖地,可以冲厕所。

    “上学要慢慢走,出汗少”。妈妈告诉他,这些水要50元一吨,能省就要省。

    丘一东家住七楼,每周五开始的“限时送水”,她会早早地把增压水泵打开,搬好凳子守在水龙头前。然而,多数时候,她会失望,随着楼层增高,“救命水”逐渐变少,到了她家,连滴都不会滴。

    水成了“香饽饽”。家里脏衣服慢慢攒多了,丘一东会到附近一口水井旁洗。“天不亮就得去井边排队”,一排就是半个多钟头,要是去晚了可能得轮到下午才洗得上。

    喝桶装水,每周至少要买两三桶,其他用水仍难上加难。

    后宅镇“珊珊理发店”,除了大大小小十多个水桶,老板娘洪萍用帆布搭成一个简易水池。

    有时,等了一天,水管却滴水未漏。晚上,洪萍会把水桶放在水龙头下,拧开龙头,在隔壁睡觉。

    “常出现幻听,好像来水了”,她说,等水的经历像极了“狼来了”的故事。没来的时候一惊一乍;真来了,自己却已睡着。

    理发店耗水量大,有时不到周六水就告急,“只能骑三轮摩托车到附近的私人地下井去买高价水。”

    “西南大旱至少可以两天供一次水,而我们连续9个月,一周才供一次水”。更让人心烦的是,被当地人视为“救命水”的自来水,却一直不能直接“救命”。

    水颜色浑浊,储水器底部积满厚厚泥状物,这同样源于缺水。

    南澳自来水公司经理柯俊广说,长期缺水,供水管网每周用一次,大部分时间闲置。这样“一湿一干”,大部分管道内部高度锈蚀。一旦放水,水中不可避免地夹杂铁锈,只能沉淀后再用。

    虽然临海,但当地人却很少下海游泳———冲掉身上咸腻的海水,用水量比正常洗澡多一倍;洗完菜的水,用来洗衣服;洗完衣服,再冲厕所。

    缺水,也造就了南澳居民节水“才能”,这不仅仅是美德,更成为生存本能。

    全民抗旱的大环境下,农田里也被迫发生着变化。

    南澳农业局兼林业局副局长陈建乐介绍,今年1000多亩晚稻、2000多亩蔬菜收成不到正常年份的30%。情况稍好的番薯,3500多亩产量也下降一半左右。造林工程种下的树,死亡率已超过70%。

    这一切,与其说是“水祸”,不如说是“天灾”。

    正常年份,南澳一年的降水徘徊在1400毫米左右,但去年1月开始,降水就明显减少。从9月到今年6月,南澳一直没有得到集中的降水,降水总量不足600毫米,连平时一半都不够。

    5月,广州等地区普降大暴雨,但南澳依然被老天遗忘。

    全县最大的水库黄花山水库,承担了全县60%的供水任务。最大库容200多万立方米,目前储水不到17万立方米,十分之一都不到———而这已经是“下两次雨后好转的情况”,柯俊广说,“最少的时候只剩1万多立方米,处在干涸的边缘”。

    一场与旱情的拉锯战

    当地政府做了多种预案,旱情却丝毫不让步,进入汛期的南澳,迟迟未迎来丝毫降雨,“人定胜天”似乎只是神话

    每到周五,柯俊广的电话就会多起来,他经常是彻夜不眠。

    “什么时候来水?”“为什么别人家有,我家没有?”谩骂、侮辱时常会钻进他耳朵。

    “县长家里也一样,轮到了就有水,没轮到就只能等着”,柯俊广说,在分时、分片供水制度下,人人平等,家家平均。

    这项供策始于去年9月份。面对日益干涸的水库,愈发严峻的供水形势,南澳不得不做出决定:分时、分片区供水。

    供水时间是每周五开始,但具体什么时间轮到哪一片,却不是柯俊广说了算。

    每周五,南澳人就像过节一样赶着回家。此时,自来水公司的人也要开始“巡街”。

    拿着喊话筒,他们走街串巷,沿街告诉居民,什么时候放水。

    更重要的任务,他们得时刻“监督”着供水量。某个片区的居民储水差不多了,“巡街”员立即电话报告总部“叫停”,将送水管道切入另外一个片区。

    在此之前,在与旱灾的“拉锯战”中,南澳政府步步为营,却屡屡告败。

    2009年2月,为了节水,南澳水利部门将日供水量由原来1万立方米降至7000立方米,实行每两天供水一次。

    7月,实行“四天供水制”。

    面对政府的努力,旱情却一点也不让步。进入汛期的南澳,迟迟未迎来丝毫降雨。

    2009年9月,南澳不得不进一步缩减,每7天供水一次。直到6月18日,占全县人口一半以上的县城居民一直过着每到周五“抢水”的日子。

    为了保证大部分居民用水,县城的供水系统无奈地“放弃”了700多户住在高层的用户。抽水泵成了抢水货,一到供水时间,南澳万人空巷,全县城只听到水泵工作的“嗡嗡”声,

    南澳水利局局长黄伟文透露,其实地方政府已做了14天供水一次的打算。如果更为严重,将取消对居民家中直接送水,在主要街道设置临时取水点,居民凭政府发放的水票取水;如果水资源仍进一步枯竭,政府将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补贴发放给居民,购买纯净水饮用。

    柯俊广透露,他们曾聘请青岛大学专家为南澳设计海水淡化方案,除了基础投入,每淡化1000吨海水要花费数百万元。这项方案最后不得不舍弃。

    付出诸多努力后,柯俊广道出南澳人最无奈的话,谁也不知道旱灾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如果按照目前每周供应一次的计划来看,岛上水库还可以坚持三个月。”

    幸运的是,雨水终于在上个月降临南澳。

    6月上旬,两场“贵如油”的降雨不期而至,“降雨达200多毫米,水库库容超过一半”,柯俊广欣喜的话语中更多是意外。

    6月18日,靠着老天的恩赐,南澳恢复正常供水,“但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好”———在靠天喝水的土地上,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用水政策向旅游业倾斜

    水库全部向重点旅游景点清澳湾地区宾馆开放,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县城4万多居民中却有10%—20%家中无法存够一周的用水

    在老人记忆中,努力找水一直是南澳人生活中的重头戏。在这个与陆地隔绝的岛屿上,他们一直靠天喝水。

    水源性缺水,制约着这个美丽海岛的发展甚至生存。水利局长黄伟文介绍,南澳居民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省的17%,干旱已成为常态。南澳水源脆弱得不堪一击,却不得不面临更多压力。

    作为海岛县,南澳凭借其优美的沙滩风光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2004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是80万,但目前这个数字已激增至120万。南澳全县常住人口仅7.2万,将近40倍的流动人口让供水系统多层负重。

    游客到岛上游玩,饮水、冲凉、洗衣服,处处离不开水。“一名游客进岛每天至少需要1.2吨水。我一家三口一周只能用1.5吨水”,南澳旅游局副局长蔡绵平坦言,“南澳用水确实陷入一种困境”。

    从2007年起,每年的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旅游业的“支柱”地位更是被多次提起并予以强调。

    蔡绵平说,旅游人数年年看涨,但供水量却因为天气原因,几乎停滞不前。供水不足,水质落后极大地限制了“用水大户”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干旱,本地旅行社推荐南澳游时,会特意提醒游客:岛上水资源缺乏,用水可能会受到限制,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南澳旅游已经出现颓势。

    去年冬季至今,上岛游客与往年同期相比,至少下降了30%,已经超过20万人。”营业额减少3000万—5000万元。

    供水跟不上旅游的发展,而旅游的发展也让供水高度负压。南澳决策部门面临两难,孰轻孰重?

    “岛上的居民可以克服,但不能要求外来的客人也克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旅游业的用水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为了保证岛上大小宾馆的正常用水,它们允许开采地下水,每周一次的送水重点向宾馆倾斜。

    缺水最严重的县城,有三家规模较大的酒店,储水池灌满需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而目前,全县城每周供水最多时也只有1.2万立方米,三家酒店的用水占总送水量的10%。

    重点旅游景点清澳湾地区,水库全部向景区及附近宾馆开放。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县城4万多居民中却有10%—20%家中无法存够一周的用水。

    “发展旅游业要靠人,而大量的游客却又进一步加剧了岛上的缺水。”蔡绵平无奈地说,“这是目前南澳旅游发展的矛盾。”

    按规划,连接南澳与汕头市区的南澳大桥,将于明年年底投入使用。大桥通车后,旅游部门预计游客人数将翻番。

    而到2015年,南澳希望上岛游客超过200万人,这对南澳人来说,考验不亚于另一场干旱。

    幸运的是,南澳人已能看到希望:今年4月9日上午,南澳岛引韩供水工程正式启动。建成后,长约31.6公里的过海水管,将从韩江向南澳岛输送水源。

    黄伟文透露,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建成后,预计日供水量6万立方米,南澳缺水的历史有望从根本上被改写。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27 02:33:5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