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植物保护

|| 收藏本站

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3-09-18 13:34:33

  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总结与成果推广会”现场。来自项目示范点和推广点相关代表及农业资源环保系统共150人出席会议。

  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农业部实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经过6年的实施,在科学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和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采用与农业生产结合的主流化保护方法,在我国8个省区开展了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保护示范工作,并在15个省区得到了进一步推广,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品种也由3种拓展到了39种。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项目主任王衍亮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果。

  “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这个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大国探索和积累了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成功经验,并为促进国际惠益分享机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总结与成果推广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项目主任王衍亮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果。他认为,该项目成功地推广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主流化保护方法,建立完善了有利于保护野生近缘植物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研发和建立了项目的野生近缘植物保护预警系统,当地农民群众树立了保护野生近缘植物的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在会上做“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挑战”的专题报告。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7大独立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1200多个作物品种中,我国就有600多种,其中起源中国的就有300余种。所以,中国有着大量的野生近缘植物,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未经人工驯化的生态环境中,对其优良的种质基因加以利用,在培育新品种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袁隆平通过发现并利用野生稻而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实际例,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马超德先生评价说,该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中国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对保护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野生近缘植物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潜在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国际交流处处长王全辉,在会上做“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总结报告。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部新闻网 编辑:yangchun4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3 04:19:26,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