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熬夜慎防“中风”
作者:佚名 来源:羊城晚报

    随着气温的骤降,卒中的发病几率也在增加,卒中领域的专家们纷纷发出了脑卒中发病趋年轻化的警示。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指出,除遗传因素外,脑卒中发病趋年轻化的原因与大中型城市中青年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喝酒、熬夜、缺乏锻炼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也是导致卒中发病年轻化的因素之一。只要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可以有效降低。

    卒中先兆 易被忽视

    某公司的H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工作狂,刚过40岁的他依旧经常熬夜加班。突然有一天他感觉到看东西异常模糊。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数日,他本以为是工作劳累、视力退化的缘故。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这可能是小卒中的征兆。

    据数据统计,约1/3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称“小卒中”。患者常表现为突然上肢或下肢感到无力、视力减退,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这是由于大脑在短暂的供血中断后,血流快速回复所引起。由于症状很快消除,患者和家属常容易将其忽视。

    小卒中是发生卒中的重要先兆,虽然症状对于人的危害不大,但如果不重视,真正的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因此,所有出现小卒中相似症状的患者,都应第一时间到相关医院神经内科专科就诊,不要忽视这最后一次真正卒中侵袭前的警报。

    尽早防治 患者获益多

    L大爷患上卒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一直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因此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就在L大爷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告别了卒中,并且擅自更换了医生处方的药物后,在一次毫无准备的郊游中又一次发作了。

    患上卒中,通常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将比普通人群要高9倍。由此引发的后遗症及肢体残疾也要比第一次严重得多。近年来,对于不同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来评估其不同的复发风险,并根据其不同的危险等级给予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药物,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共同倡导的治疗理念。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指出,Essen评分是最近几年来关于缺血性卒中评分中预防复发风险最好的一个模型,在不同人群中都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Essen评分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低危、高危、极高危三个等级,针对不同复发风险的患者应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卒中再发的关键核心治疗,尤其对于卒中高危患者(ESSEN评分3分者),医生应采取更积极的预防治疗策略:如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长期管理 仍须坚持

    王拥军强调,长期管理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来预防卒中再发,并且加强卒中后疾病(如疼痛、抑郁、痉挛)的监测和治疗。

    患者出院后至少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门诊随访检查,或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主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更为了解,会给出正确的建议,包括对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生活指导,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此外,患者本身也须努力降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调脂、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糖、戒烟、减肥、戒酒、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等,都需要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控制自身的血压、血糖和血脂。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6-17 00:19:4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