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环境优美幸福家园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环境网

    ◆本报通讯员阎杰

    重庆市第九次环保大会以来,重庆坚持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主城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环保“四大行动”、总量减排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人民广场上欢乐的孩子们。重庆市环保局供图

    八成公众对环保满意

    2011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324天,长江重庆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内

    据重庆市社情民意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重庆主城区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已达81.4%,符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超过八成市民群众对重庆环保工作表示认可,与重庆持续深入开展环保“四大行动”息息相关。

    2011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324天,比2006年多37天,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排名上升9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大幅度下降。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与重庆持续深入实施以“控制扬尘污染、控制燃煤及机动车污染、强化污染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控”为重点的“蓝天行动”密不可分。

    近年来,重庆累计开展“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32次,建设基本无煤街镇152个、无煤社区400余个,推广天然气汽车6万辆、淘汰黄标车3000余辆、更新老旧公交车749辆。同时,关闭小采石场723家,铺设沥青路面843万平方米,建成扬尘控制示范工地(街道、道路)60个、工地电子视频扬尘监控系统61个、关闭扬尘污染严重的渣场12处,完成矿山植被恢复200亩。

    日前,重庆市创模办发布消息称,长江重庆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内(总磷除外),在全国七大水系河流中处于最好水平。如今,重庆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已连续6年100%达标,排名进入全国前五位。与2006年相比,主要次级河流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从72.1%提高到84.7%。

    保护和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是国务院交办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为保护母亲河长江的水环境安全,重庆扎实做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市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到280万吨/天,垃圾收运处理能力累计达1.12万吨/天。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和24%。

    结合纳入创模工程的主城区14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重庆累计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取缔养殖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清除河道淤泥、老垃圾清运和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3000余个、生活污染治理项目102个,关闭和整治工业污染企业1053家,取缔和治理养殖业污染1794家。目前,14条次级河流已有11条基本实现水域功能达标或消除黑臭水体。

    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保山城百姓喝上健康饮用水的必然要求。在完成全市1621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信息调查和主城区11个城市饮用水水源状况评估的基础上,重庆设置了66块主城区城市饮用水水源界碑和警示标志,关闭了10座小型水厂,搬迁了15艘船舶,整治了14艘船舶和1个码头。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连续6年达标率为100%,镇级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88.9%。自来水水质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由10年前的后三位跃升至前五位。

    此外,重庆还持续实施了“宁静行动”和“绿地行动”,与2006年相比,全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从37.5%提高到73.7%,森林覆盖率从32%提高到3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2.9%提高到41.5%。

    城市环境是否改善,市民能否享受环境保护这一公共服务产品,正在成为评价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重庆环保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扎实推进“四大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了环境优美幸福家园建设。

[NextPage]

    豁免名录开管理先河

    制定环评管理豁免名录,开辟环保绿色通道,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推动污染企业环保搬迁

    “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介绍,近年来,重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全市第九次环保大会以来,重庆环保助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关停小火电50万千瓦,淘汰小水泥1200万吨、小钢材350万吨、小煤窑550万吨、小造纸36万吨。主城环保搬迁127家重污染企业,已搬迁企业产能增长50%,能耗降低64%,污染排放减少67%,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实现重大跨越。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率居西部第二、西南第一。

    重庆坚持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创新环境管理,在全国率先制定环评管理豁免名录,开辟环保绿色通道,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制度,加强指导服务,促进了MDI项目开工建设,小南海水电项目调规工作通过国家审批。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门槛作用和倒逼机制,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总量减排,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全市所有重大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审批。

    同时,扬环评利剑,促产业结构调整。重庆根据各区域、流域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以污染物排放绩效为准入条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近5年先后叫停300多个项目,其中不乏一些10亿元级的大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如今,全市以笔记本电脑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现代物流、商贸会展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此外,重庆还加强环境经济政策引导,提升发展质量。全市所有的现役燃煤电厂和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均严格执行脱硫电价核定和水质核定政策,将脱硫投运率和处理达标的水量作为享受脱硫电价和拨付污水处理费的依据。在西部地区率先成立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交易频率和成交规模全国领先。建立了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落实税收、土地等八大优惠政策,推动污染企业环保搬迁。

    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6批206家企业环保搬迁,已完成127家,全部实现搬大搬强搬优的目标。通过环保搬迁,不仅总能耗降低64%,污染排放减少2/3,总产能还增长50%。特别是重钢集团实施环保搬迁后,新厂技术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产能翻番的同时能耗降低22%,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均超过97%,污染排放减少超过70%,由污染大户华丽变身为产业升级的西部龙头钢铁企业。

    作为老工业城市,重庆在助推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重构、环境保护措施强化等方面皆取得明显成效,围追堵截污染企业,合力围剿污染经济,斩断污染型经济的发展之路,推动全市各产业科学发展。

[NextPage]

    坚持大下访环保系民心

    连续6年将环保重点工作列入“民心工程”,妥善解决环境污染投诉,群众对环保投诉处理满意率已达到96.1%

    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社会建设的新任务,成为市民群众的新期待,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标志。重庆市委、市政府已连续6年将环保重点工作列入“民心工程”,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2011年,重庆重拳整治重金属污染企业,取缔重金属企业60家,停产48家,其余企业达标排放。秀山电解锰及锰矿企业全部停产整治。圆满完成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应急监测。完成131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妥善处置18起一般环境污染事件,消除和避免了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近年来,重庆坚持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坚持大下访、领导接访、做客阳光热线,搭建民意沟通的桥梁,扩展民意表达的渠道。通过出台协调机制、建立部门联动,实行挂牌督办和“一票否决”等方式,促进了环境污染投诉的妥善解决。近6年,全市共受理群众投诉18万件,检查排污单位6.7万余家次,处理违法案件9000余件,关闭取缔违法企业600余家,群众对环保投诉处理满意率已达到96.1%。

    面对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重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呈加重趋势的局面,重庆始终注重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2006年以来,重庆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处理环境违法案件1万余件,关闭取缔企业1000余家。各级环保系统制定各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2个,重点企业编制突发环境污染应急预案244个。圆满完成了环境保护部和市政府联合组织开展的次生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妥善处置环境污染事故130余起,保障了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确保全市环境安全,重庆认真执行了“按日计罚”制度,杜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持续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认真履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建立了市、区域中心城市与区县三级协调联动的应急网络体系。定期开展环境执法和应急演练,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群众的健康,就是增进群众的福祉。重庆将进一步畅通环境投诉受理渠道,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环境污染事故预防体系,全面排查企业环境风险。建立健全跨区域(流域)污染定期联席会商制度、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制度和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

    [NextPage]



                                          蓝天白云下的重庆主城。重庆市环保局供图

    12358助环保新飞跃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严格环境准入,发挥环保倒逼作用,强化环评门槛作用

    重庆市长黄奇帆指出,只有坚持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去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

    据了解,重庆创模八大系列工程2740余项工程项目已完成2520项,完成率为92%。创模规划总投资668亿元,已完成投资590亿元。创模26项考核指标已稳定达标22项,基本达标4项,今年6月底前将全部稳定达标。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以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全市第十次环保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严格环境准入,发挥环保倒逼作用,强化环评门槛作用。坚持以环境保护支撑经济发展,积极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宜居水平,深化总量减排,为经济快速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十二五”时期,重庆环保工作将遵循“12358”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一个目标(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抓住两条主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坚持环保为民)、突出三个重点(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确保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筑牢五项支撑、推进八大工程”,全面实现环境保护工作新的飞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基本解决城镇生活污染和主要的工业污染,确保主城空气环境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稳定达到311天以上,长江、乌江和嘉陵江重庆段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4-25 09:22:20, Powered By v3.1.3(MS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