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生态保护 植物保护

|| 收藏本站

徐刚:让森林健康地生长
发布时间:2012-09-17 15:22:12

    国家林业局与凤凰卫视合作拍摄大型生态纪录片《大地寻梦》,其下篇《再探风沙线》的蓝本是著名作家徐刚的报告文学《中国风沙线》。日前,《再探风沙线》完成了在黑龙江的拍摄,即将开赴下一站。作为嘉宾主持人,67岁的徐刚跟随节目组一路走来,还将一路走去。徐刚见到笔者,说:“我从1988年开始写生态环境,黑头发都写成了白头发。”

    徐刚的第一部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问世后,他被誉为“中国环境作家第一人”。那还是在1988年,徐刚在西部采风时,第一次与中国林业深入接触,了解到在干涸贫瘠的大地植树种草是何其困难。12年后的2000年,他受邀担任纪录片《穿越风沙线》的嘉宾主持。又是12年后的今天,他与《大地寻梦》继续并肩踏上绿色征程。他将这种缘分比喻成“森林在冥冥之中的召唤”。

    这是徐刚的又一次寻梦之旅。他说:“大地之梦是有颜色的,有姿态的,但是也是沉重的。”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徐刚感受到来自土地、农民以及广大林业工作人员的献身精神。他颇为动情地说:“我们在山里拍摄各种各样的树木、土地、江河、生态,它们很现实,同时又有浪漫的味道。我们始终在寻找一个梦,这个梦可以说是千古以来人类的梦,也可以说是大地的梦,因为大地养育了那么多人,它是希望人类和别的万灵万物,森林也好,河流也好,都是可以和谐共处下去的。”

    这位老作家以他独特的思考,解读我国林业改革发展中涉及的自然与文化现象。纵观十余年间的林业发展,徐刚认为,人们的观念在开始发生变化。在重走三北防护林的行程中,徐刚与阔别12年的故友重逢。当年徐刚扎根在尚不富裕的农户家中,与他们一起植树护林。如今,这些农民因为种树尝到甜头,走上了致富路,观念也经历了从“让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每年的年收入也能达到二三十万元。徐刚对笔者说:“以前讲献身精神,人们种树是一无所获。现在植树造林、治理沙漠,都要考虑到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徐刚感慨良多。他说,当年龙江沙化严重的区域无法种植松树,植树人用塑料袋兜起大块的土,连同树根一起种在沙地里,等待树根生长到一定程度再将塑料袋刮破,让松树扎根。如今,那些小苗已经成为郁郁葱葱的大树了。另外他还看到,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圈养丹顶鹤的“天网”不见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让丹顶鹤真正回归到大自然。

    谈到生态旅游,徐刚说,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他发现不少景区做得很好。比如,有些景区限制游客量,有些景区制作小木牌提醒游客,目的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徐刚也看到一些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却在破坏生态的旅游项目,他希望各地的景区能够真正开展一些和生态有关的旅游项目,如果能让游客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就更好了。徐刚说:“别说乱砍滥伐森林这种极端破坏了,就是过分喧哗都会对森林的生态有影响,你要是再摘点树叶扔点垃圾什么的就更不好了。大家应该携起手来,让森林健康地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生长。”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3 04:29:15,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