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交流窗口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频道



   重庆动物园作为重庆唯一的专类主题公园,体现了重庆作为直辖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是国际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交流窗口,也是国际友谊联系的纽带。

    按照重庆市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化人口达2000万以上,按全国游客进入动物园比例,将会有500万人次以上,为重庆动物园提供了潜在条件。重庆杨家坪地区是重庆西部的核心区域,数十余条交通路线和轻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重庆市动物园立足于现有资源,体现山、水、城市与自身形象相结合的特色。以动物园“四大功能”的发挥为核心,以珍惜动物的保护和研究为载体,以野生动物的科普宣传教育为手段,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动物亲近、贴近市民的自然环境,体现城市动物园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宗旨。

    重庆动物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阵地,结合总规划确定动物的容纳量;展示的动物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规模,这样有利于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优先发展珍稀并具有较高保护及研究价值的动物种群,动物种群突出西南动物特色;引进物种基本能适应重庆的自然条件,重点展出观赏效果好,深受游人喜爱的珍惜野生动物;充分体现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以动物为本的原则。

    重庆市动物园展出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按计划分阶段逐步实现展出动物达350种(亚种)5500只(头)的总目标。其中本地区、本国动物占60%以上,国外占40%以内。国家一级和国际附录I动物约占20%,国家二级和国际附录II动物约占30%,其他动物约占50%。兽类占25%、鸟类占50%、两栖爬行类占25%来组成动物结构。



    发展稀有特色动物种群,如大熊猫、小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狮尾猴、黑叶猴等珍稀特色动物种群10-15个。继续保持好现有珍惜动物种群,如黄猩猩、松鼠猴、狮尾猴、阿拉伯狒狒、绿狒狒、亚洲象、长颈鹿、白唇鹿、犀牛、扭角羚等20余个珍稀动物种群。大力发展华南虎、金丝猴、白冠常尾4个动物群。新增袋鼠、荷兰矮马等20个动物群。并根据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逐步引进灵长类、海洋类、鸟类、小型食肉类等动物。动物繁殖计划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食草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繁殖率达到90%以上,食肉动物的繁殖率达到80%以上,鸟类的繁殖率达75%以上,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繁殖率达到50%以上。确保一批珍稀动物种群得到发展。





    “我们将把以往的生态发展进一步发展为森景环境,确保动物的食物链,以接近动物本生生存环境。发展植被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展示西部动物的特色,发展“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殷副院长介绍。

    扩展阅读:重庆动物园始建与1953年,1955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动物11种60只。1953年8月底由原重庆市建设局组成公园筹建组,同年9月邀请西南人民科学馆梁白云、西南农学院李超然教授对公园选址、勘察、规划设计工作予以指导。1954年1月7日在杨家坪下石桥,以桃花溪为中心征地10公顷筹建“杨家坪公园”。同年3月开始基建施工,12月底竣工,定名“西区公园”。1955年1月24日正式开放。 (李淇斌 舒丹)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5-18 19:30:2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