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环保百科

|| 收藏本站

城市如何不再添“雷区”?
发布时间:2011-10-11 14:10:37
FONT-FAMILY: 宋体">年9月生效的《环评法》要求编制规划时要进行环评,但在一些化工项目设计建设时往往并没被执行,北京大学博士王社坤认为其原因在于《环评法》对于规划环评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再加上规划环评主要规范政府的宏观决策行为,涉及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如果过于原则,制度就会在部门权力争夺中被搁置。而一些化工项目布局引发争议之后,为规划环评提供法律保证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于2009101起正式施行。但如果地方政府依然将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将经济发展放在高于民生、高于社会安全的位置上,政府部门依然短视,即使有了这部法律,也并不能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出现。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在重科学规划的同时,保证公众知情权 

无论是厦门PX事件的解决,还是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在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被决定正式搬迁,背后都体现出了民意的力量。

厦门PX事件发轫于专业人士的质疑,等民众参与进来后,厦门市政府启动了公众参与程序,暂时搁置项目,重新进行了规划环评,然后又公开征求意见。政府在专家、大众经过意见表达与汇总以后,最终决定搬迁项目。虽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但北京大学法学院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教授认为,这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影响来间接影响地方决策,这种行动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始终存在危险:如果地方政府继续采取对抗的方式,很可能引发事态扩大。但如果在规划开始时就多方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代价可能会更小,事情也会更顺利。 

可见,一个城市在制定发展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让民众参与进来,尤其是在上马一个存在潜在巨大环境风险的大项目时,更需如此。此次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上马,大连有很多市民并不知情;部分了解到情况的,由于个体力量的薄弱,更无法与项目方抗衡。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4-19 14:01:22,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