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环保频道 新闻资讯 媒体快报

|| 收藏本站

低碳消费,别停留在嘴上(市场漫步)
发布时间:2010-07-30 10:49:32
    倡导低碳生活,不能简单以大道理进行说教,而应因势利导地出台措施,契合百姓的心理,这样消费者才会买账

    日前,笔者跟一位餐饮企业老板聊天,在谈到如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时,这位老板说,筷子的安全问题离不开政府监管、企业自律,但如果想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更多还得指望消费者配合,“如果消费者自己都不愿意少用,做再多工作又有什么用呢?”

    这位老板的顾虑不无道理。据商务部调查,大多数消费者喜欢使用一次性餐具,仅有不足15%的消费者能做到“坚决不用”,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保证完全不使用,但为了环保,以后考虑减少使用”。

    消费者为啥喜欢用一次性筷子?原因很简单,这种筷子使用方便,而且还不用付费。坦白地讲,就因为这点蝇头小利,笔者自己也很难做到完全不用一次性筷子。或有人问,难道你不知道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惭愧地说,在使用筷子时真没想到这一点。

    不只是使用筷子时想不到这个大道理。比如,大家都知道开车会加重空气污染,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私家车、开私家车?坐公交不行吗?不是不行,而是不方便。为了方便自己,人们就很少关注开车给环境、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本来就有自利倾向,并且很难改变。现在政府倡导低碳生活,如果具体要求能与人们追求便利、实惠、安全的趋向相吻合,那自然没问题;但如果恰恰相反,那就要另当别论,难免出现大家“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了。

    说这么多,并不是想批评消费者。恰恰相反,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尊重这一事实,不能妄求消费者自利意识的快速消失,更不能简单以大道理对消费者进行说教,而应针对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契合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利益,这样消费者才会买账。

    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要善于使用价格手段。比如,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这个事实谁不知道?但在“限塑令”出台以前,政府多年倡导也没取得明显效果。2008年,收费政策一出台就立竿见影,之后一年的使用量同比减少约75%。

    价格手段并不仅仅意味着负面约束,正向激励也很重要。以前,小排量汽车不见得多受欢迎,但购置税优惠政策一出台,小排量车立马成为市场新宠,去年我国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创历年新高。

    当然,价格手段要想发挥作用,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备,否则效果有可能大打折扣。如果餐馆的卫生状况不能让消费者放心,那即便是对一次性筷子收费,恐怕也很难减少人们的使用;如果城市公交不发达,即便提高停车费、燃油费,人们照样会选择开车出门。多为百姓的利益着想,适当运用价格手段进行调节,低碳消费的观念才会逐渐养成。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中国环境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Published at 2024-03-29 23:47:18,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