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整治主城上亿平米老房 300多万人住着更舒适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日报


    整治后的人民路


    整治前的人民路



    城市街道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作为一种城市改造方式,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推行。

    2009年,我市发起了这项整治———用4年时间,完成对主城区1.29亿平方米居住区综合整治,为全市300多万名老百姓带来实惠。

    整了房子整坝子 让109万户居民都受益

    昨日,大渡口区月光村的居民们正聚在小区内的广场上,跳坝坝舞、唱红歌。

    甘志平,月光村7幢17号的老居民。她介绍说,以前这个地方,每到下雨就全是泥巴路,现在,楼下的泥巴路变成了用水泥砖铺成的20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喜欢锻炼的她再也不用去附近的公园了。

    甘志平口中的综合整治,是我市2009年正式启动,对存在房屋年久失修、住用功能不齐、配套设施缺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的旧住宅建筑和环境实施的居住区综合整治。

    2009年—2012年这4年的时间,主城区的整治任务是1.29亿平方米居住区。受益居民有109万户,334万人。

    从一开始听说自己住的房子要被“升级”,还是免费的,甘志平就打心底里高兴。因为她的爱好比较丰富,每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去锻炼,打拳、跑步、游泳。在以前,她每天就到附近的大渡口公园、美德公园去锻炼,步行也就10分钟左右。

    “不过,现在更方便了,楼下就可以锻炼,还有免费的网球场。”甘志平说。

    甘志平只是300多万名受益群众中的一员。据介绍,自2009年全面启动居住区综合整治以来,主城区已启动整治项目450余个,整治面积达6000多万平方米。

    “里子面子”一起做  群众愿望得实现

    既顾“面子”,也顾“里子”的整治得到了整治区群众的拥护,他们提出的很多建议,被纳入了施工方案。

    “老百姓很实在,只要是解决他们实际需求,他们就能理解。”市国土房管局人士说。

    为得到老百姓理解,主城区各区房管系统绞尽脑汁苦想办法。除了整治方案在现场公示征求意见外,有的区组织老旧居住区居民代表到已完成的整治项目参观;有的区由房管干部上门,挨家挨户收集住户对整治的意见建议……

    通过实际对比和讲解说明,老百姓很快就理解到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是通过对存在房屋年久失修、功能不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的老旧住宅进行的综合整治。对此,他们都表示支持和赞同。

    在整治过程中,房管部门、施工单位非常注意老百姓的建议和想法在施工中落到实处。

    比如7月天气炎热,有老百姓反映大规模搭建脚手架,罩着建筑不透气。于是,有条件的地方就改成了吊篮式施工。

    大渡口区柏桦小区居民觉得雨棚550毫米的宽度太窄了,遮雨效果不好,提议加宽。整治中就把雨棚的宽度调整到700毫米。

    还有部分住宅因年代久远,屋顶严重漏水,老百姓反映后,对这些屋面全面做了防水处理,部分地区还因地制宜加上了坡屋顶,彻底改善了顶楼住户日晒雨淋的烦恼。

    除了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房管系统干部还开动脑筋,主动帮助居民排忧解难。

    在拆除了旧的防盗网后,统一安装遮阳棚和防盗窗,同时又要解决晾衣服的问题,各个区都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安装内置式防盗网,可以自由推拉,很好地解决了群众安全防盗和晾晒衣服的实际生活需求问题。

    在更换旧窗户玻璃过程中,各整治片区都提出了不少建议,最终采纳多数意见,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隔音效果好,让那些与公路相邻的居民免受噪音干扰。

    老房子穿“新衣”升值 让人打消搬家念头

    政府出钱,老旧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同时,改善小区环境,增添绿地、健身器材。老百姓得到的好处,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有“真金白银”。

    我市部分房产中介表示,换上“新装”的老房子,市场价格普遍提高了3%-5%。

    居住区综合整治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筑外立面改造,这主要针对一些外观陈旧、暂不拆除的老建筑,改造后将让城市街景更漂亮。

    渝澳大桥北桥头是江北区的“门户”,但这里的几幢老房子十分陈旧,空调、雨棚凌乱,楼下摊位乱摆,环境也很脏。去年,渝澳大桥北桥头率先启动了居住区综合整治,一方面改造了陈旧的建筑外立面,给这些房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规范了空调、雨棚,统一更换了隐形防盗窗;同时楼下还建起了小花园,增加了健身锻炼器材,绿树成荫,花园成了休闲锻炼的好场所。

    居民游珍碧很满意整治带来的效果,她说,以前这里很脏乱,甚至感觉“没地方下脚”,一度想搬家,可是又舍不得20多年的老邻居。“现在老楼变漂亮了,环境变好了,住着也舒服,想一直住下去。”

    经过“美容手术”后,这些换上“新装”、改善了环境的老房子,不仅居住更舒适、街景更漂亮,价值也提升了。

    钢运房产董事长戴育松说,这些进行了综合整治的老房子,多是在主城区核心地带,位置非常好,交通十分方便,配套也很完善。原来外观陈旧、环境不太好,造成成交量不大,现在“卖相”好了,成交量也大了。总体来说,经过建筑外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的老房子,二手房价格普遍提高了3%-5%,出租率也有很大提高。

    城市街道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

    各区亮点

    渝中区:以人民路沿线整治为代表,对旧建筑实施综合节能环保改造,外墙增加保温隔热板,屋顶实施与大礼堂建筑风格相互协调的坡屋顶改造,隔热防漏与风貌塑造有机统一。

    大渡口区:结合松青路干道整治,对柏桦小区农转非安置房进行综合整治,实施立面改造,规范雨棚、空调和防盗网,修缮屋面、楼梯栏杆和楼道空间,整修和完善垃圾收集点,增设体育健身设施等。

    九龙坡区:以直港大道为代表打造鲜花大道,主要实施外立面改造、店铺招牌综合整治、管线下地、绿化景观整治、夜景灯饰工程、市政设施完善等。

    南岸区:以南湖社区综合整治为代表,主要实施建筑立面整治,市政设施提档改造,架空管线下地,改造园林景观,新增水景、健身器材等。

    北碚区:以五路口和文星湾片区为代表,北碚城区到缙云山沿线连线整治,打造以柔和的灰色和黄色为主色调,体现北碚浓厚文化氛围与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生活人文特征的地域建筑特色。

    综合整治的八大措施

    ★房屋修缮。整修和完善住房基本使用功能,修缮渗漏屋面,整饰建筑立面,消除住用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基本居住条件。

    ★管线改造。对陈旧老化的小区水电气管线、雨污管道进行整治规范,必要的实施一户一表改造,排除安全隐患,完善使用功能。

    ★环境整治。针对老旧小区周边环境脏乱差状况,对环境、绿化、基础公共设施整治升级,打造整洁优美的社区居住环境。

    ★设施配套。建设和规范小区物业服务、商业网点、医疗服务、体育健身设施,完善住宅和社区的市政服务设施。

    ★拆除违章建筑。依法拆除占用道路、绿地、公共空间的违章建筑物,整顿违章改扩建行为,改善社区整体形象。

    ★清理规范广告。依法清理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店招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尺寸,提升广告及店面品质形象。

    ★清理乱设摊点。依法清理和规范小区内乱摆摊点和马路市场,打造安宁祥和、井然有序的社区居住环境。

    ★规范物业管理。开展创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活动,完善综合配套设施设备,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让百姓住着更舒适 让城市变得更美丽

    ———访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

    漫步重庆街头,随处可见城市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带来的变化。老百姓赞叹:街道变靓了,小区环境变美了,楼道变整洁了,居住品质提高了。

    赞叹的背后还有此项整治工作更深远的目的和意义。昨日,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接受了专访。

    问:开展城市街道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是处于何种考虑?有怎样的意义?

    张定宇:让老百姓居住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是政府份内的职责。拆旧建新和综合整治是一个城市改造的主要途径,重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已形成规模,但群众住房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受当时经济条件、认识水平、设计理念和建筑材料等因素限制,存在功能配套还不完善,外观设计也缺少美感,一些外墙材料既不节能、也不安全等问题。前年,市委、市政府首先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建房屋纳入危旧房拆迁改造范围,决定3年完成拆迁工作,既解决了群众居住安全,又降低了人口密度,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去年,市委、市政府又开始启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成住宅的综合整治。这些住宅的建设年代不算久远,建筑质量也没有问题,拆了可惜。通过街道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就可以达到改善居住环境的目标。加上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还可以增强保温、隔热、降噪的效果。同时,对旧住宅实施翻新,保持房屋的“青春”,城市建筑风貌和历史文脉也得到统一、延续,维持邻里关系,老邻居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问:这次整治范围主要集中在70-90年代的住宅,那么各有什么侧重点呢?

    张定宇:七八十年代的旧住宅,许多生活设施不配套,在建设时对周边道路、环境、绿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考虑不多,脏乱差情况明显,而且住用安全、环境卫生隐患多。整治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完善功能配套,提档升级,美化环境,并根据居民意愿逐步引入物业服务长效管理机制。

    而90年代以来建成的房屋,其外墙材料在使用10多、20年后,表明污损较重,面砖空鼓、脱落甚至伤人。还普遍存在空调外机凌乱锈蚀、雨棚污损、防盗网破旧杂乱等情况,既影响建筑外观和城市形象,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整治,将优化立面设计,消除建筑外立面安全隐患,提升建筑形象品质,达到安全、美观的效果。另外,对这些住宅区的乱搭乱建、违规广告牌情况,国土房管部门会同市政、规划、工商等部门,以及主城各区进行综合执法,以保障群众利益,维护城市形象。

    问:许多享受到成果的百姓将整治工程称为“民心工程”,你们具体做了些什么工作?

    张定宇:市委、市政府将整治工作确立为“宜居重庆”的重点工程以来,主城各区高度重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主要通过工程治理和综合执法实施综合整治。工程治理主要修缮了老百姓的房屋,完善了基本生活配套,改观了城市主干道建筑外观,让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下了地,在墙面材料的安全、外观视觉效果以及住宅保温、隔热、防噪等方面都作了优化,在有条件的小区里建起了广场和休闲亭台,增添了羽毛球场等健身设施,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综合执法拆除了道路、绿地、公共空间上的违章建筑,清理了遮挡视线和风景的广告牌,规范了居住区周边的市场摊点,还为旧小区组织了物业管理,群众得到了实惠。我听说整治后许多居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老百姓能肯定,我们也很高兴和欣慰,因为整治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住得更舒适,城市更美丽。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6-18 02:00:2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