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空气:功能性植物显奇效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日报

    ■打破砂锅

    近来,在选择绿色植物时,人们除了考虑观赏性外,能否净化空气也成为许多人考虑的因素之一。请关注——

    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上,农业技术体验区的奇妙乐园馆选取了与老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功能性植物作为展示内容,布展设计采用园林式的造景方式呈现出功能性植物的用途,让游客在畅游场馆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功能植物带来的清新空气和宜人芬芳,而且还能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功能性植物的特点和功能,整个场馆传递出一种生态、健康、绿色的都市生活理念。

    功能性植物能否具有净化功能?这些植物是怎样净化空气的?在奇妙乐园馆内,讲解员的回答让游客受益匪浅。

    通过试验“看”植物功能性

    “这显微镜里能看到什么啊?”在奇妙乐园的科学试验站里,几位小朋友围着一台显微镜在研究。记者通过显微镜看到,在墨绿的切片植物上长满了细密的绒毛。“这些是植物自身生长的细毛,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据奇妙乐园馆负责人宗鹏鹏介绍,吸尘植物之所以能够吸附尘埃,是因为叶片表面长有细毛并且内带静电,可以将空气中的尘埃直接吸附到“身上”,并通过内在的“消化器官”,将尘埃消化掉。

    不仅是显微镜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植物的精华功能,几个大的玻璃缸通过对比试验也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了功能性植物的功效。记者看到,在放有数盆虎皮兰的玻璃缸里,其空间甲醛含量是旁边没有放任何植物的玻璃缸内甲醛含量的1/10。

    宗鹏鹏介绍说,在实验中,一棵功能植物被放入密闭箱中,里面注入含PM2.5颗粒的气体,使其达到一定的浓度,在对照的空白箱内注入等量气体。在场馆现场,记者看到,当时实验组A和对照组B箱内的PM2.5浓度分别为3.00微克/立方米和37.00微克/立方米。宗鹏鹏表示,“两者差别最多的时候有100—500多倍”。

    吸附PM2.5植物有三类

    宗鹏鹏介绍,可吸附灰尘、PM2.5的功能植物一般有三类特点:叶面比大、叶面粗糙、有绒毛,可阻碍灰尘。比如滴水观音、橡皮树、天堂鸟、琴叶榕等植物的叶片面积大、叶表面皱纹明显、枝叶密度较高。飘尘上带有电荷,当它们接近不带电的叶片时,就会被滞留、吸附在植物表皮上,减少了空气中微粒的移动,使PM2.5不能大面积传播。

    还有一些叶面有绒毛、油脂的植物可有效阻碍灰尘,如青藤木、紫背竹芋、无花果等植物的叶片有很多绒毛,叶片腺体分泌的黏性油脂和汁液对漂浮的PM2.5颗粒有较强的吸附力。沾满灰尘的叶面经雨水冲刷后,可继续吸附灰尘。据介绍,“植物叶面的沟状组织越密集、深浅差别越大,越有利于吸附大气中的有害颗粒物”。

    还有一些植物可以通过气孔、皮孔吸附比较小的物质,如红掌、仙客来等在光合作用中,可以吸收PM2.5中的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通过酶化反应将其转换为对自身有用的糖、氨基酸等有机物。蟹爪兰、波斯顿蕨等植物可以利用气孔、皮孔吸收PM2.5中的金属离子,如铅、砷、锌等,这些金属离子有气孔进入植物细胞液中,与有较强金属亲和力的植物螯合肽螯合,形成对植物自身无害的化合物。

    不同植物功能各异

    记者看到,在此次展出的奇妙乐园馆内共分为吸尘植物区、驱虫杀菌植物区、奇花异草植物区和富氧空间植物区等6大场景区域。其中“防辐卫士”区域放的是吸收辐射的功能植物,据介绍,能吸收辐射的一般是多肉植物。“仙人掌就易于吸收和化解周围环境的电磁场辐射毒素。”宗鹏鹏说。研究表明,多肉植物对全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吸收率高达74%,反射率为26%,透射率为0,比其他植物辐射吸收率要高。瑞士沙尔多纳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一群经常头疼和疲劳的白领,在他们办公桌上的显示器旁摆放一盆仙人掌,两年后这些人的头疼和易疲劳症状消失。

    驱虫杀菌植物区内展示的是一些可以分泌芳香性物质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无害,而蚊子、蟑螂、苍蝇等害虫闻到却会避而远之,有的还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比如桂花、金桔就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病原菌。而形体较小的驱蚊草则可分泌驱虫菊酯,驱杀蚊虫。据宗鹏鹏介绍,该展区共有猪笼草、捕蝇草、除虫菊、非洲茉莉、白掌、文竹等近20种功能植物。

    而在“富氧空间”区展示的则是可以产生富氧离子、调节空气湿度、增加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的植物。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森林植物专家Andreas Roloff研究发现,红豆杉的光合能力特别强,即使在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全天可以24小时放氧。“在卧室里摆放红豆杉,有益于睡眠。”宗鹏鹏说。

    此外,宗鹏鹏建议,新房装修完后,可以放入一些吸收甲醛的植物。由于甲醛是持续挥发的,而且温度越高,甲醛越容易挥发,因此可以“闷”上一天,晚上开窗,早上再“闷”,如此持续三个月,再加上植物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清除屋内的甲醛。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4-26 01:10:53,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