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产业

|| 收藏本站

佳利达:掘金环保发现事业新蓝海
发布时间:2013-09-29 16:02:25

佳利达进军环保事业新蓝海,图为反渗透模组。

佳利达从传统纺企涉足工业园区环保,瞄准河涌治理和污泥处理谋划上市。

  佛山市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姚颖,玩环保玩上瘾了。

  不论是面对合作商,还是面对笔者,谈及环保新事业的他,往往眉飞色舞,而传统的纺织领域,他渐少提及。

  实际上,从他2006年出资建设三水大塘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和热电厂开始,统一污水处理、统一热电供应,就让他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中看到了未来的商机和发展的前景。作为大塘循环工业园的环保经营商,姚颖认为,传统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兼顾。

  “没有污染的企业,只有污染的观念。”传统纺企身兼环保先锋后,姚颖又将目光瞄准了河涌治理与污泥处理。河涌治理与污泥处理一直被认为是环保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但姚颖却相当自信。“乌黑发臭的工业废水,我们都能处理到比纯净水还干净,将这些技术运用在河涌治理上肯定没问题。”而对于污泥治理,佳利达也早已在园区进行了先行的探索与尝试。

  从纳税2500万元增至5000万元,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仅用了1年时间;从“双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升级转型“环保经营商”,佳利达也只用了7年。姚颖透露,佳利达目前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将计划上市。

  掘金环保,传统纺企佳利达无疑发现了事业的新蓝海。

  变身:传统纺企涉足环保领域

  在大塘污水处理厂厂房内的白色大机器旁,张良军拿着矿泉水瓶拧开开关,流出的水十分清澈,随后就在笔者面前将矿泉水瓶中的水一饮而尽,而这些水原本是园区200多家企业排出的乌黑发臭的工业污水。大塘工业园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园区。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的循环经济模式让这个小小园区大放异彩,而负责这些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却是一家原本以纺织为主的企业——佳利达。

  站在三水大塘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一台机器旁,拧开开关,流出的水如同自来水般清澈,并且可以直接饮用。而谁能想象,这股清水变身前却是园区内200多家企业排出的、原本乌黑并散发着异味的工业污水。

  三水大塘工业园区有着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等众多荣耀,去年大塘镇更是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镇,其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就在申报过程中让这个并不起眼的镇街增色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热,负责大塘工业园里的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管理,和运营不是当地政府,而是园区的一家纺织企业。

  走进大塘工业园的念塘工业污水处理厂,并没有想象中难闻的气味,反而在绿树花草的妆扮下,带有些公园的氛围。就是这个140亩的污水处理厂,全面接纳了大塘工业园区内所有纺织企业的工业废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良军告诉笔者,整个大塘工业园已有企业200多家,但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不超过3.6万吨。

  大塘工业园主打的纺织印染、精细化工等行业,通常被视为高污染行业。事实上,大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受环境所迫。除了产业结构带来的环保压力外,地处与花都、清远交界敏感位置的大塘,不得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

  “废水经中水回用工程深加工处理后,可回用于印染企业漂染工序,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厂房内的白色大机器旁,张良军拿着矿泉水瓶拧开开关,流出的水十分清澈,随后就在笔者面前将矿泉水瓶中的水一饮而尽。“这个水就是你刚刚看到的黑色污水经过中水回用系统处理的。”张良军介绍,在经过中水回用系统之后,水体中所有的成分都将被过滤,可以直接饮用。“只是里面的矿物质也没有了,比纯净水还纯净。”

  有关中水回用的成本,他算了一笔账,“臭氧处理1吨水的成本是5到6角,反渗透处理则要花费1到1.3元,加起来我们的处理成本目前略低于自来水的销售价格。”

  此外,三水大塘70多家纺织企业全部通过热电厂进行统一供热。对于集中供热带来的好处,张良军介绍说,从节能方面看,热电厂采用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与一般小锅炉相比,效率可达80%—88%,按现有规模计,每日可节约标煤约340吨,“用卡车要装一个车队”。

  发展:2012年税收翻一番突破5000万

  2006年佳利达砸下重金,建设园区的热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彼时,作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佳利达这个决定颇有些“迫不得已”。从2006年到2009年,佳利达在“三厂”上的投资基本每年都在1.5亿到2亿之间,总计投入超过6亿元。

  在环保领域大手笔投入最终为佳利达带来了新蓝海。2012年,佳利达纳税额翻一番,突破5000万元。

  2012年,佳利达纳税额突破5000万元。其2011年的纳税额在2500万元左右,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开始有所贡献。“目前环保产业的收益是不多的,更多是花钱投入。但我们看好这一块的市场,并且做环保产业的意义不单单是赚钱那么简单。”姚颖告诉笔者,环保事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公益事业。

  作为一家最先以纺织印染起家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佳利达为何会想到在环保领域下功夫?2006年,佳利达砸下重金,开始建设热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姚颖笑言,“佳利达的这一步,是被逼出来的。”

  佳利达进驻大塘工业园初期,园区内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只有9000吨,自来水厂日供水量仅2万吨,难以满足园区内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产能的需要。

  一边是企业急需增资扩产,一边是园区急需完善配套。姚颖突然发现了商机。“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而污水处理、热电供应这些环保问题交给我们解决可以解决企业后顾之忧。集中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的三集中工业园将将对纺织、化工等传统型企业有更大的吸引力。”姚颖告诉笔者,佳利达因此最终出资建设“三厂”,并成为大塘工业园的环保经营商。

  为破解技术难题,佳利达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主要集中在废水、废气、污泥、中水回用四个领域。姚颖告诉笔者,目前佳利达为大塘工业园区的200多家企业提供统一的污水处理与供热。

  从2006年到2009年,佳利达在“三厂”上的投资基本每年都在1.5亿到2亿之间,总计投入超过6亿元。如今,纺织、热电、污水处理三个领域都有增长,热电厂2010年开始扭亏为盈,污水处理厂去年也开始盈利了。

  “未来几年我们的纺织主业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但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环保产业虽然目前的盈利有限,但发展空间很大。”姚颖认为,纺织业较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发展风险在增加,而人力成本快速增长、棉价内外倒挂等因素又挤压了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

  正因为这样,佳利达悄然调整发展方向,加速新业务领域的布局,以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环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领域,未来几年我们还会加大投入。”

  谋略:千里引才环保产业谋求上市

  “环保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注重科技进步,无论是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还是频频外出揽才,都是要注重人才的作用。”姚颖的这一段话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举措频频之外,佳利达的上市进程也正在有序推进,环保产业上市有望为佳利达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企业能否完成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姚颖亦深知这一点。此前,姚颖曾亲自挂帅“千里引才”,到北京高校招募大学生。此次“千里引才”收获颇丰,最终加盟的不乏来自国内顶尖名校的研究生。

  “环保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注重科技进步。无论是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还是外出揽才,都是要注重人才的作用。”姚颖告诉笔者,对于人才引进,佳利达首先是提供薪资的保障,此前引进的清华研究生月薪都是1万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予实职,让他们觉得在这里能够学以致用,有发展的空间。就像我们上次招收的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是污水处理厂厂长。基本上这一次引进的4个高学历员工都有适合各自专业的岗位、实职。”

  作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去年7月,钟克师从北京来到佳利达。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就成为了念塘污水处理厂的厂长。“很少有企业能给新人这么好的机会。董事长说过一句话,大胆去干,不要怕犯错。”钟克师告诉笔者,佳利达对人才的重视让他深受鼓舞。

  环保领域举措频频的同时,酝酿已久的上市计划也在按计划进行着。“目前佳利达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将计划上市。”姚颖告诉笔者,佳利达上市的资产也主要是在环保领域。

  “上市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我们加速业务转型和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另外更重要的是,企业上市后公众化持股,可以引入职业经理人,规范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姚颖如是评价上市对于佳利达的意义。

  通过“千里引才”增强技术研发力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环保版图扩展和新技术探索,加速布局;通过上市积蓄发展力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佳利达主动求变的路径渐趋清晰。

  未来:4500万试点河涌治理做大环保产业

  如今,环保领域在佳利达的事业版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姚颖玩环保玩上瘾了。目前佳利达瞄准了河涌治理与污泥处理两个环保领域的老大难问题。投资4500万元的大塘涌治理即将启动,这也意味着河涌治理另一种探索的开始。污泥处理也已经突破技术层面的难题。

  从过去的纺织主业一枝独秀,到如今的热电、环保多项业务齐头并进,从过去的“一条腿走路”,到如今的“多轮驱动”,佳利达正走出一条渐进而稳妥的转型之路。

  最近,姚颖又开始了新的环保探索。河涌治理与污泥处理将成为佳利达新的涉足领域。在姚颖看来,掘金环保无疑为企业带来了事业的新蓝海。

  “每年光是广东就要花上上百亿的金额用来进行河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姚颖透露,佳利达目前计划投入4500万元,将大塘涌作为试点进行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延伸河涌治理网络。

  河涌治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广东的数条河涌历经多年治理依然难以达标。姚颖却相当自信,让众多五类甚至劣五类水达到四类水标准并不是难事。何以有这样的自信?“乌黑发臭的工业废水,我们都可以让它变得比纯净水还干净,那么河涌水的治理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多技术上的难题。”姚颖告诉笔者,10月初,大塘涌的治理将正式开始。

  河涌治理,姚颖的选择可谓不走寻常路。而他的治理方式也颇有些另辟蹊径。不找主干道,专挑支流。“主干道的河水本身自净能力是比较强的,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各条支流,把这些支流治理好就不担心水质不达标。”姚颖告诉笔者,支流就类似毛细血管,将这些毛细血管净化干净,水质就将有极大提升。大塘涌的治理设想也是基于此。“倘若我能将大塘涌这一类的支流治理达标,北江本身的水质就是达标的,根本就不用担心其他问题。”姚颖告诉笔者,很多河流的污染都是在于支流水质不达标。

  河涌治理之外,佳利达还将眼光瞄准了污泥治理。在他看来,工业污染产生的污泥不但不是麻烦,甚至还能变废为宝。“现在我们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都能通过热电厂进行处理,避免了很多环境污染。”姚颖透露,未来为企业处理污泥也将成为佳利达的一项环保业务。

  特写

  姚颖的环保情结:

  做良心事,赚良心钱

  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话语里带着湖南乡音,爽直而健谈,言辞里流露出特有的幽默。他叫姚颖,是佛山市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掌舵的这间公司,是三水大塘工业园区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涉足纺织印染、热电、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等多个业务领域,旗下员工超过1500人,2012年纳税额突破5000万元。

  一见面,他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环保理念,有关环保领域的专业名词、数据更是如数家珍,俨然一位环保领域的专家。如果他不说,你很难想象,纺织曾一度是他的主业与专业。

  一位环保专业人士曾好奇地问姚颖,为何环保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技术词汇,在纺织专业出身的他的口中如数家珍。他的回答颇有些幽默,“我这是花了几千万砸出来的教训,每一次教训都加深一次印象”。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涉足环保领域,一晃就是7年,对于环保产业,姚颖感情也越来越深。

  最初做园区环保投资、建设,姚颖的想法很简单,“没有污染的企业,只有污染的观念,传统企业也可以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姚颖觉得,传统产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必须有发展的空间,循环经济可以给传统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间找到平衡。如今,他将目光投向河涌治理与污泥处理。“这不单单是赚钱,更是有良心地赚钱”,他这样表述着自己的想法。

  策划:王伯乐 赵进 三宣

  撰文:魏英

  摄影:卢奕诚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checkedByCssHelper="true"> window.HLBath=1; </script>

(来源:南方日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webmaster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6-30 16:22:3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