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小伙儿捡垃圾捡上了央视
作者:佚名 来源:大连晚报


    周勇是个“眼里有活”的小伙儿,路上看到垃圾就会去捡起来。


    周勇(第二排左起第二位)和他的环保志愿者朋友们。



    ■文/首席记者张晓帆图/受访者提供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大连的海边拍摄时,我正好在参加一次环保活动,在海边清除垃圾,跟他们巧遇。”昨日,被大家喊作“公益男孩”的周勇告诉记者,他是大连千千万万名义工、众多的环保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能够走上央视“纯属巧合”。

    真的是“巧合”吗?记者打开周勇的博客,随便翻看他的慈善环保日记:1月14日,去社会福利院捐赠;17日,绿波小学公益演唱;20日,去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看望老师和孩子;27日,与大连明星连模仿秀俱乐部的“明星们”一起去阳光溢鸿儿童村,看望那里的小朋友……记者明白了,年轻小伙子之所以能进入央视记者的镜头,是因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着大连这座文明城市的爱心与善良。

    沙滩上偶遇央视采访组

    “印象中,繁华都市背后往往隐藏着快节奏带给人的冷漠疏远,我们很想知道,这个看起来高楼林立、日新月异的北方城市还保留着他的北方性格吗?”1月8日于央视二套播出的《人在城市》如此开头。那是去年10月的事,央视记者来到海边,寻找大连的“北方性格”。在这里,他们偶遇了一群正在海边捡拾垃圾的环保志愿者,周勇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当时捡了一个小时左右,大伙准备收工了。但我没着急走,在沙滩上来回又看了一遍。”昨日,周勇告诉记者,一位老义工说了句“这小伙子可有才了”,让央视记者对他产生了兴趣,并对他进行“跟踪采访”。

    除了当义工、参加环保志愿者协会,周勇还参加了潜水、游泳、音乐创作等等组织,这让他的生活异常充实。“我本来在人民文化俱乐部做消防监管员,当时刚转行做起灯光师,央视记者听说后,竟决定跟我到单位拍摄。”就这样,央视的镜头记录下周勇的工作状态,也记录了他第一次公开登台演出的情景。“特别巧,那是我在剧场里的第一次登台演出,也是我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唱自己的环保歌曲。”

    记者了解到,30岁的周勇早在2002年便成为一名义工,至今已经9年。他与父母住在泡崖一套75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的条件不好,房子没有装修过,窗帘是很简单的一块布,暖气也没有包,地仍是水泥地。“我们已经在这房子里住了10年了,始终没装修,我妈说给我攒钱结婚,舍不得花。”面对父母的节俭,周勇心中充满愧意。

    这一切,都被央视记者的镜头记录下来……

    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创作歌曲

    周勇热爱音乐,曾做过乐队的鼓手。成为一名义工后,他开始弹着吉他演唱自己作词作曲的公益歌曲。记者问他为什么如此热衷公益,周勇用一句自己写的歌词作答:“当你扬起满足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了春天。”

    不过,做了近9年公益事业,周勇也曾遭遇挫折和不理解。“有一次我在海边清除完垃圾后,去参加一个聚会,进门和朋友握手时,其中一人拒绝了,还嘲笑说‘你洗手了吗?’”周勇回忆说,饭吃到一半时,大家开始表演节目,他一上台,那个人又说:“你会演什么呀?表演捡垃圾吗?”当时周勇感觉特别难受,但他忍住了,没有计较。

    “其实我们环保志愿者捡垃圾时,都有工具和手套,还有专用的垃圾袋,我们是在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服务,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捡垃圾不丢人,扔垃圾的人才丢人!”

    2010年12月26日,“中国首善”陈光标来到大连,周勇得到了一张门票,非常激动。“那天我在路上,坐车的时候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歌曲《有爱的地方就有欢笑》。”周勇自豪地告诉记者,“演讲当天我在后台把作品送到陈光标手里的时候,他非常感动,送给我一张名片,还说‘这是东北地区发的第一张名片,你要坚持做公益事业’。”《2010对话·陈光标》节目录制时,电视台现场播放了他的原创歌曲《快乐的家》和《同一个世界》。

    周勇的善举影响和带动了周围很多人。1月27日,大连明星连模仿秀俱乐部的“明星们”便与他一起来到阳光溢鸿儿童村,看望服刑人员子女,为他们带去了关心与快乐。“小周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周勇的好友王振民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1月30日晚9时,大连二台财经频道将重播央视《人与城市》节目,周勇将亮相大连的荧屏。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
Published at 2024-06-16 09:11:27, Powered By v3.1.3(MSSQL)