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媒体快报

|| 收藏本站

【焦点】福建连城敢于舍弃环保问题项目
发布时间:2010-08-18 10:28:57
    日前,记者来到福建省连城县工业园区,总投资8亿元的以晴生态科技园气势恢宏的生产大楼、研发大楼和花园式厂区建设叫人眼前一亮,10万级的净化车间里,茶叶籽油萃取精炼生产线忙着生产,蜂胶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设备。

    “环境真好,项目真棒!”到过连城县工业园区的人,都不禁要发出这样的赞叹。瞧,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真空绝热板是环保节能新材料,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鑫晟大科技的生产改性竹炭和精制竹醋液项目是院士项目,前不久还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鑫晶刚玉科技总投资7.5亿元的人造蓝宝石项目,是填补亚洲空白的光电产业上游核心项目,即将投产;正在建设的总装机容量30MWp连城中海阳金太阳示范工程并网电站,是福建省首座兆瓦级大规模光伏电站……目前,落户该县工业园区的高科技、环保型项目就有20多个,总投资近30亿元。

    连城工业基础薄弱,交通、区位等均没有明显优势,但该县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环保优先、科技优先,倾力发展绿色工业、低碳经济,走出了一条山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之路。

    山区经济发展的困境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的真实写照,山多地少,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但福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山地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的85%以上,且土层薄,一旦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将明显退化。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沿海的地理优势,福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和全国其它区域一样,长期以来,山区没有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生态环境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环境退化使得经济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环保的黄灯已经亮起来。

    “山区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在调控措施上,缺少有效地防范对资源进行耗竭性的利用(如过度采伐森林资源等)的调控措施,也引进了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把污染转嫁给了山区,使山区洁净的环境受到破坏。”福建省环保部门官员指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虽然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仍很脆弱。

    “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也有矛盾的一面,特别是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不太丰富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较低,产生浪费和污染,又不利于节约、保护自然资源和优化环境。”山区如何发展,成为一道难题。

    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辨证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矛盾的一面。

    低碳经济成为首选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词汇。

    实际上,福建省一些山区县此前就很重视可持续发展。“改变以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终生的代价”。

    据连城县委书记林志坤介绍,该县在引进项目、大力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严把环境保护关,做到节能环保“狠、敢、舍”,“虽然工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但只要涉及到环保问题,不管项目投资多大,都敢于舍弃,狠下心来拒绝。”

    所有新上工业项目都实行先期环境影响评价,把好项目环评、选址、审批关,杜绝污染重、效益差的项目落户连城。不久前,该县就婉言拒绝一沿海食品加工企业计划投资1亿多元在园区兴建食品加工生产线的大项目,原因很简单——该企业要求废水直排。几年来,该县就先后拒绝了10多个环保有问题的项目。

    连城县积极引导企业敢于投入、舍得投入,大力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建设完善环保设施,开展清洁生产,使企业生产过程“三废”“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效益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朋口工业集中区,百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线加紧生产,鸿强有机膨润土精深加工项目正在试产,鸿和精细化工异地技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为解决环保问题,做强做大做优企业,落户该区实施的技改扩建项目。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也是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政府引导至关重要

    “我们主要是看上了这里的投资环境,”将工厂从厦门“搬”到连城的福建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坤明一语道破“天机”,“我们考察过厦门周边的不少地方,最终还是选择了连城,因为在这里投资,企业的事真正就是政府的事。”

    专家指出,目前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闽西闽北地区是海西绿色腹地战略定位的基础。根据生产力布局趋势,闽北新兴发展区域、三明—沙县城市一体化发展带、闽西工业集中区等山区新兴发展区域将成为海西纵深推进的前沿平台,闽西闽北山区的生态蕴藏着强大的优势和发展后劲。

    因而山区生态经济规划正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生产生活的各种规划,使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的未来和现实利益得到满足。首先要制订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经济规划,发挥山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山海协作,以山区城市化发展促进山区经济的腾飞;其次要完善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及宽松政策支持下的生态经济规划,在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倾斜,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山区贫困以及单纯地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到位。”专家指出,政府要加大投资政策倾斜力度,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绿色产业领域,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集资、商业性运营,使投资经营者受益。

    对于山区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应该放宽政策,积极合理地开发,将开发经营权下放,调动群众和开发商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重点的资源应该划定保护范围,对于已过度开发资源,要进行限制和保护。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频道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5-13 16:16:4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