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产业

|| 收藏本站

绿色银行或绿色基金可解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2014-02-11 12:36: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可以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投资创新,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增加社会资本在环保产业的比重,借助市场竞争促其发展。

    而在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金融改革的10条改革政策,其中就包括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等。

    一直“差钱儿”的环保企业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何反响?政策如何落地?在近日举行的首届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有企业家提出了设立绿色银行的建议,为环保行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

    环保行业投融资为何受冷遇?

    投融资集中于环保产业源头,传统金融机构对环保市场重视、了解都不够

    为什么环保企业往往缺少投融资支持?对此,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一波表示,过去普遍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产业的绿色化,就是节能减排,支持的行业基本是环保产业的源头,比如化工、冶金、城市建设等。

    “绿色金融对于环保行业的发展,作用其实是很小的,或者说比重很低。对于中小型的环保企业,它们很难享受到绿色金融带来的好处。绿色金融提了很长时间,也有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环保企业普遍感觉帮助不大。”文一波说。

    除了金融行业更关注传统产业的原因以外,其缺少对环保产业足够的市场预期也是导致环保企业在绿色金融面前遭受冷遇的原因之一。

    对此,文一波表示,环保产业有庞大的产业规模、企业群体,同时,一些环保企业也还具备相当规模,但是长期以来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在内的传统的金融机构都缺乏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自然也很难给环保产业提供支持。“同时,有很多金融政策是基于传统产业和政府管制下制定的,这也导致环保企业融资难。”文一波说。

    在环保产业市场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民营环保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软肋”显著阻碍其发展。很多民营企业想进入PPP(公共私营合作制)、BOT(建设—经营—移交)领域,常常遇到投资困难。

    文一波表示,“如果没有好的投融资匹配,没有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企业想进入PPP或者BOT领域,并且要做大做强难度是比较大的。”

    他建议,“在企业不扩大规模、融资不方便的时候谨慎进入PPP和BOT领域。如果一个项目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压力,那这个项目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即使大公司有融资能力,但现在的融资模式基本都需要担保,甚至有的项目需要抵押。传统的完全质押方式还没有一个银行可以全部操作,这对于一个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和发展,会产生大障碍。”

    设立绿色银行难度大,机遇也大

    通过从资本银行排名前十的机构了解,风险和机会并存,从目前看,机会还是要比风险大一些

    面对环保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一些环保上市公司倡导成立绿色银行。文一波表示,大家也一直在考虑能否让行业内的企业以产业为基础,做一些金融方面的工作。“我们希望行业内比较大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参与进来,每家企业拿出数量不等的资金。希望将来的发起企业有10家左右,筹集50亿左右的资金,可以先到一个区域开展示范,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金融机构”。

    2012年5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法律与政策层面,对民资进入银行业有所松动。“但仅仅止于进入。环保企业设立民营银行仍然有一定困难。”

    关于具体的设立方案,文一波表示,他们准备了两个方案。“其一是找一个对环保行业比较理解和支持的地方政府,待对民营银行政策的正式开闸后,一起设立绿色银行。其二是借壳购买商业银行。关键是要看这个壳的质量。”

    成立绿色银行,前进道路上不只要越过民营银行的限制,还要有产业政策方面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尚未推行,对于企业参与民营银行面临着风险。

    文一波承认设立民营银行存在风险问题。“但通过从资本银行排名前十的机构了解情况,我们认为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从目前看,机会还是要比风险大一些。”

    “目前,仅BOT业务发生的银行贷款融资是就可达千亿以上规模。我们作为环保企业,只是从专业角度提出需求,具体操作还需要专业金融人士。”文一波说。

    他解释说,银行对环保企业的风险判断有偏差,风险最大的环节地方银行没有关注,而它关注的却不是环保企业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如果由专业机构来做会更有价值,企业融资的流程会缩短,风险控制会加强。

    “绿色银行如果做得好,会比传统银行业更有发展前景。因为环保项目一般是重资产、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比如水务项目等。这些项目其实是可以支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文一波说。

    绿色投融资还有哪些选择?

    未上市的、规模较小的环保企业可以参与绿色基金,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在绿色银行的定位和投资方向上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把绿色银行做成传统银行,银行产品的同质化会很严重。不能持续靠正在缩小的利差盈利。“我认为绿色银行要有颠覆式的发展。我们可以针对现在环境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在融资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传统现有的银行体系不能提供的服务方面进行创新。”

    除了设立绿色银行,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提出可以考虑成立绿色基金。

    “其实产业基金往往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假如投资人拿出50亿元资金基本能够实现1:4的资金撬动,至少可以吸引3倍的社会资金。那就是150亿元甚至200亿元的资金规模,相信会有很多的普通投资人愿意进入这一投资领域。”这位负责人说。

    绿色基金的设立有什么具体困难?华泰瑞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所在公司曾在2013年成立了一支私募基金,规模为20亿元。基金成立后,虽然把环保作为投资的方向,但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其公司考察了很多环保项目,但投资却不容易。

    “政策风险大,而风险的变化也会带来盈利模式的风险,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包括污水处理等,越来越拥有国有融资平台作为基础,在此情况下,需要有一定的资本实力才能进入。从资本属性来说,私募基金投资环保也要谋求利润,如果不把交易模式设计好、把平台构建好,那么就很难满足一段时间内投资者的需求。”华泰瑞通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对于未上市的规模较小的环保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参与基金设立。一是确实有自己的技术,不管是现有技术的改良或者是未来技术的储备。二是在高端设备制造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可以与上市公司充分的结合和对接。

    文一波对绿色基金则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多年前环境商会十几个成员单位曾想发起设立一个规模为500亿元的绿色基金。“以基金的方式投资,反而不好操作,因为基金的回报率不可能太低,特别是PE(私募股权投资),没有15%、20%以上的回报率基本上很难投资。”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webmaster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6-23 10:45:4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