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产业

|| 收藏本站

半导体照明产业:在磨砺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1-12-21 13:33:26

近日,受科技部委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正式展开了第二轮十城万盏试点城市情况现场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主要包括试点城市工作进展与产业化推进情况、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试点示范产品现场安装情况、种类、数量,推广模式和节能效果分析;试点城市有关半导体照明标准与产品检测平台建设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试点城市重点企业的情况;行业组织机构运行情况等。 

2009年,为扩大内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我国启动了第一批十城万盏试点工作,选取天津市等21个城市实施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20107月,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会同有关专家,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十城万盏试点工作调研。据调研统计,21个城市共有160万盏以上LED灯具得到示范应用,节电超过1.64亿度。其中,户外应用共约22万盏,包括路灯约20万盏,隧道灯1.6万盏;室内应用共约66万盏;景观亮化应用灯具约72万盏。参与试点工作的21个城市共有半导体照明企业2000多家,相关产值约759亿元,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今年5月,科技部在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同意在北京市等16个城市(地区)开展第二批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工作。近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正式展开了第二轮十城万盏试点城市情况的现场调研。

各地积极推动 

此次调研城市包括安徽合肥、芜湖,福建平潭、漳州,山东青岛等地。在安徽,调研小组重点针对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地进行了调研。安徽省已将LED半导体照明列入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未来安徽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以一示范、二基地、三园区的模式整体推动应用示范和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建设铜陵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城市、合肥国家级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芜湖光电产业化基地。该省将发挥铜陵市在LED封装和LED大功率照明灯具制造领域的优势,建设铜陵光电子配套产业园区;发挥合肥在平板显示器背光源产业上的优势,建设LED高端应用产业园区;发挥芜湖在车用LED灯具方面的优势,建设汽车LED产品制造产业园区。

福建平潭目前正在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计划到2015年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灯具1.2万盏,全面建成示范带和示范区;通过政府采购、建设投资等方式积极探索BOTEMC模式;将半导体照明工程试点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扶持本地半导体照明产业。 

漳州市为保障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作的开展,建设了“LED产品公共检测平台。通过引导扶持,形成了一批面向市场的光电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漳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支柱产业。目前漳州市有光电企业近百家,2010年产值达到63亿元,出口5.8亿元,形成了节能灯、LED显示屏、照明产品、光伏玻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系列产品。

青岛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独具特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全市从事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有60余家,覆盖了MOCVDHVPE关键设备、氮化物衬底和外延材料生长及加工、器件设计及封装、LED背光模组及照明灯具开发生产等产业链的主要环节。该市加大LED在通用照明领域的推广力度,在企业办公楼及生产厂房等大型建筑的室内照明和标志性工程中推广应用LED灯;扩大LED产品应用范围,推动LED特色产业形成;开展惠民工程,鼓励市民试用LED照明灯,推广LED进入百姓日常生活。 

成绩与问题并存

十城万盏作为国家推广半导体照明的试点工程,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其一路走来争议也从不缺乏。从此次调研的初步情况来看,一些应用示范工程在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LED应用领域与范围在不断扩大,产品生产企业在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也有了明显进步;一些地方在工程试点过程中还建立了企业+用户+金融的发展模式,在EMC模式运作上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在争议较多的路灯领域,本次调研的一批新的路灯示范项目在光效、照明均匀度、显色性等方面均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当然,其在未来的表现仍需时间检验。 

与此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相关促进政策与指导意见尚未出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采取以市场换投资的方式吸引LED企业,导致产品选择范围窄,产品性价比不高,造成重复投资;相关部门的配合仍有一定障碍,未来仍需加大努力形成合力;一些地方的EMC项目尚缺乏融资平台,商业模式仍有待探索;另外,LED产品在规格接口上的标准缺乏,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此,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表示,针对眼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规格接口问题,产业联盟已把规格接口标准化列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联盟还将完善相关信息平台,发布产品目录,把规格接口标准化工作做到实处。他还特别提到,未来产业发展伴随着产能的结构性过剩,洗牌过程将加速,但一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会脱颖而出,企业要适时把握机遇,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05 20:52:01,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