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群英 风采人物

|| 收藏本站

石嫣的农业新冒险
发布时间:2013-09-13 08:21:20

  编者按

  3年前,石嫣的名字是和“小毛驴”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第一位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当时还是在校博士生的石嫣,一手把北京西郊凤凰岭下的一块20亩荒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小毛驴”,城市人出资划下一块地,自己或者找人种菜,得到更安全的蔬菜水果。

  就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小毛驴”是“生态农业”的代表模式时,石嫣却开始了新的思考:阳台种菜、圈地建农庄、单位特供……这些模式能否解决食品安全等根本问题?如何在获得安全食品的同时,又真正保障农民的利益?如今,石嫣离开“小毛驴”,创建了“分享收获”,开始了她新的尝试。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春燕

  2013年8月的一天,下午3点左右。北京,骄阳似火,烤得通州西集镇马坊村的地里火辣辣的。

  石嫣拿起草帽戴在头上,跟志愿者——一名大三的女生一块,从“分享收获”的办公室走到田间。这段路大概只有10多分钟。

  在绿莹莹的田间地头,有一幢砖瓦房子,走进去,两个黑黝黝的小伙子在地铺上睡得正香。他们每天下午4点才开始把采摘好的蔬菜、水果装箱,3点钟的日照还是太毒了些。

  在办公室呆久了,石嫣习惯出来走走,沿途几乎都是大树。树阴合抱,树冠高大厚实,蝉鸣阵阵——“知了、知了”,不绝于耳。树下好乘凉,也时常有凉风吹过。农村就是这样好,土地和人的关系变得如此简单和纯粹。不远处,有个志愿者躲在树下看书,若是秋天,想必是风吹田野的宁静。人的心一旦变得宁静,所有的事情就不那么追赶。食物也是,不必在农药化肥的催促下,急匆匆地成熟,走向餐桌。

  节气是一种指令

  石嫣提倡食在当地,食在当季,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消费者与农民共担风险,提前预付款项;农场不使用化肥农药,保证农产品的纯天然无污染。

  这是石嫣博客中引用的一段话,关于作家毕淑敏的一段文字: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翠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老人显著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比画的还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哎呀,说得好吧?石嫣把这段文字噼里啪啦敲在键盘上,办公室的志愿者们呼啦一下围上来。

  这也是石嫣一直坚持的理念:提倡食在当地,食在当季,本地生产,本地消费(buy local, buy fresh)。

  石嫣的新农业计划叫“分享收获”,基于相互信任,社区的消费者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不管未来收成如何,都与农民共担风险,提前预付款项,购买农场来年的收成;农场则遵守承诺,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尽量使用人工耕作,保证农产品的纯天然无污染。这个计划是在农民自有的土地上进行,让农民生产安全的产品。

  节气是一种指令,要按照自然的属性种下属于当季的蔬菜。可是,去哪里找一个既有自己的土地,又愿意种当季蔬菜的农民,还能认同石嫣理念的人呢?

  2012年初夏,经历多方寻觅,一位叫郎广山的农民终于答应了石嫣:“好吧,那我们就一起干吧。”

  这位52岁的农民是北京通州西集镇马坊村人,他成为石嫣新尝试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寻找郎广山本身就不容易,石嫣和她的伙伴们试图寻找那些有自己的土地、又有种菜技术,还同意转向有机生态种植的农户。有时他们干脆住在农户家里,然后村里、邻村、附近的镇,只为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

  很快,他们发现,由于北京本地农民很容易找到打工机会,种菜这种既劳累、又有风险的事情,早就没什么人愿意干了。多数人甚至情愿做一份稳定的低收入工作,也不愿承担种菜的风险。

  而真正种菜的人大都上了年纪,最年轻的就是这个52岁的郎广山。郎广山有20多年“种园子”(北京农村称呼传统种菜方式)的经验,而且,他有50多亩地,前两年才转为大田种植。以前,他还曾经有过好好经营自己的菜园子,把它们做成生态采摘园的想法。

  为了说服他,石嫣找了他不下3次。

  “郎叔,我能保证销路。”石嫣把膝头花花绿绿的资料、甚至连中央电视台采访自己的视频也拿来播放。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是病虫害那么厉害,不撒农药根本控制不了。你让我再想想。”郎广山还是下不了决心。

  郎广山倒也觉得生态农业是好事,但他还是怕。郎广山已经完全接受目前主流的化肥农药、规模农业模式。放弃农药化肥的有机生态农业在他们看来,风险很大,病虫害完全没法控制。

  石嫣找到了说服郎广山的突破点——他24岁的儿子郎东京。郎东京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工作,郎广山想让儿子留在身边。学计算机的郎东京喜欢这个崭新的计划,他被说服后,爱儿心切的郎广山最终同意合作。

  寻找合作农民只是这个工程的开始,更难的还在后面,特别是招募消费者会员。多数消费者已经向她表示,可以相信她种的菜,但不相信农民,哪怕这些农民是她亲自找来的。但无论如何,至少石嫣她们有了一亩三分地,可以施展拳脚,做一点事情了。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网 编辑:yangchun4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9 03:34:3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