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美丽三峡

|| 收藏本站

回眸巴渝十一五三峡移民:从搬得出迈向安稳致富
发布时间:2010-11-11 14:47:40
民居风格个性化、村庄院落全绿化、产业发展特色化的目标,极大地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目前,这些村的经验做法,已向三峡库区,尤其是库周临江城市推广。

    抓好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安全监测和防范工作也是我市移民工作重中之重。我市始终把移民工程和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针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制订了防范预案和整改措施,并建立了责任落实、排查巡查、应急处置、信息畅通、稳定处置、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督查督办等八大机制,确保蓄水涉及的各项工作,库区各地临阵不乱。

    2008年9月28日,三峡工程如期开始向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产生与四期移民攻坚密切相关。而在今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成功蓄水到175米,意味着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补水全部功能,也与我市四期移民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正因成竹在胸,重庆库区在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中没有出现水撵人、人员伤亡和重大安全事故,总能从容应对。

    移民搬迁不是简单的经济算式,它包含着物质、情感的割舍,还牵系着移民生产生活的变革。如何让移民在新家园里实现安稳致富,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政府想得很周到,现在在万州出行可方便了。”昨日,万州区沙河子街道居民范敏指着不远处一座大桥说,“看,那是沙河大桥,跨度有300多米,够壮观吧?这样的大型移民桥在万州城区就有7座。”

    三峡工程蓄水156米后,近100年的沙河大桥永沉江底,致使河对岸沙河街道安乐、上坪等村4万余名移民必须绕山出行,十分不便。为缓解移民出行难题,2006年底,该区用趸船和钢板在河两岸搭起了简易桥,临时解决了广大移民出行问题。2008年初,万州区委、区政府把复建沙河大桥作为“2008年民心工程”,筹资4000多万元,开工复建沙河大桥,方便库区群众便捷地通行于两岸之间。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抓好四期移民迁建的同时,也开始从一个个民生问题入手弥补基础设施和环境欠账,完善和修复了一大批临江港口码头、城市交通网络、电力通讯系统、供水供

[1] [2] [3] [4] [5] [6]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1 15:40:2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