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产业

|| 收藏本站

南京新兴产业介绍:节能环保产业
发布时间:2013-09-23 07:24:59

  节能环保产业

  一、发展现状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南京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0年,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单位400余家,其中从事节能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20家,从事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30家,从事节能和环保技术服务的单位150家。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6.7%,约占全市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的14.8%。规模位居省内第三,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位居省内第一,总量占全省的50%,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占国内市场80%的份额,位居全国前列,热管组件和换热器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位居全国前列。

  二、发展优势

  1、节能环保科研能力全省最强,人才优势得天独厚。我市在节能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上具有较强的优势。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等众多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2、部分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全国领先,某些产品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治理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1950万千瓦。南京大学大孔树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低热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余热余压发电设备在钢铁、石化、水泥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集聚效应。目前我市从事节能环保服务企业约有150多家,其中营业额超过亿元的企业全省最多。企业之间已初步形成产品相互配套、技术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我市从事电力行业的环保公司和研究单位在环境保护服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南京中电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等年营业收入均达到数亿元。江苏中圣高科、九思高科2家则为该产业在南京的龙头骨干企业。

  三、发展目标和重点

  到2012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总的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2015年,总的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青奥会为契机,做好节能环保产业

  (一)重点发展关键技术

  1、重点攻克一批节能关键技术。重点开发节能机电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钢铁、石化、建材等高能耗行业节能关键技术、研制节能成套装备;形成节能设备专业化、成套化、大型化、工程化,提高节能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余热利用及热换技术、热管运用技术、水动风机冷却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为“十二五”突破关键技术。

  2、重点攻克一批环境治理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氮控制技术及成套设备;加快研发脱硫石膏利用等固体废弃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和生物质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术与设备以及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尽快使这些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

  3、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对生物基材料合成技术、碳捕捉技术、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等实用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使我市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迅速缩小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体系。

  4、开展环境无害化技术与工艺开发与应用。加强高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力度,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促进传统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开发、生产、销售相应的环境无害化产品,开辟新的环保市场。

  (二)重点打造产业链

  1、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以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我市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三废”综合利用产业链。

  2、废水治理设备与材料产业链。建立废水治理和水体修复等设备、产品、材料及配套监测仪器研发生产基地,以有机超滤膜、陶瓷滤膜、水体修复专用设备及系列污水泵等为重点产品,以废水治理工程为配套,加快构建废水治理设备与材料产业链。

  3、节能机电装备产业链。以高低压变频系列产品、节电电机系统和陶瓷永久电机、110KVA以上节能变压器、水动风机冷却塔等节能机电产品为龙头,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培育系列节能机电拳头产品。

  4、废气治理设备与材料产业链。以废气治理耐高温耐腐蚀环保滤材及装备、环保蜂窝陶瓷、脱硫脱硝及粉尘吸附材料等为重点产品,以废气治理环保工程为配套,加快发展废气环保专用设备与材料。

  5、余热余压回收设备和装置产业链。以低热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利用余热余压汽轮发电设备、高效热棒产品和热管技术产品等为骨干,实现各企业间的产品组合配套,提供余热余压回收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工程总包的一条龙服务。

  6、节能工业锅炉(窑炉)产业链。以高效余热锅炉及蓄热式节能窑炉、固废处理焚烧炉等为主导产品,以相关工程为配套,加快发展节能工业锅炉(窑炉)系列产品。

  7、建筑节能产业链。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产品,重点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复合型保温隔阳窗及墙体保温材料等产品。充分发挥我市在综合利用固废生产新型建材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快建筑节能产品的开发和规模化使用。

  8、高效照明产业链。以高效照明产品主要生产企业为龙头,以南京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为支撑,聚集我市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从元器件生产、照明产品、灯具配套到工程成套总包的绿色照明产业链和产业基地。

  (三)重点培育服务业

  1、节能服务。加快培育具备全方位节能服务能力的专业队伍,在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业务的同时,为企业节能工作提供咨询服务、方案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总承包的一条龙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资本为纽带,打造以节能技术交易、节能产品推广、节能工程项目发布为目的的节能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发展解决方案、工程咨询与设计、项目承包建设等全流程节能服务。

  2、环保服务。以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包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环境技术咨询、服务业务。以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选择合适的开发园区打造省级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建立国际化环保科技研发基地。以知名环保服务企业为核心,小型专业队伍为配套,加强环保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壮大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起带头作用的环保服务队伍。加快拓展环保服务业务范围,从单一环保服务向综合环保服务转化。加快扩大环保服务领域,从主要服务于电力等部分行业向服务于各个行业转化。

  (四)明确产业载体

  在城市建设上,南京规划在江北江南兴建2个城市静脉产业园,有望处理南京2/3的垃圾。。南京市现有19座污水处理厂约193.5万吨的日处理量规划到2020年由原来的193.5万吨提高到343万吨的日处理量。

  区县中栖霞区六合区的主导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区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节能机电产业链的主要载体,而六合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水处理设备、大气处理设备生产研发的主要载体。

  (五)招才引智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才引智的相关政策,以及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在节能环保产业中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数90人,培养科技创业家7人。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江苏 编辑:yangchun4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6-30 15:55:59,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